服务区偶遇赛那车主盯着油表发愁,聊完我才明白:24.99万的传祺M8宗师为什么让他念叨了三次
沪昆高速服务区,下午三点多。旁边车位的赛那熄了火,车主点着烟靠在车门上,眼神直勾勾盯着仪表盘。我下车活动腿脚,顺口问了句:“哥们儿车有问题?”他苦笑着摆手:“油表快见底了,算了算这一路油费,心疼。”
聊开了才知道,他这趟从杭州回湘西老家,全程高速为主,油耗飙到了12个多。“一箱油七百多块,跑不到六百公里,来回光油钱就得两千往上。”他掐灭烟头,“关键第三排我妈坐着直喊腰疼,说下次死活不坐后面了。”
临走前他问我开啥车,我说刚试完传祺那台M8宗师。他愣了一下:“就那个24万多的插混?”我点头。他若有所思地看了眼自己的赛那,嘀咕了句:“早知道…”
这趟长途,暴露的不只是油耗
跑长途这事儿,以前大家觉得合资车省心。但插混MPV出来之后,游戏规则好像变了。市区通勤纯电跑,周末出城也不担心趴窝,关键是油耗能控制住——馈电状态六升出头,比那些两吨多重的燃油大块头实在太多。
有次从广州开到韶关,出发前充满电,到了目的地油箱基本没动。回程懒得充电,直接烧油跑,全程高速平均下来也就七升左右。92号油就行,加满一箱不到四百块,这个成本对经常跑长途的家庭来说,差别其实挺明显。
满油满电能跑多远?我没刻意去验证那个1400公里的数据,但广深之间来回跑个两三趟不加油,这事儿确实能做到。真要较真续航,我觉得还不如算算一年下来能省多少油钱——按每月跑2000公里算,一年光油费就能省出小一万。
第三排能不能坐人,差距在细节
很多MPV都说自己空间大,但真让家里老人在第三排坐两小时,下车那表情就全写在脸上了。我特意让办公室一米七八的小伙子钻进第三排,从市区开到郊区,一个半小时下来,他说腿能伸开,靠背也能往后调,比想象中舒服。
那个220毫米的滑轨听起来没啥技术含量,但实际用起来挺灵活。有次帮朋友搬家,把第三排往前推到底,后备厢一下子能塞进一台洗衣机外加七八个纸箱。平时接送老人孩子,滑轨往后拉,后排空间立马就够用了。
座椅厚度和角度调节这些东西,坐进去能感觉出来。第三排那个靠背能调四挡,配合加厚的坐垫,至少不会让人觉得是在板凳上硬撑。当然了,跟前两排肯定没法比,但在二十多万这个价位,能做到这份上已经算有诚意。
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哪些真有用
激光雷达、大模型,厂家发布会讲得天花乱坠。我开了几天下来,城区跟车、自动变道这些基本功能确实挺稳,但遇到复杂路况还是得自己接管。那个自动泊车倒是省了不少事儿,侧方位、倒车入库,大部分场景都能应付。
让我印象深的是那个6千瓦对外放电。上个月带孩子去从化露营,烧烤架、小冰箱、投影仪全插车上,玩了一下午电量掉了不到三成。这功能对喜欢户外的家庭来说,比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智能配置实在得多。
后排那套娱乐系统,该有的视频平台都有,小孩儿看动画片安静,大人刷刷剧也不闷。不过我更在意那个无风感空调——夏天开冷气不会对着脸吹,冬天暖风也不烤脸,长途开下来不会头晕脑胀。这种小细节,往往比宣传册上那些参数更影响实际体验。
这个价位段,传祺在打什么算盘
26.99万起售,补贴后24.99万。这价格卡得挺精准,比赛那、GL8便宜几万,配置反而更丰富。全液晶仪表、540度影像、座椅按摩,这些在合资车上要加价或者高配才有的东西,这里都是标配。
跟同级新能源MPV比,2.0T的动力储备在高速上可能更从容一些。毕竟插混不是纯电,发动机介入之后的加速感,跟电机那种线性输出还是有区别的。
传祺在MPV这块耕耘了不少年,市场保有量摆在那儿。二手车保值率一直不错,这点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比配置参数更实际——毕竟车不是买到手就完事儿,三五年后要换车,残值能高一点是一点。
写在最后
那天在服务区遇到的赛那车主,后来加了微信。前两天他发消息说,周末约了4S店去试驾。我回他:“多坐坐第三排,让家里人都感受一下。”
选MPV这事儿,最怕的就是想要牌子又想省钱,结果两头不讨好。如果家里确实有多人出行的需求,预算又在二十五万上下,不妨去店里实际体验一下。毕竟纸面参数再好看,也比不上屁股坐上去那一刻的真实感受。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至于值不值,开个一年半载自然就有答案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