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定制服务上线 每月40台的奢侈 如何颠覆汽车业?
黑白灰银。
满街都是。
你是否已经厌倦?
汽车工业百年。规模效率至上。个性?曾是百万豪车的专属特权。小米却突然闯入。带来了紫水晶车漆。24K金碳纤维车标。彩色Alcantara内饰。每月仅40台。选配超10万。定金8万。90天犹豫期。雷军说这是“体验平权”。一场危险的游戏。开始了。
▍ 车漆:50小时打磨的紫水晶
颜色是第一场革命。
量产车通常只有4-5种“安全色”。
小米定制首发五款。
紫水晶近50小时手工抛光。竞速红纳米清漆饱和度提升20%。嫩芽黄多层色浆叠加。流金粉哑光精准控光。暮光玫瑰随光变色。
这仅是开始。小米计划三年推100款颜色。联合巴斯夫、PPG等顶级供应商。成本?单一颜色开发超200万。但小米用规模采购压低了成本。
颜色不再是奢侈。
▍ 内饰:触摸得到的匠心
内部更精彩。
白蜡木真木饰板。手工填入金属粉。龙胆蓝Alcantara面料。极夜黑与荧光黄撞色。定制绗缝工艺。手工缝制座椅。
用户可到北京小米工厂店。亲手缝制方向盘套。参与钥匙包制作。
工匠在现场工作。你看得见一切。传统豪华定制?黑箱操作。小米把它拉下神坛。
▍ 为何是小米?为何是现在?
定制服务风险极高。
供应链零碎。SKU复杂。排产挑战巨大。小米内部分歧严重。许多人认为肯定亏钱。
但雷军坚持。
数据支持他:2025年上半年。30万元以上汽车市场个性化需求增速35%。30-50万区间定制需求占比升至15%。
用户要独特性。拒绝“街车”。
小米手机经验赋能。强韧的供应链管理。整合能力超车厂。
▍ 革了谁的命?
传统豪华品牌首当其冲。
BBA定制需等3-6个月。保时捷Exclusive Manufaktur要求购车资历。溢价数十万。
小米把深度定制带入30-50万区间。
也革了自身的命。
小米长期背负“性价比”标签。汽车是高端化突破口。SU7 Ultra售价较高占比22%。这些用户对价格不敏感。要的是独特与稀缺。
定制服务筛选高价值用户。构建品牌护城河。
▍ 未来:小众与规模的平衡
每月40台。试运营一年。
极其谨慎。
小米用限量磨合供应链。探索柔性生产。
定制与量产线共行。挑战极大。
但方向清晰:汽车消费正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认同。
“悦己”时代到来。
雷军说:“50来岁正是闯的年纪”。
这场冒险。刚刚开始。
你不必是富豪。
才能拥有独特。
小米撕开了一道口子。
后面还会有谁?
不知道。
但行业变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