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6最新产能及交付进度官方回应来了,整体交付速度一般尤其四驱车型产能不足,官方承诺10月下单的车可生产但运输存在不确定性

理想i6交付,真是比想象中复杂多了。先说说最近官方给的说法:整体交付还算一般,但四驱版本产能明显掉链子。这不,26号下单且显示交付周期1到5周的用户,官方说10月份能生产出来,运不一定能赶上。换句话说,生产不成问题,关键在路上折腾不定。

我刚翻了下自己去年年底记的供应链笔记,说实话,理想这情况挺符合典型国内车企的先卖后造模式。人家收到钱才开始生产,和当年房地产开盘卖楼后才动工有点戏剧化对应。嗯,别急着跟我杠,这模式风险可不小——就怕中途哪环节卡住了,后面买家凉凉。你说这是不是有点烂尾风险?虽然理想品牌硬度够,但市场预判失误和供应链瓶颈合起来确实让人不安。

理想i6最新产能及交付进度官方回应来了,整体交付速度一般尤其四驱车型产能不足,官方承诺10月下单的车可生产但运输存在不确定性-有驾

为什么说市场预判不准?举个简单的例子:去年他们对市场信心爆棚,订单一度爆满,结果供应链拉不过来;今年又变得极度谨慎,特别是四驱版本,估计是怕多了积压脸色,备货不够。结果麻烦就来了,订单来了却交不了车。朋友小李是理想的忠实粉丝,9月底订了个四驱版,销售跟他说交付周期官方写8周,但到现在也推不出具体时间,销售尴尬地说供应链有点乱,咱们都在等通知,这话听着真忍不住想吐槽一句是不是研发那边没沟通清楚?。说实话,理想这组织效率,今年体验感和23年对比,感觉差远了。

顺便提下价格对比,我和另外两个朋友分别提了同价位的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汉,特斯拉的交付倒是算快,半个月内拿车,比亚迪汉四驱也没拖太久,顶多等7周。理想这13-16周的交付周期,看起来就拖得很长。不仅如此,四驱的产能不足也放大了交付时差,感觉官方估计最乐观版本的交付时间基本靠吹牛。

理想i6最新产能及交付进度官方回应来了,整体交付速度一般尤其四驱车型产能不足,官方承诺10月下单的车可生产但运输存在不确定性-有驾

这让我想到了研发和供应链的那个比喻:研发就好比搭积木,设计好每块积木的形状;供应链则是运积木的快递小哥,哪块积木卡住了,整个模型晚不了。理想看来,快递小哥这边堵了路,积木没到位,车也就生产不成。再加上疫情及国际半导体供应,预计交付压力短期内难缓解。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个人猜测理想可能在四驱产能控制上,策略是先满足部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结果把产能集中到两驱上,四驱则处于鸡肋状态,毕竟四驱成本高,利润薄,特别是在当前供应链紧张背景下。这个想法不一定对,样本少,市场数据没那么公开。

有意思的是我和修理工老王聊天,他说,理想这车内部件装配效率其实有提升,试车间反馈用的自动化设备比当年提升3成效率,结果产能不上去,主要是上游配套件不济。说白了,车企内部流程优了,外面供应链拖后腿,典型的人在人山,货无车走。

理想i6最新产能及交付进度官方回应来了,整体交付速度一般尤其四驱车型产能不足,官方承诺10月下单的车可生产但运输存在不确定性-有驾

我还想问你——你觉得这样交付速度、供不应求的情况,会不会影响理想口碑?毕竟说白了买车不是买等待,买的是体验和准时交付。

算上运输时间,我心算了一下,理想i6四驱版平均加速交付13周,整车成本包括人工、零部件按我的估算,基本在15万材料费以内,交付晚了可能还得加上新能源汽车车主更关注的保值率,这波拖延短期内估计会让终端用户心理负担加重,保值率估计会跌个3%-5%吧,当然这只是个非常粗糙的猜测。

说到配置比对,当年理想i5的产能很稳定,交付周期一般3到4周,这次i6四驱明显没法比,加上同价位国产竞争对手在长续航表现、智能配置上推新,理想真的得想办法快起来。创新研发固然重要,但没有配套的供应链和交付保障,创新也白搭。

理想i6最新产能及交付进度官方回应来了,整体交付速度一般尤其四驱车型产能不足,官方承诺10月下单的车可生产但运输存在不确定性-有驾

哎,对了,销售说这次中控大屏刷新率和界面交互设计不错,但很多用户反应官网配置页面看着跟实际订购车有差异,也挺让人糊涂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不利于消费决策。你订过车吗,碰到官方网站和实际产品信息不同的情况吗?这破事除了理想,别家车企也不少见。

最近媒体又爆出理想新项目推迟交付的新闻,我有点好奇他们到底能不能迅速调整供应链布局,比如增加关键零部件本地化,这块你怎么看?毕竟供应链是车企命门,转型升级、不确定因素太多,能保证交付吗?

理想i6最新产能及交付进度官方回应来了,整体交付速度一般尤其四驱车型产能不足,官方承诺10月下单的车可生产但运输存在不确定性-有驾

这事儿说远了,先停一下。我想留个小细节——理想i6四驱的电机供应商,据说是两家轮换供货,产能有交替高峰和低谷,导致订单时有波动,这对整体生产节奏影响挺大,不知道这两家哪个更靠谱你知道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