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销量暴跌,原因找到了?

要知道,汉巅峰的时候,单款月销就能破 2 万,甚至一度把凯美瑞、雅阁这些合资老将按在地上摩擦,蝉联 B+C 级轿车销冠,现在落到这个地步,真的让人唏嘘。

很多人说是竞品太多了,这个说法没毛病,但啊思觉得,这只是表面原因。

汉,销量暴跌,原因找到了?-有驾

2022 年的时候,国产中高端电车确实就汉一款能打,消费者没得选,可现在小米 SU7、吉利银河星耀 8、奇瑞风云 A9L 这些新车扎堆,个个都有自己的撒手锏,汉的市场被分流是必然,但这不是全部。

重点是,汉自己没守住 “标杆” 的位置,反而在市场变化中慢慢丢了自己的特色。

汉,销量暴跌,原因找到了?-有驾

啊思先说说 “品类认知” 这事,汉刚出来的时候,主打的是 “中国品牌首款站稳脚跟的中高端轿车”,当时大家买汉,买的是一种 “国产崛起” 的认同感,是 “花 20 多万买辆不比合资差的电车” 的自豪感。

那时候汉的设计、动力、续航,在同级别里都是独一份的,提到国产中高端电车,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汉。

可现在呢?

汉,销量暴跌,原因找到了?-有驾

消费者对电车的需求早就变了,不再是 “有没有”,而是 “好不好用、有没有个性、够不够智能”。

小米 SU7 靠流线型设计和超强性能吸引了年轻人,奇瑞风云 A9L 主打超长续航和家用舒适,每个竞品都有清晰的标签,而汉呢?

好像还是老样子,除了 “曾经的销冠”,很难说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标签。

汉,销量暴跌,原因找到了?-有驾

再说产品本身,汉系列现在有四款车,汉 DM-i、汉 EV、汉 L DM、汉 L EV,按理说选择多了是好事,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消费者都分不清这四款车的区别。

啊思身边就有朋友想买汉,看了半天愣是没搞懂 DM 和 EV、普通版和 L 版的核心差异,最后干脆选了配置更直观的小米 SU7。

汉,销量暴跌,原因找到了?-有驾

而且汉的升级总给人一种 “挤牙膏” 的感觉,比如底盘,汉 DM-i 还是前麦弗逊后五连杆,而汉 L 虽然换成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还加了云辇 C 系统,但这些升级在竞品面前并不突出。

与此同时,汉的外观和内饰设计,这么多年没怎么大改,现在看确实有点老气了,年轻人买车,颜值可是硬指标,汉的设计已经跟不上现在的审美潮流了。

汉,销量暴跌,原因找到了?-有驾

还有价格策略,这可能是汉最让人看不懂的操作。

曾经的汉 DM-i 起售价 21.78 万,顶配能到 32 万多时候销量反而最高,因为大家觉得这个价格配得上它的定位。

可现在汉 DM-i 直接降到 15.98 万起,看似性价比高了,实则把自己的高端调性给砸了。

老车主觉得被 “背刺”,心里不舒服,新车主呢?

会觉得 “15 万多的车,是不是不如 20 万的有面”,反而影响了购买决策。

懂的都懂,中高端市场,价格不仅是成本的体现,更是品牌价值的象征,汉贸然降价,不仅没吸引到更多消费者,反而丢了自己的核心用户群体。

汉,销量暴跌,原因找到了?-有驾

技术宣传和用户感知脱节,也是汉的一个大问题。

汉 L 宣传的 “兆瓦闪充” 和 “580kW 大电机”,听着很厉害,但实际使用中,超充桩没铺开,大电机的优势在日常通勤中也体现不出来,消费者根本感受不到这些技术带来的好处。

反观小米 SU7,直接宣传 “3 秒级加速”,奇瑞风云 A9L 强调 “纯电续航超 200 公里”,这些都是消费者能直观感受到的卖点。

汉的智驾系统也是,虽然汉 L DM 全系搭载了天神之眼 B 激光雷达智驾系统,但在宣传上没讲清楚和竞品的差异,很多消费者甚至不知道汉的智驾水平到底怎么样,自然不会为这些 “隐形优势” 买单。

汉,销量暴跌,原因找到了?-有驾

啊思还发现一个点,就是比亚迪的产品矩阵内耗。

现在比亚迪的车型太多了,秦系列、宋系列、海狮系列,个个都是销量主力,资源难免会被分散。

海狮 06 九月份卖了 30901 辆,成为 A 级 SUV 销量冠军,这么好的成绩,肯定会让比亚迪把更多精力放在海狮系列上,汉作为老旗舰,得到的资源支持自然就少了。

而且秦 L DM-i、宋 PLUS DM-i 这些车型,价格和汉有重叠,配置也不差,很多消费者会觉得 “花更少的钱买辆配置差不多的车,更划算”,这就导致汉的用户被自己人分流了。

当然,也不能否认合资品牌的韧性。

凯美瑞、雅阁这些车型,虽然销量不如以前,但用户群体很固定,都是看重可靠性、保值率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接受度本来就不高,汉降价也很难吸引到他们。

而汉的核心用户群体,也就是那些愿意尝试国产品牌、追求科技感和性价比的消费者,现在有了更多选择,自然就不会只盯着汉了。

不过啊思觉得,汉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它的基础很好,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良好的口碑,只要找对方向,还是能重新站起来的。

首先得理清产品定位,把四款车型的差异讲清楚,让消费者一眼就知道自己该选哪款;

其次要加快产品迭代,更新外观和内饰设计,跟上年轻人的审美;

再者要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能感知到的卖点,比如把兆瓦闪充的便利性、智驾系统的实用性,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

最后,还是要守住高端定位,价格可以调整,但不能盲目降价,要通过提升配置、优化服务来体现价值,而不是靠低价竞争。

说实话,汉的销量暴跌,不是因为它不够好,而是因为市场变得太快,而它没跟上节奏。

中国的汽车市场现在竞争太激烈了,一款车型如果不能持续创新、保持优势,很容易就会被淘汰。

汉作为曾经的国产中高端电车标杆,承载了很多人的期望,啊思真心希望它能尽快调整过来,重新找回曾经的辉煌。

毕竟,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需要更多像汉这样的车型,不仅能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还能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汉的经历,也给其他国产品牌提了个醒: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