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健康度说起来,像是那种朋友圈里大家总要问一句“哥们,你手机是不是又掉电快了”,不过这会儿不是聊手机,而是动辄十几万的新能源车电池。
很多人开新能源车,天天琢磨续航,生怕哪天路上掉链子。
电池容量跌到80%,到底是不是非得换不可?质保规定写得明明白白,衰减到80%就可以申请免费更换,8年或者15万公里的质保线上,那意思不就是你新车能跑500公里的时候,等到有一天续航变成400公里了,差不多就通知你,该“退休”了。
但厂家给你白换电池,也不是奔着慈善去的,钱算下来可不是小数字。
听说,有一堆老司机私下交流:除了等电池健康度掉到红线,其实大部分人只要养护得当,电池状态根本不会降得那么快。
这让人忍不住琢磨一句,嘿,大伙儿是不是把“换电池”这个事看得有点太重了?还是咱被那些动不动就换电池的贴吧帖子吓到了?
其实想明白这事儿,还真有点像小时候调电视机——信号不稳不是立马换个新的,而是先把天线拧拧、看看是不是接触不良。
行吧,这“80%魔咒”到底值不值非得让大家焦虑一把,往下说说。
买辆新能源车,头三年天天给电池做“体检”,一年过了一年,看着那健康度的数值,从刚买时的百分之百一点点往下掉,仿佛自己头发也跟着稀疏起来。
按质保期,电池“参军”八年给你保驾护航,规定上写着,低于80%能免费换。
但真到了自费换的地步呢?小车电池五六万,豪车电池二十万起步。
我身边一个朋友,去年刚换完电池,抖了一下支付宝,余额一下少了一大截,嘴里骂娘心里还是认了命,“下回坚决不乱充电了”。
这种情绪其实不少见,尤其行情一天一个价,电池价格仿佛跟大盘走势似的,舒服那叫一个奢侈。
有人说不如卖了车换台新手机算了。
不过聪明人多了,每天都在琢磨,能不能就让健康度稳在90%以上,那才是真舒服。
其实电池的“小脾气”不是光靠换,更多的是要靠养。
讲真,最伤电池的俩行为,基本上能送电池提前“退休”的大礼包:
第一,长期满冲满放,快充直接把电池“榨干”。
第二,低温露天快充,冬天在外面冻得直掉电。
前阵子刷到一案例,蔚来ES6的车主,每次都习惯100%快充,整整三年,健康度直接从满格干到78%。
你也许会觉得,快充不是更方便?其实高温下电池不只是热热而已,锂离子加速运动,时间长了,电极老化就像人体器官,越用越难受。
再一个,理想ONE车主冬天在零下五度冻得瑟瑟发抖,结果三年,电池健康82%,比人家慢充的低了快10%。
有点像那句老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电池是续航的灵魂”。
原理听起来复杂,其实不难——快充时电池高温,锂离子来回跑,电极老化加速;而满电状态下,锂离子持续待命,好比让员工加班不休息,迟早出毛病。
北方冬天那点事儿就更明显,车放在冰雪里,锂离子活动迟缓,结果一充电,直接受伤,那叫一个扎心。
碰上那些电车新手,习惯低电量才充,电量不到20%才往充电桩挪窝。
谁能想到,“饿一顿再吃饭”这套方法在电池养护里不灵啊,锂离子剧烈运动,大伤元气。全靠平时“少食多餐”,电量三十来点就去充,像喂猫一样,一次别吃撑,多吃几次。
不过,养护电池也不是天书,只要老老实实做几件事,电池健康度分分钟就能保在90%。
第一,每个月用家里的充电桩慢慢充一次,慢慢充到百分之百,别着急拔掉,多留个一小时。
你可能会问,这不是跟满电冲突了吗?其实慢充校准的目的,是让BMS(电池管理系统)重新认定电池的容量,虚电这一说就不用担心。
不少老手习惯每次用到剩三分之一就补充一波,不给锂离子机会猛冲猛放。
现在智能车都有充电上限设置,一般平时设到80%,赶上要长途自驾才冲满。
这是个门道,谁也不想天天给电池压力,经常大充大放,和不停加班一样,谁受得了。
还有,寒冷天气千万别直接拉出去充电,车库里、阴凉处优先,有的车自带APP预热,缓一缓再充就没事。
我有一次看见电池管理系统弹窗提示,“请预热后充电”,其实就是让锂离子活跃点,别一口气憋着,免得结构损伤。
这些都不是技术门槛,人在社会上混,电池在车里混,都得给点温柔,不然撑不住。
说养电池也不全是养生那套,有点像手机电池你养它,它不会过早变“电爹”。
每月一次校准,一个大招,轻松避免电池健康度虚降,“好歹咱家里充电桩不白装”。
省下来的换电池钱,不比买个新Iphone差多少。
仔细算过一笔账,深圳出租车司机开着比亚迪e6,一台车开了68万公里,电池健康度还稳在72%。
秘诀只有两个字:慢充、温和。
出租车司机比谁都会揣摩电池养护,毕竟挣钱靠续航,没人傻乎乎一年换一次。
一般车主还得学会停车避高温,夏天找树荫车库,别把车丢大马路暴晒,每年花点小钱做专业检测,早点发现异常,谁也不傻,安全才是硬道理。
养成好习惯,电池真能冻龄,续航掉得慢兮兮,看着数字心里踏实。
电池状态,其实跟人的状态一样,盲目加班、暴饮暴食都不好,日常温柔点,工作生活都能稳住。
这年头,有多少人真会因为电池掉到75%、77%就咬咬牙跑去换新?绝大多数都是“只要钱不亏、还能跑就算了”。
可长远看,科学充电、慢慢保养,比硬生生砸钱换一块新电池划算多了。
有人偷偷问一句:“电池健康度一定得抠到95%吗?”其实刷到90%就算赢了,没人和厂家较劲那几格电量,续航有保障,钱包松口气。
那些动不动就换电池的,最后不是感叹一句,“还不如少跑几趟快充桩”。
现在市面上的新技术也越来越先进,预热、电池管理系统自带“虚电提醒”,充电上限任意调,车主都变身养护达人。
技术在升级,电池更不怕被你“稍微一顿薅”。
老一辈新能源用户吐槽说,“比老年机靠谱多了,调一调就能多跑两年。”
但问题还是那两头,充得太快、用得太猛,电池一年伤到心里去,充电慢慢养,才能为钱包争一口气。
新手、小白只要记住几招,跟着老司机的节奏走,电池健康度分分钟抬起来,咱家开车不就是为了省心省力嘛。
这世界没啥能一劳永逸,电池也一样,保养得当寿命长,随大流瞎用两个适得其反。
与其天天算电池健康度,不如琢磨怎么让续航一直在400公里打底,这才是人生赢家吧。
谁还没个“低电量焦虑症”?可你问出租车司机,他们怎么看这事?多半一句:“慢充、避高温,电池能多陪你几年,换的事急啥啊!”
这不就是生活哲学,无论是电池养护还是自己身体,每一步都得走稳着。
谁还没遇到过电量突然暴跌,但其实少点惊慌,多点科学,日子可以过得安心。
电池其实不难养,难的是习惯养成。
那些养好的人,钱包少亏,车子多跑;养不好的,只能看着健康度一天天缩水,心疼到半夜。
毕竟说到最后,电池不是奢侈品,是身边最不起眼的“耐用品”,值得人一次次地细心呵护。
周围的朋友都学精了,年年都看那电池健康报告一遍,不折腾自己,不让电池受委屈,日子舒服多了。
说白了,电池和人都一样,不是等闹毛病再治,而是平时多用点心,养到老,陪你跑得远。
你觉得该什么时候换电池?是到了80%就果断出手,还是等到实在用不下去才舍得砸钱?
欢迎留言说说自己的养护心得,看看谁家电池健康度能PK出租车司机!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