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去了奔驰4S店后,你就会发现低于100万的车你根本看不上,网上好看实车又小又丑,尤其是轿车造型太低矮,SUV款式普通又难看让人失望

我上周跑了趟奔驰4S店,目的就是想好好看看他们那几款百万元以下的车型。网上图片看着挺带感,尤其是那些广告里拍的角度,车身线条流畅,灯组设计也够炫。但到了店里,实车一看,简直两回事。车小、比例怪,尤其是那些轿车款,低得我都怀疑他们设计师是不是当这车是超级低趴赛车来做的。真是低趴得有点过头了,感觉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刮到地。

比如那个A级三厢,网上说是紧凑车里的豪华标杆,可实车站那儿,低矮得像蹲在地上的猫,视觉上压迫感挺大。而且内饰材料比我之前接触过的德系同级车明显没那么有质感,不说别的,那个中控触控屏的布局简直是折磨眼睛。之前我还以为奔驰会在这类低价位车型上至少保持品牌调性,结果可能资金分配上限量,实打实地看到的精致感就一般般。

只要去了奔驰4S店后,你就会发现低于100万的车你根本看不上,网上好看实车又小又丑,尤其是轿车造型太低矮,SUV款式普通又难看让人失望-有驾

我还问了销售老王:哥们儿,这车卖得怎么样?他叹了口气,说:A级啊,每个月销量还行,但基本都是给预算不够买GLC的买家做过渡。我觉得说得挺实在——就是没达到他们想象中那种买奔驰后能瞬间有豪华感的体验。反正他们老板也知道,这些车卖点是奔驰LOGO和三叉星,而非车型本身设计给力。

说到SUV,GLB和GLC基本是这个价位里奔驰的主力。最让我失望的是GLB,设计得真没什么亮点,除了多了点跨界元素,但放同级别市场里,甚至跟某些沃尔沃XC40、宝马X1比,GLB给人的感觉都大大逊色——尤其颜值。GLC就稍强一点,但相对高一点售价,似乎也对得起那个价。顺便说一句,GLB后排头部空间确实有点小,家用的话得往前靠着坐,朋友小李上次试车回来直接吐槽,坐那儿不舒服,好像挤地铁一样。我觉得他说的这句话挺形象的。

对了,我刚才翻了下我店里拍的照片,顺便瞄了一眼笔记,上次给朋友推荐了一款他们店里卖得火的竞品,那车子空间和动力配置都差不多,但价格便宜10万左右,配置还更丰富。我当时没太留意,后来对比下来,感觉奔驰这档次的车型溢价明显高。也不是说溢价一定不好,但消费者直接能感知的价值感太低,心里那个坎不太好过。

只要去了奔驰4S店后,你就会发现低于100万的车你根本看不上,网上好看实车又小又丑,尤其是轿车造型太低矮,SUV款式普通又难看让人失望-有驾

不过说实话,我刚才讲得有点绝对了,毕竟这是我个人体感和市面上不太多样本的观察(样本确实少),也不排除某些配置高的款式还是能打动人的。至于车漆、用料、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品牌服务这些,奔驰拿出来还挺硬的,这是它发动起来,启动后的那种静音感和底盘扎实度,玩过其他豪华品牌的朋友都知道,奔驰那味儿还是有的。

我突然想到,传统车企在定价和产品线延展上的决策,其实很像是供应链上的博弈——资金分配要重点过去,研发时间不够,零部件要共享,否则造不出价格合理的车型,哪有钱搞创新。举例说,我圈里一个老朋友是某家车企供应商,他说过一句话:研发过程里,要是你没搞定供应链上的锅,别想出好车,半导体少了一颗、材料成色降低一点,整个车都得跌档次。这话听起来有点理工男的味儿,但确实不无道理。所以奔驰低价位车型的平淡无奇,可能跟它们的供给链战略和成本控制直接挂钩。

并且,某程度上,我猜测奔驰可能没将低于100万这条线当成核心战场。毕竟主战场还在于中高端,那些E级S级才是他们品牌的金字招牌——不确定这个推测对不对,但从销售策略和营销资源分布来看,感觉就是这个节奏。低端车做成了,利润空间变薄,不做成又怕被市场拉下马,这就是很尴尬的境地了。

只要去了奔驰4S店后,你就会发现低于100万的车你根本看不上,网上好看实车又小又丑,尤其是轿车造型太低矮,SUV款式普通又难看让人失望-有驾

说回实车,真的让人纠结的是那些轿车和SUV设计,普通消费者进门就被同价位对比刺激得眼睛发直,我在一边听着销售聊市场行情,心里想着:同样价格,买宝马X1不香吗?尤其是那些对品牌认知还没那么强烈,更多看使用感受和性价比的年轻人。宝马那边的渠道更强,服务也更贴心,关键是开出去确实有脸面。

我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挑剔了。毕竟奔驰做这些车还是有它的坚持和市场策略,不能一竿子打死。只有没有想过,车企是否愿意把更多预算和资源砸到低端车型上,而不是把这当成让人先认牌然后升阶的门槛呢?也许我们消费者想要的某些东西,比如颜值、空间和实用性,压根不是奔驰想优先解决的问题(这段先按下不表)。

只要去了奔驰4S店后,你就会发现低于100万的车你根本看不上,网上好看实车又小又丑,尤其是轿车造型太低矮,SUV款式普通又难看让人失望-有驾

说到消费者心理,我和一个车主聊天,他刚从奔驰换到另一个豪华品牌,跟我吐槽,买奔驰就是买个身份,车本身不敢奢望什么神设计,主要是品牌效应和保值率。说到保值率,我临场算了下,百公里养车成本其实也不算高,但和政策换代速度一比,维修保养和车价跌速,得好好掂量掂量。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心态转变?

这车身比例、设计感和售价之间的矛盾,难道不让人怀疑整个车企的方向定位是不是出了点问题?或者他们这也是迎合大多数客户的普遍口味,只够中庸又保守?说真的,我挺想知道,大家怎么认同豪华品牌低价车型这件事:是必须的割口粮产品,还是某种战略性妥协?你心里会不会像我一样,想买这些车但看着实车又犹豫?

说了这么多,我不得不吐槽一句,这些从网站到现实的落差真是套路太明显了。你有没在别的品牌店里体验过相似的尴尬?我觉得这都不是单纯的设计问题,更像是品牌想给你戴上皇冠的假面,但皇冠却有点太大了,顶得有点费劲。

只要去了奔驰4S店后,你就会发现低于100万的车你根本看不上,网上好看实车又小又丑,尤其是轿车造型太低矮,SUV款式普通又难看让人失望-有驾

最后一个小细节,我刚才随手翻了翻相册,发现店里有顾客对GLB鹰眼大灯特写拍了不少,表现一种迷恋的情绪。对比其他车型,人们似乎更喜欢灯组那种刚毅感,说明低端车型的颜值问题,单单靠流线身形和低趴是不够的,更多还是细节和质感需要满足。你觉得呢?车灯这种细节,能不能成为低价豪车的颜面担当?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