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圈最近闹得沸沸扬扬,一切都要从智己汽车的最新动作说起。8月15日,智己在国内发布了旗下首款增程式电动车型——LS6增程版。这一回,智己没玩客气的路子,直接把科技参数拉满,把目标对准了增程市场的老大哥——理想汽车。现场风头一时无两,不少刚买完增程车型的用户当场心里打鼓,“这车是不是来抢肉吃的?”没买的犹豫着,“我是不是再等等?”就连理想都得在自家后院巡查一圈,毕竟这波冲击不容小觑。
理想汽车在增程市场的地位没什么好说的。市面上,就理想靠着增程方案一路攻城拔寨。别的不说,
早期的增程车其实就一个套路:发动机不是用来推车子的,只是一个发电机,大电池储能,动力彻头彻尾靠电机。而决定一款增程车能不能打——这锅里的米饭蒸得好不好吃,关键是三样。一是电池要够大,越大的电池跑得远不怕没电。二是增程系统别掉链子,加得快还不费油。三是充电速度得跟上,不然天天看仪表盘电量,谁受得了?要是这三样能凑齐,基本就能称得上是个合格选手。
理想L6,大家耳熟能详,家用大空间,参数在线。它的车身长4925毫米、宽1960毫米、高1775毫米,轴距达到了2920毫米,给人稳重大气的感觉。电池容量36.8度,纯电续航220公里,电池是宁德时代的货,综合续航超过1100公里,采用的是400伏的充电平台。增程发动机的热效率做到了40.8%,每小时发电3.1度。这个参数,放在市场里也是中上水平。
智己LS6增程版一出手,就有点像猛虎下山,带着一套全新技术“恒星超级增程”,直接把电池做到了66度,续航硬生生给翻了一番,纯电能跑450公里。综合续航飚到1500公里,顶着800伏高压充电平台的底子,充电速度夸张得很,15分钟能灌进310公里的电量,一顿早餐的功夫就能把一周的通勤解决。除了没插上光速推进器,这车在充电和续航上的表现几乎让同级别选手汗颜。
身板上,LS6比理想L6还宽还长,轴距也更大,除了高度低了一点外,其他方面基本全方位压制。空间更宽敞,内部布局更自在,这让主打家庭用车的理想L6也有些紧张。
说到底,其实用户心里最清楚,充电和续航才是增程车的两张王牌。老款的小电池混动车型每天都得找充电桩,不然基本没法纯电通勤,要么天天充、要么加油,省电那点儿优势几乎被吃完。智己LS6增程版借着大电池和高速充电,直接改变了这个游戏规则:绝大多数人一周只用充一次电,周末或者晚上随手充一把,剩下六天都能浪个痛快。这种体验不是简单参数升级,本质上把用车习惯都换了新花样。
再说一套增程系统好不好,除了硬件还看软件。智己这次“恒星超级增程”系统优化得很细,充电效率、能耗管理都很到位,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算是市场里的技术担当。高压平台充电速度拉满,动辄两三百千瓦的不少见,让车主切切实实有了“边喝豆浆边充电”的愉快体验。相比之下,理想L6的充电平台就显得有些保守了,虽说够用,但算不上行业里最先进那一档。
外观其实每家各有特点。理想L6偏向于传统气质,敦厚扎实,适合追求家用耐看的朋友。而智己LS6增程版造型干练,轮廓流畅,偏年轻运动一派,更像是理想家的“兄弟对手”,各有各的饭圈,但你要说稳赢,还是得看参数和体验。
关于增程市场,有人觉得这波智己LS6的新方案,是把理想L6的饭碗撬了一下,技术上确实有新意。尤其是在用户体验上,智己摸清了城市通勤和高速长途两个痛点,纯电续航大幅提升,充电告别排队焦虑,日常用车轻松不少。
有人担心增程车怎么长期表现,电池寿命、充电设施会不会配套太慢。现在全国高速和城区充电桩基本铺开,智能充电排队也越来越普及,对普通用户来说,充电其实不再是老大难。智己LS6增程版高压快充能覆盖主流场景,技术升级不是炒冷饭,也不是唯参数论,而是真的让大多数人开车避免了“电量焦虑”。
再回头看理想L6,虽然参数上被后浪赶了一步,但家用定位还是很可靠。车身高度更高,空间感更好,增程系统一贯稳定,还带着一波铁杆粉丝。不少家庭已经把理想L6当成“买菜神器”,不会轻易改变。只是市场面对新变量,大家都得抓紧把自己的家底再翻一翻,谁也不敢停。
增程车争夺赛刚刚起步,智己LS6增程版这次明显比别人踩得狠,无论是电池、充电还是综合续航,都极具话题性。它的定价也紧贴理想L6,直接针对主流消费群体。一些刚下单的用户可能要多看看,毕竟技术换代就是快,要么选老牌家用稳定,要么奔着新技术体验尝鲜,都是各有利弊。
新能源市场一向风云变幻,谁能按下快进键,谁才能抢得市场先机。智己这波操作算是为行业敲了个警钟,增程方案卷到新高度,后续各家怎么跟进还得看下半年推广和用户反馈。理想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技术升级、产品布局肯定都在筹谋当中。
买车本就是一桩大事,大家考量的是舒适空间、技术参数、用车成本和售后保障。智己LS6增程版一出,给了消费者一个新选择,也逼着整个行业加快脚步。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市场和用户的真正投票。毕竟,不怕慢就怕站,后来者抓住痛点,老选手就得思考如何再创新招。
有些人觉得,智己LS6增程版是搅局高手,也许会带来一次洗牌,有人则更看好理想L6的家用口碑。无论哪一方,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已是群雄逐鹿,谁都别想轻松做主角。
最终,增程车的更迭不是简单的参数接力赛。无论是智己还是理想,都在押宝未来出行的主流方式。从“充电焦虑”到“每周一充”,再到多场景下的高效补能,谁能用技术解决老百姓出行的难题,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江湖的风还没停,这场增程大战才刚刚开始。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