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式豪华已死?奔驰豪掷13亿,只想把车机改成K歌房

奔驰不装了,摊牌了。

一出手就是13个小目标,投了个叫千里科技的公司,就为了补课“智能化”。

讲真,这事儿本身不新鲜,BBA有一个算一个,最近都在中国疯狂“拜码头”,但奔驰这次,味儿有点不对。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请家教了,这简直是把家教老师直接请到家里来当二当家,就差焚香结拜了。这背后传递出的情绪,不是“我要学习”,而是“我顶不住了”。

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

过去,奔驰在中国市场横着走,靠的是什么?不是发动机,不是变速箱,更不是那套十年不变的车机系统。靠的是那个三叉星徽。这玩意儿在过去三十年,约等于一种“玄学”,一种信仰图腾,一种不需要解释的社交货币。开个大奔,你甚至不用开口,方圆十米的气场就自动帮你完成了所有的自我介绍。奔驰最值钱的,从来不是车,是“奔驰”这两个字本身。这是一种品牌玄学,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这套玄学,正在被另一套更凶猛的玄学干碎。

新的玄学叫“智能化”。大彩电、激光雷达、自动泊车、语音助手。这套东西对于老一代奔驰车主来说,可能觉得是“花里胡哨,不务正业”。但对于新一代消费者,这玩意儿就是新的信仰。他们不在乎你是不是V8,但他们真的在乎你的车机能不能秒开抖音,你的智能驾驶能不能在堵车的五环路上让他们摸鱼。

这就坏了菜了。

奔驰突然发现,自己修炼了百年的“金钟罩铁布衫”,被人家用“雷电法王”的法术直接电穿了。你跟人家讲历史底蕴,人家跟你讲算力平台;你跟人家讲机械素质,人家问你OTA频率。完全是鸡同鸭讲,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德式豪华已死?奔驰豪掷13亿,只想把车机改成K歌房-有驾

更要命的是,这场战争的规则,已经从体面的擂台赛,变成了掀桌子的黑暗森林。以前大家还讲究个品牌定位,错位竞争。现在呢?现在是谁不过了,大家就都别想活。价格战打到骨折,配置战堆到天灵盖。小米直接把蛋糕端走了,蔚来的乐道更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在这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修仙式竞争里,你还端着“豪华”的架子,最后只能变成别人的垫脚石。

所以你看,从奔驰到宝马,从奥迪到大众,这帮德国老钱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悟了,或者说,全都颠了。

宝马在中国搞研发,奥迪直接牵手华为,大众更是重量级,直接入股小鹏。这已经不是合作了,这是“打不过就加入”的典中典。像不像一个满级武林宗师,突然发现自己的内功心法在新大陆不管用了,于是果断放弃尊严,开始跟本地的街头混混学习怎么用板砖和喷子。

德式豪华已死?奔驰豪掷13亿,只想把车机改成K歌房-有驾

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所谓“豪华品牌”的中年人,对此感触极深。几年前,车友群里聊的还是零百加速、底盘调教。现在呢?聊的是谁家的NOA又开新城了,谁家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又升级了。我有时候看着仪表盘上那个小小的、反应迟钝的导航,再看看人家车里那个能打游戏的巨幕,真的会产生一种“大人,时代变了”的荒谬感。

讲真,有时候开车就是想听个郭德纲,搞那么复杂干嘛,还不如送我两张德云社门票实在。

所以,奔驰入股千里科技,本质上是一场“赎罪”,是在为过去几年的傲慢和迟钝买单。它买的不是3%的股份,它买的是一张通往未来的门票,一张能坐上牌桌继续赌下去的资格证。这13亿砸下去,不是为了研发什么惊天动地的黑科技,而是为了能让中国的工程师用中国人听得懂的逻辑,去改造那套德国人写的、已经被市场证明水土不服的底层代码。

德式豪华已死?奔驰豪掷13亿,只想把车机改成K歌房-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这个比喻有点玄幻过头了,但你仔细品,是不是就是这个味儿?

他们要把那个古板的德式智能座舱,彻底改造成一个中国人喜闻乐见的“电子佛龛”,让车主们能在里面冥想、刷抖音、K歌,完成对品牌的每日朝拜。至于智能驾驶,那就更直接了。奔驰需要的不是在德国不限速高速上跑多快,而是需要一套能在中国应付“老头乐”闪电战的系统。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而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复杂的博弈,是实验室里的工程师永远无法理解的东方智慧。

简直就是一场集体性的精神崩溃!

你看,BBA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给自己动手术,把一部分灵魂卖给魔鬼,换取在新世界的生存权。这种合作当然是痛苦的,充满了博弈和妥协,甚至有点像一场政治联姻。但没办法,为了活下去,不寒碜。

所以,奔驰这13亿花得值不值?不知道。但这至少说明,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巨头,终于肯低下头颅,承认自己在新世界里,只是个小学生。这个姿态,比技术本身更重要。它能让老车主们觉得自己的信仰还没被彻底抛弃,这就够了。毕竟,维护信仰,可比造车贵多了。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