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刀背梁30度陡坡上,那台128万的仰望U8L鼎世版做了个动作,副驾驶的朋友把手从扶手上松开了

在重庆刀背梁30度陡坡上,那台128万的仰望U8L鼎世版做了个动作,副驾驶的朋友把手从扶手上松开了

在重庆刀背梁30度陡坡上,那台128万的仰望U8L鼎世版做了个动作,副驾驶的朋友把手从扶手上松开了-有驾

朋友那个动作我记得很清楚。4米落差的急弯,方向盘转过去的瞬间,四个车轮各自找到了该去的方向,车身姿态稳得像在平路上开。他原本死死抓着扶手,过了弯之后手慢慢松开,扭头看了我一眼,什么都没说。后来下山吃饭,他只问了句“这套系统响应速度多少毫秒”,我说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开过就懂了。

先说说这副全铝车架。行业里做全铝的不算少,但把航空级7系铝材用到这个程度的,确实不多见。12吨吊重测试数据摆在那儿,碰撞时乘员舱侵入量能降低三成左右。更关键的是那个一体式低压铸造工艺,焊缝少了,自然就少了很多隐患。开车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事故车修完之后总有些说不出的别扭,问题往往就出在焊接点上。

在重庆刀背梁30度陡坡上,那台128万的仰望U8L鼎世版做了个动作,副驾驶的朋友把手从扶手上松开了-有驾

四电机的易四方技术,说实话刚开始听着像是噱头。每个轮子220kW独立驱动,遇到极端情况时,车轮的响应速度能让你感觉到这套系统在“思考”。云辇-P+系统配合双电磁阀阻尼调节器,悬架总调节行程达到150毫米,越野和舒适之间切换起来,没什么顿挫感。至于爆胎稳行、应急浮水这些功能,或许一辈子用不上一次,但真遇上了,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在重庆刀背梁30度陡坡上,那台128万的仰望U8L鼎世版做了个动作,副驾驶的朋友把手从扶手上松开了-有驾

续航这块儿倒是实在。1160公里的CLTC综合续航,基本上能从北京开到上海不用补能。更重要的是那个13分半钟的快充速度,30%充到80%差不多就是进服务区喝杯咖啡的时间。刀片电池配上CTC一体化结构,玻璃纤维夹钢板的防护,该有的安全冗余都做足了。55.53kWh电池搭配90L油箱的增程系统,这个组合算是把纯电和增程的优势都拿到了。

在重庆刀背梁30度陡坡上,那台128万的仰望U8L鼎世版做了个动作,副驾驶的朋友把手从扶手上松开了-有驾

设计这事儿,见仁见智。曜石黑配日曜金的配色灵感来自战国黑漆描金工艺,内饰那套庐山色调的Nappa真皮和手工柚木饰板,摸上去质感确实不一样。那个可选的24K纯金甲骨文车标,喜欢的人觉得是文化传承,不喜欢的人可能觉得太张扬。我个人倒是更在意那些看不见的细节——比如PDLC调光车窗替代传统遮阳帘,一键隐私模式能关闭所有摄像头、清除行车数据,把车借给朋友时心里踏实多了。

二排那两张零重力座椅,150度躺角配18点热石按摩,三种模式切换下来,确实有点移动头等舱的意思。碰撞时座椅自动回位避免鞭打伤害这个设计,很多人可能注意不到,但这恰恰是工程师下功夫的地方。还有那个主动防晕车功能,过弯时侧倾能减少一半左右,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应该懂这个配置的价值。观影、舒躺、全平三个模式,二排甚至能变成双人沙发床,这个设计倒是挺照顾长途出行的需求。

在重庆刀背梁30度陡坡上,那台128万的仰望U8L鼎世版做了个动作,副驾驶的朋友把手从扶手上松开了-有驾

智能化配置上,全球首搭3纳米座舱芯片,CPU性能提升六成多;三颗激光雷达加上508TOPS的算力,城市NOA和代客泊车该有的都有了。天神之眼A-辅助驾驶系统,这个名字起得挺玄乎,实际体验下来算法调校还算细腻。碳陶刹车盘耐1400度高温,后轮转向让5米4多的大家伙转弯半径跟紧凑型轿车差不多,这些细节堆起来,确实能感受到诚意。

在重庆刀背梁30度陡坡上,那台128万的仰望U8L鼎世版做了个动作,副驾驶的朋友把手从扶手上松开了-有驾

前两天听朋友提起,有位仰望车主用应急浮水功能参与过暴雨救援。技术的意义或许就在这儿——平时看着像是过度设计,关键时刻可能就是一条生命线。那套痕迹清理功能也挺有意思,借车时能清除行车数据和使用记录,这个功能的应用场景,懂的人自然懂。

在重庆刀背梁30度陡坡上,那台128万的仰望U8L鼎世版做了个动作,副驾驶的朋友把手从扶手上松开了-有驾

128万这个价格,说贵也贵,说不贵也不贵。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一台代步工具,那确实没必要;但如果你需要的是全铝车架带来的安全冗余、易四方技术在极端路况下的从容、还有那些藏在细节里的东方美学和智能化体验,这个账就得另算了。

市场会给出答案,时间也会给出答案。至于值不值,大概只有真正开过的人心里才有数。那天下山之后,朋友一直没再提这台车,只是临走时说了句“改天再去趟刀背梁”。

在重庆刀背梁30度陡坡上,那台128万的仰望U8L鼎世版做了个动作,副驾驶的朋友把手从扶手上松开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