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

魔幻的2024,消费突出一个“既要又要”。

一边是奶茶必须9块9,一边是演唱会门票炒到上万块眼睛都不眨。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消费观,投射到汽车市场,就成了一场惨烈的血肉磨坊。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你以为的汽车商战,是发布会上大佬们互相diss,文案骚得飞起。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现实中的汽车商战,是销售为了多卖一台车,差点跪下来管你叫哥,价格战打到最后连底裤都不要了,大家一起在ICU里开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冰冷又真实,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低得像个笑话,也就4.5%,别说跟下游比,连隔壁卖酱油的都比它滋润。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这就叫卷,卷到最后,除了消费者拿到一点短期折扣,所有人都输麻了。

车企利润薄如纸。

价格战打得飞起。

用户真的占到便宜了吗?

你以为你占了便宜,其实你只是帮着厂商清理了一波即将过时的技术库存,顺便为他们下一轮更血腥的内卷贡献了一发子弹,打在你未来的钱包上。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在这种背景下,所有车企都得了一种病,叫“没故事会死症”。

当物理层面的价格战已经打到骨头渣都不剩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就是去资本市场讲一个玄乎的新故事。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而当下最性感、最动听、最能让投资人颅内高潮的故事,叫“固态电池”。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这个词,就像KTV里那首最难唱的歌,谁要是能吼上去,谁就是全场的麦霸,瞬间从跪着要饭的,变成站着当爹的。

固态电池是啥?简单粗暴地讲,就是把现在锂电池里晃晃悠悠的电解液,换成固态的。好处是理论上能量密度更高、更安全,不会动不动就给你表演个“火烧赤壁”。这玩意儿一旦搞成,电动车的续航和安全焦虑,基本就能被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你看,故事的底层逻辑有了:现实太苦逼,必须画大饼。

固态电池,就是资本市场给这群在红海里杀红了眼的老哥们画的一张超级大饼。不,那不是饼,那是一份未来的体检报告,明确告诉他们现在的肝(三元锂电池)已经快不行了,再不保养就得集体报销,必须得换个新的。

虽然新的在哪、多少钱、什么时候能换上,都还是未知数,但“希望”本身,就能当肾宝喝。

但魔幻的地方就在于,这个故事最先让谁高潮了?

不是那些天天在发布会上喊着要“遥遥领先”的车企,而是一家给他们“卖水、卖铲子”的公司——先导智能。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这家公司,最近在资本市场上的走势,骚得就像午夜的探戈,一个月涨了120%,把一众还在泥地里打滚的车企衬托得像个背景板。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为什么?

因为资本市场永远比消费者更懂一个朴素的真理:淘金热里,最赚钱的永远不是淘金的,而是卖铲子的。

先导智能干的就是这个活。它是搞新能源智能制造的,说白了,就是卖生产电池的流水线和设备。你车企要搞固态电池?好,先来我这下单买产线。你电池厂要扩产能?妙,先来我这下订金。

你看,这套逻辑,就跟打拳击比赛一样。

你以为比的是谁肌肉大,谁的王八拳更硬。

其实比的是谁的教练团队牛逼,谁的后勤补给到位。

车企在前台挨揍,打得鼻青脸肿,互相伤害。先导智能这种公司就在后台递水、卖拳套,而且是卖给双方,甚至还卖给裁判。它根本不关心最后谁是拳王,它只关心这场比赛能不能一直打下去,打得越激烈,它的水和拳套就卖得越好。

这就是典型的“喂到嘴里”的生意模式。

当所有人都冲进固态电池这个新大陆,都想搞“快种快收”,先把地占了,管它上面长出来的是参天大树还是狗尾巴草,PPT上好看就行。而先导智能,就是那个唯一合法的土地规划和农具供应商。

它跟宁德时代这种巨头深度绑定,等于拿到了进入决赛圈的VIP门票。它给国内外一票玩家提供固态电池整线方案,意味着它站在一个上帝视角,看着所有参赛选手在它的牌桌上玩牌。

技术还没落地。

产线八字没一撇。

股价就能先涨为敬。

凭什么?

就凭资本市场好赌,赌的就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故事比现实性感,PPT永远比产品完美。先导智能的股价暴涨,和固态电池什么时候能量产,其实是两个维度的故事。前者是关于预期的博弈,后者是关于物理的现实。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而资本,从来只爱前者。

相比之下,那些传统巨头,比如上汽集团,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上汽这种体量的巨轮,掉头难,转身更难,每一声鸣笛都带着历史的沉重回响,但市场只认速度与激情。和华为合作搞新品牌,本想在主流市场搅动风云,但面对整个行业的下行压力和内部转型的阵痛,依然是步履维艰。

更惨的是,好不容易想明白了要出海去赚外国人的钱,结果又被迎头一记闷棍。欧洲的反补贴调查,对上汽加征的关税是中国企业里最高的,这已经不是切肤之痛了,这是直接往伤口上撒盐,顺便还开了个烧烤Party。

这就是现实的残酷。

新世界的船票,往往不是给那些体格最庞大的旧日霸主准备的。他们有太多的资产要维护,有太多的员工要养活,有太多的历史荣誉感要背负。每一个转型的决策,背后都是无数利益方的博弈和拉扯。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车企利润不如卖酱油?这场血战背后,谁是真正的操盘手?-有驾

而新世界的牌桌上,玩家们信奉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就像欣旺达,一边搞储能,一边推进半固态电池出货,一边还要去港股上市,一套组合拳打得虎虎生风。立讯精密这种“果链”巨头,更是把触角伸向了通信、AI,把自己武装成一个多元化的八爪鱼。

很多车企的所谓创新,本质都是一种瞎积薄发,靠着一两款车型的运气,风口一过,立马裸泳。而真正的赢家,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重塑了自己的基因。

说到底,当前的汽车行业,就是一个巨大的修罗场。

表层是价格战,是配置战,是营销战,大家在看得见的地方打得头破血流。

里层是技术路线的生死赌博,是供应链的合纵连横,是资本叙事的权力更迭。固态电池,就是这场里层战争中,最新升起的一面大旗。

在这面大旗下,有人看到了通往未来的康庄大道,有人看到了收割韭菜的黄金镰刀,还有人,比如先导智能,看到了一个稳赚不赔的军火生意。

至于谁能笑到最后,就像解释一张K线图,那玩意儿就是大众情绪的心电图,大部分时间在划水,偶尔来一次ICU级别的抢救。你以为你能预测下一次心跳的节奏?别闹了,能保证自己不被电死就不错了。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看懂这场大戏的关键,不是去猜谁会赢,而是要明白,牌桌上的规则,已经彻底变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