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比亚迪又包馆,估计不少人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家伙,还真能干。”看看现在车圈,不少品牌为了吸点关注度,搞噱头、玩流量,但说到底,想让消费者真的掏腰包,还得靠产品硬核。今年成都车展,比亚迪打了个漂亮的组合拳:新车迭出、黑科技不断,搞得整个展厅都跟自家后花园似的。那这热闹劲,背后到底是啥门道?咱们今天就唠唠,看看到底是“虚有其表”,还是“货真价实”。
首先想问一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比亚迪这几年变得越来越“自信”?以前还掂量掂量价格战、产品跟风,现在一言不合就上黑科技、拼配置,动不动还给你搞个OTA升级,小到音响系统,大到车身控制技术,通通不含糊。比如秦L EV,刚一上市就放出一个大招:限时降价,545km云辇型还标配那些以往得逼格车型才有的“黑科技”——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和高速爆胎稳行(TBC)。这种东西放在五年前,估计有人会说“我又不是赛道飙车的,搞这玩意儿有啥用?”但现在再这么问,恐怕就是个笑话了——咱们谁没遇上过高速胎瘪了的那一瞬间的心慌?所以我问:咱们到底图个啥?安全还是噱头?
老实讲,比亚迪把一些“高不可攀”的科技真正拉到大众市场,还是挺有魄力的事情。尤其是类似上述的安全功能,以前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没那么多机会用得上。可事实是,哪怕用上一回就能救命,那升级就值了。并且,玩得转的还不光功能——秦L EV这次新来了几个好看的配色,“甜釉粉、琉璃青、海晶蓝”,名字起得是又甜又高级,实际上干脆利落,满足了年轻人想要的点。咱打拼这么多年,谁还不想买辆既“实用”又“好看”的家轿呢?有些品牌一搞升级恨不得一项项都加钱,比亚迪这回上面提到的都免费升级,你说这诚意是不是得给点掌声?有竞争对手在旁边看了估计就要掉眼泪了。
说回海豹07DM-i,其实消费者心里跟明镜似的。一边是厂家画大饼,讲得跟未来科幻似的,不过到真正买单,往往发现“买家秀和卖家秀”差太远。可比亚迪这次显然听进去了粉丝意见,有啥好改的——比如前脸、灯带、怀挡、智能化配置——就真的给你换掉、升级掉,连新增的激光雷达用到辅助驾驶(DiPilot 300),还安排“城市领航辅助”,缓解咱们大城市上下班的堵车焦虑。这就让我想起,每次买车,身边有人嫌车储物空间小,有人觉得座椅没档次,还有人说光有动力不够得安全。比亚迪这次通通照顾上了,连“冷暖两用冰箱”都安排上,这不就是等于在说:“你要啥我就做啥”?而且9月中旬就要上市,这效率你不得服?
再说到方程豹这个品牌,“变脸”弄得比变色龙都勤快。一车多脸,还提供一年免费存储原装前脸,要换个新脸就去4S店,换脸自由实现了。你说这玩意看着是不是有点像“手机壳”思路?潮流和个性,到头来就是谁更懂年轻人、谁更会搞新活。还有七色车衣、前备箱“电动加装”,表面上是凹造型,实际也是给用户新鲜感,让车主花小钱换大乐趣。出行这事儿,其实很多人都腻了千车一面,比亚迪是抓准心理在下手。细想想,现在大城市夜里,谁还不是“穿搭精”?连车都要穿搭。
说到底,比亚迪的做法让我想问一句:“好车究竟靠什么打动消费者?”是高不可及的科技?还是能用实际体验到的升级?现在来看,真正能持续获得市场口碑的是“你说什么我能满足,还能不断自我革新”。有些品牌动不动搞个特别版然后溢价上万元,消费者嘴上骂,结果还是有不少“真香党”。可比亚迪反其道而行,多给点、少收点,做得就是“厚道”这买卖。你说值不值?
说到腾势D9,不得不说高端MPV市场变天了。这玩意以前是“和领导坐同一款车”,现在变成了“年轻家庭、精英父母”争抢的座驾。比亚迪腾势用三年就拿下30万台用户,不止玩档次,升级了隐私声盾、一键无痕、舒适路面预瞄这种操作,老实说,上次见到如此“懂用户”的配置还是在头等舱。车展现场那些参观的人,手里都是照着内饰、看着功能提问题,上车实测直接做“聊价值”。新能源MPV谁能不“晕车”谁能续航又长,动力省钱又带劲,这已经成了新标配了。腾势坚决不走套路,弄个“紫气凌云”双色车身,恨不得把豪车该有的面子、里子都给你一步到位。对比同级,其实有的竞品贵了小几万,配置却高级不到哪去。到底是“品牌”说了算,还是“体验”更实在?我觉得大家心里早有答案。
再看下百万级新贵“仰望U8L”,我一直特别好奇,这种全尺寸新能源SUV,到底能玩出啥花头?结果人家搞应急浮水表演,外场坐一圈观众比车还挤,要不是亲眼见,我还真有点质疑它有多大用处。这不,“易四方”、云辇-P+、三激光雷达、六座布局,说白了就是啥都给你配齐,独一份的“全场景豪华”。二排双零重力座椅、折叠大彩屏、全车32个丹拿音响,你想泡咖啡、看大片、做会议都能行。对于有钱人来说,买这种车就是买“安心感”和排场,有点事,救命的安全配置没准关键一刻真能用上。之前觉得“爆胎能跑路”是噱头,结果人家偏偏把最核心技术稳稳落地,这种升级,很难不让人动心。你问仰望图个啥?答案其实就是四个字:“极致体验”。
说到底,比亚迪这次在成都车展的操作,既是实力展现,也是对行业敲钟:“大家伙,别再光顾着用嘴谈创新、用PPT画饼,真想留住市场,得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和诚意。”这种话直白,甚至有点难听,但现实就是这样。对用户来说,车辆不只是从A点到B点的代步工具了,是智能小区、是流动的办公室、甚至可以是第二个家。你做得不够智能、配置不够丰富、体验不到位,直接被市场淘汰,这速度比裁员还快。
有人说,比亚迪有“家大业大”的优势,但我觉得,这和资本无关,而是“敢于把创新落地”以及“持续迭代用户体验”的能力。消费者不是傻子,也不再只是看广告买单,而是看谁更懂自己、谁更舍得为客户投入。车展的热闹只是表面,产品力才是比亚迪脚下的地基。正如那些参加成都车展的人一样,看完之后谁心里没点底?你要问我怎么看待这场“包馆风波”,我的观点其实很简单:
汽车行业卷来卷去,最后拼的是谁更靠谱,同级别、同价位,你能不能给大家多一点安全感、多一分智能体验,再多一些细节关怀。比亚迪这回算是给同行上了一课——车圈内卷,不如多花点心思在产品本身上。否则,市场迟早会让“假创新”被打回原形。
最后,我想说,作为消费者,以后再买车,请多看看产品本身,不要光追着流量、网红玩意跑。至少,比亚迪这回让我相信:“真把消费者当人看了的品牌,迟早会赢得市场。”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