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二手车市场的动态其实悄悄影响着我们的选车决策呢。坐在路边一家咖啡馆,听着邻桌两位聊起自家车卖了之后,只能换辆还得凑不少钱的新车,我忍不住翻了下自己收藏的最新汽车流通行业数据,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内容。
先聊聊全局的情况吧。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11月3日发布的《2025年10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目前的车市呀,大部分车型的三年保值率都在环比下滑。这啥意思呢,其实就是二手车的价格越来越不值钱了。虽然降幅具体能是多少还没完全确定,但有一点已经明确,就是说未来卖车的收入可能比预计要少一些。
不过这事儿就挺有层次感了,不是说所有车都“一视同仁”地降价,有些车型还能撑住些颜面。比如大家平常爱用的MPV,它有56.4%的三年保值率,还算领跑各车型,不过也没能躲过0.2个百分点的微降。其他像紧凑型SUV、中型车等一些热门车种,它们的保值率总是在50个百分点上下徘徊,这个区间其实还挺得劲的,对不少家庭用户来说,保值率过了50%就是一个心理上的安全线。
说个更细的,豪华品牌里有些“神奇玩家”在逆流而上。保时捷老大地位依旧稳固,66.2%的保值率看上去很亮眼,但它也掉了1个点,这不禁让人心里咯噔一下。不过雷克萨斯和路虎倒是给了市场一点“意外彩蛋”,它们居然涨了,分别增长了0.4%和2.1%。这个涨幅要从哪儿分析呢?行业研究也说了,年底新车型换代多,这种时候一些品牌口碑和稳定性好的旧款车还真挺吸引消费者注意,雷克萨斯这种“经典且稳定”的牌子可能就多挣了点眼球。
回到咱普通人买得起的日韩系或自主品牌,这些车的保值率表现风格也有点像过山车。比如日系里的丰田和本田,数据上看虽环比下降了些,但它们依然处在榜单蛮高的位置。德系品牌的大众也坚挺着,这让我想到身边不少朋友买车的时候,在“安全感”和“耐用度”之间摇摆,最后很多人选了大众,说这车虽然不是特别惊艳,但用起来省心嘛。但说到自主品牌,我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荣威和名爵的保值率居然都涨了,而且涨幅还有点意思,0.8%是什么概念,说白了也不算大,大到让人马上改观,但确实说明它们有了一点市场回暖。这两个品牌在配置上越来越迎合消费者需求这个事儿,我记得早前就听车主朋友感叹过。
比较“非主流”的新能源领域,情况也没那么简单。插电混动的三年保值率增长了0.5%,而纯电动车型则掉了0.8%。你问为啥差别这么大,这事就得看细节了。插电混动车型因为能源利用效率高,很多人觉得它既环保又帮自己省了油,数据上的表现倒是能解释这部分二手车需求。而纯电动车呢?它新车市场里竞争太激烈了,年末大家都在抢换代车型,直接拉低了老车的价格。
说个特别有趣的数字吧。问界M9的插混型车直接登顶了插混一年保值率榜单,理想的L9也表现不错。至于纯电动车里嘛,小米SU7和特斯拉的Model 3分别是一年保值率和三年保值率的榜首,这些车的新技术和市场口碑为它们争取了不少认可。
不过保值率可不是买车的唯一标准哦。有人会说,“只要开着舒服,不管保不保值,我都买了!”其实这种观念也没错。就像有的家庭看中大空间,有人偏爱操控性能,有的人在乎品牌形象,这些都能影响最终购车选择。总之嘛,数据是冷的,但车主的需求却是热的,每个人脚下的方向盘,都得自己去掌控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