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汽车市场,尤其是二三十万这个价位的纯电动轿车领域,可以说是热闹非凡。
前有特斯拉Model 3这样的老牌劲旅,后有比亚迪汉这样的销量冠军,再加上小米SU7、极氪007这些新锐力量的加入,大家的选择多了,也更挑剔了。
就在这个当口,小鹏汽车推出了全新的P7,起售价定在了21.98万元,并且直接打出了“AI豪华轿跑”的旗号,宣称要重新定义这个级别的标杆。
这不禁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在这么激烈的竞争里,这台新P7到底是真有硬实力,还是只是喊喊口号?
咱们今天就来仔仔细细地聊一聊,看看它到底带来了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首先,这次全新P7最引人注目的,也是它敢于叫板市场的最大底气,就是它的“智能化”水平,特别是智能驾驶能力。
过去我们一提到辅助驾驶,可能想到的就是高速上跟个车、拐个弯,感觉离真正的“智能”还有点距离。
但这次小鹏P7可以说是在这方面下了血本,全系车型都标配了三颗小鹏自己研发的图灵AI芯片,总的计算能力达到了惊人的2250 TOPS。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说白了,这就好比给汽车装上了一个超级大脑,它的运算速度和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跟以前的系统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有了这么强大的硬件基础,它就能运行一个叫“VLA大模型”的东西。
这个技术的核心在于,它让汽车不再是简单地根据摄像头看到的图像做出“反应”,而是学会了“理解”和“预判”。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的辅助驾驶看到前面有辆车打着双闪停在路边,它的指令可能就是减速绕行。
但现在的新P7,它不仅看到了这辆车,还会结合周围的环境信息,比如它可能会判断这辆车是坏了,还是临时停靠,甚至会预判车上会不会突然有人开门下来。
它把看到的零散信息,在脑子里串联成一个有逻辑、有因果的完整场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样去思考,从而做出更安全、更合理的决策。
这种“类人”的思考方式,才是智能驾驶真正迈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这种智能还体现在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上,就是它号称“行业唯一”的一体化车道级导航。
咱们平时开车用导航,最头疼的就是遇到复杂的高架桥和立交桥,导航只会说“靠右行驶进入匝道”,但眼前有好几个岔路口,到底走哪条?
心里就特别没底。
而新P7的这个功能,可以直接在仪表盘或者抬头显示上,用三维图像清晰地标示出你应该行驶在哪一条具体的车道上,哪个出口才是正确的。
这就好像有个领航员坐在副驾,直接指着路告诉你该怎么走,极大地避免了走错路的焦虑和风险,这对于路感不好或者经常跑陌生路段的司机来说,简直是福音。
说完了聪明的“大脑”,我们再来看看它强劲的“心脏”,也就是它的三电系统。
对于电动车,大家最关心的无非就是续航和充电这两个问题。
全新P7这次全系都用上了800V高压平台,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升级。
它的好处非常直接,就是充电速度变得飞快。
根据官方的数据,最快的情况下,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525公里的续航。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相当于你长途开车进服务区,上个洗手间,买瓶水,回来车子就充满了大半的电,又能接着跑好几百公里了。
这种补能效率,基本上已经和燃油车去加油站加油的时间差不多了,大大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让开电动车跑长途不再是一件需要提前周密规划的麻烦事。
当然,作为一台轿跑,光充电快还不行,动力性能也得跟得上。
这次的四驱高性能版本,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只要3.7秒,这个成绩已经能和很多传统性能跑车掰手腕了。
但跑得快的同时,能稳稳地刹住车才更重要。
它配备了意大利品牌Brembo的四活塞刹车卡钳,百公里刹车距离缩短到了33.16米,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成绩,能在关键时刻给你足够的信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全球首次搭载了一个叫“湿滑路面AES”的系统,简单说就是在下雨天路面很滑的时候,如果需要紧急转向躲避障碍物,这个系统能更好地控制车身姿态,防止车辆失控打滑。
这体现出小鹏不光是在堆砌性能参数,更是在实实在在地考虑各种极端情况下的行车安全。
看完了内在的技术,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外在和乘坐体验。
外观上,它保持了P7经典的流线型轿跑造型,但车身变得更长,视觉上更低趴,那种蓄势待发的运动感更强了。
车头那个会发光的品牌标志和长达1.4米的一体式贯穿大灯,在夜晚点亮后,辨识度和科技感都非常高。
车内的豪华感和舒适性也做了全面提升。
座椅用上了高档的Nappa真皮,不仅支持通风、加热、按摩,还有16个方向可以电动调节,总能让你找到最舒服的坐姿。
后排的空间也很可观,横向宽度足够,坐垫也够长,对大腿的支撑很到位,长途乘坐也不会觉得累。
再加上23个扬声器的音响系统和能模拟各种味道的AI香氛,它努力营造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有温度的豪华座舱体验,而不仅仅是几块冰冷的屏幕。
总的来看,全新小鹏P7这次的升级是很有诚意的,它把重点放在了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上。
它用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让你开车更轻松、更安全;用革命性的800V超快充技术,解决了你的续航和充电焦虑;同时,在性能、安全、舒适性等各个方面,它也都拿出了相当有竞争力的表现。
在20多万这个价位,它提供了一套非常全面的解决方案,让很多以前在更高级别车型上才能体验到的技术和配置,变得触手可及。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更新换代,更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浪潮中,凭借自身技术积累,向市场交出的一份充满自信的答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