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这事,就好像人生中的一场豪赌,下注的时候甩甩袖子,不知道下一秒到底会开出五菱还是法拉利。你想抄底,结果发现一摸口袋,兜里只剩买电动自行车的钱,这都不叫事,反正骑上自行车,世界也是你的。不过美国人怎么看待买车那点事?特别是他们对大V8的迷恋,那劲儿,比初恋还执着,一旦爱上,誓死不渝。真应了那句诗:人生若只如初见,最好就别见,否则钱包空空,油箱满满。
你看美国大街上,那些大皮卡、肌肉车、SUV们张牙舞爪,个个像是刚从健身房撸铁出来,浑身上下写着“老子排量大”。有人说美国人喜欢大V8,是为了展现自由,实际上是为了让油耗自由飞翔。问他们为什么不买V6?他们会反问:V6算什么男人?当然,这纯属调侃,别当真,毕竟美国人不喜欢把选车理由搞得那么深奥,说到底,比起小排量湃流的优雅,他们更喜欢V8发动机那种无脑的粗犷和简单的快乐。
其实追溯美国人和大V8的破事,还得感谢二战。二战爆发前后,欧洲人民忙着造坦克,捉迷藏,做梦都想着和平,结果美国人直接发财了,战后钱包鼓得像膨胀的大肚腩。以至于那个年代,美国工厂牛逼闪闪,大批量地制造汽车,脑袋一拍,“V8发动机装上去!”对他们来说,这就像给汉堡加两片牛肉,简单又直接,决不讲究环保和节能。
那会儿想买V8?放在世界范围内,得先问问祖宗几辈房产证在哪。而在美国,工厂流水线一转,你亲戚隔壁的大叔家屋前头就趴着辆V8肌肉车,生怕别人不知道美国有钱。美国人买得起,甩得起,开得起,那真的是“人民富裕的标志”,也是民族自信的展示——看,咱们everybody都能烧汽油,这才叫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再加上V8的马力和声浪,油门一踩,竟有点“自由女神挥鞭策马,自在驰骋”的味道。旁边开丰田普锐斯的,直接被压成碳中和了。
当然了,调侃归调侃,吹归吹,V8之所以深入美国人基因,也不全是激素作祟。你得承认,V8发动机咋说呢,高转速、强动力不容小觑,听起来像是给耳朵做按摩,嗡嗡作响的发动机声浪,谁听谁上头。美国人追求的,不就是那种眼看着油表掉、听着发动机咆哮、感受汽车从脚底飞出去、钱包共振的快感吗?有人说这很原始,那就回归本能吧——谁还没点野蛮的快乐。
美国人为什么不偏爱V6、V10、V12?简单梳理下,V6其实也很不错,空间占用小,重量也轻,适合贴着地面当纸片人。但科技改变了怪癖,涡轮增压火了以后,加个涡轮的四缸机子都快赶上V6了,甚至两瓶啤酒下肚后,分不清是小钢炮,还是老虎豹。而V10、V12那种,纯属贵族玩意,有钱没地儿花的灵魂专属,缺点一大堆:爱罢工,修起来还贵,气缸多一组,钱包少一摞。V10更别提了,内耗比996加班还严重,V12就纯粹是搬石头砸脚,用着像给银行打下手,问喜欢修车吗?不喜欢就别碰。这样对比下来,V8成了完美拍档,既有马力,也不至于让你流离失所。
正因如此,美国V8还成了情怀信仰。你要是去看美帝的汽车广告,那全是荷尔蒙与汽油的混合双打,比健身房老师卖私教还拼命。厂商们给肌肉车喊口号:“生活就该燃烧,排量就是尊严。”试问谁能扛得住?难怪美国电影院里警匪片、超级英雄,标配就是V8卒卒狂奔,主角命悬一线,但爱车不能刮花,电影好像不是演剧情,而是发动机的自我救赎。
当然,凡事都不是一帆风顺。到1970年代,美国自己憋出点事来了,石油危机,突然觉悟了,“我们也不能只管烧油。”又出台了一堆什么环保法规,把排量犯罪、节能做派搞得跟选美一样。V8一度面临生存危机。不过别担心,旋律不会停止。后来又遇上那么一届总统,脑子一热,环保法规通通删掉,大V8又开始放飞自我,马路上V8的叫声比春天的蛙鸣还嗨,环保斗士集体哑火,只能在角落里默默舔着充电桩。
至于德系V8和美系V8的对比,那是汽车圈永远的窝里斗。全世界都以为德系V8是精工细作,实际上开久了发现,德国人搞发动机就喜欢玩小心思,把一个活儿拆成八个步骤修,你不吐血才怪。反倒是美系V8,简单粗暴,能造原子弹,就能造燃油机。一句话:虽然发动机听起来像烧水壶,但还真不容易坏。德国人适合画草图,美国人适合踩油门,哲学不同,道路不同,修理工生活态度也不同。谁让美国地大物博,油价曾经低得像白菜,随便造随便造,修坏了自己调侃一番,也算乐在其中。
当然,V8不仅仅活在速度与激情里,它还是一句时代金句——我是有钱人,而且我不想藏着掖着。要知道,拥有V8的满足感,并不亚于把牛仔裤换成皮草,你开的是一台奔驰E63,人家看的却是你脑门上的“富”字,油门下的自信比卷发棒还卷。反观现在的年轻人,钱包空了,油价涨了,只能在B站上云试驾肌肉车,键盘上一顿“哇,好壮,真的响”。偶尔脑子一热,从老美手里淘辆二手V8,刚开两天发现“退休快乐,钱包负债”,再帮发动机念声“阿弥陀佛”——环保灵魂,油箱不腾。
其实说白了,V8这种东西,跟美国生活方式连体婴一样。大空间、大马力、大音响、大床垫、连汉堡都要叠加四层肉饼,主打一个“我选的就是最胖的那个”。你跟他说经济、节能、环保?对不起,油门一踩全忘了。要怪就怪美国这块乐土,地广人稀通勤长,在城市不开皮卡,明天就被人当怪胎。何况还有那么多不甘平庸的梦想在黄油当中咕嘟咕嘟,刚一打火就开始狂欢。
不过世界终究是个轮回。以前拼大排量,今天讲究新能源,大家为了活成真人秀,无论油车还是电车,都变成资本的玩具。想在马路上秀一把V8?现在是环境卫士追你八条街。虽然不得不承认,一声马自达的小排量轰鸣,再努力也模仿不了大V8的雄壮,这就像用山寨香水跟高定香水比逼格,自己开心就好,过来人只会告诉你,别XX较劲,买得起油的,都是人生赢家。
所以结论呢?美国人为什么爱大V8?简单,够野,够蠢,够自由。用一句话总结吧:“理性是贫穷的借口,V8是有钱人的任性。”哪天你在美国,看见路上肌肉车呼啸而过,别以为那是汽车工业的胜利,那只是人类把油变成荷尔蒙后的最后倔强罢了。至于油荒以后,可能大家统一骑自行车,到那时V8只是汽车史博物馆里的一张老照片,和我们的青春一样,想想挺浪漫的,可惜油门再也踩不到底了。
你问V8有多香?不瞒你说,香到钱包哭泣,肾脏打颤。买不起的都说污染,买得起的都嘴硬:“排量即正义。”我羡慕美国人,但没钱加油,所以我选择步行,反正地球是圆的,兜兜转转,也许哪天就能撞上一台二手V8,和它来一场油腻的邂逅,顺便也和自己认怂。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