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了,车主们也开始犯难:平价新能源车,真能在烈日烘烤下顶住考验吗?
话说网上总有人唱衰国产平价纯电,说工艺一般,三电系统缩水,买回家就是一堆槽点。
群众的嘴,有时候真是比空调还冷。
但今年,零跑B01来了个狠活——直接把自己扔进了西安近40度的火烤里,什么“平价=阉割体验”,用一轮高温测试说狠话。
不过...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
夏天的尾巴,这才是见真章的时候,大部分车型开一会儿,温度表就飙上天。
零跑B01这台新鲜上市的主打家用车,不光尺寸空间够大,价格还亲民,从8万多到十来万,给人的印象就像是第一份offer,既期待又怕翻车。
你说它后驱,年轻人爱操控的调调,三电技术还挂着高水准标签,这车要是实测掉链子,那可是花式打脸。
那结局是惊喜还是“果然如此”?
数据都在这儿,细聊得看咱是不是得把质疑党的嘴按住一会儿了。
先翻翻它的个头。
4770毫米的车长,1880毫米车宽,1490毫米车高,2735毫米轴距。
这些数字拎出来,空间就已经够亮眼了。
再结合车尾造型细节,落座体验不少人亲身验证过,坐进去还真没有“憋屈感”。
特别是副驾,如果你是刚结婚的小夫妻,中午休息也能舒服摊一摊。
小桌板、平整座椅,简直像是在办公室和家的中间档位,甚至空调一开、窗帘一拉,能直接变个午休小窝。
别以为空间大只是用来喊口号的,露营、野餐、野外放电,说走就走的生活,车里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过重点还是得看夏天怎么用,车能不能抗住那一轮暴晒狂轰,才算是硬核实测。
三电配置摆出来,B01全系快充,电池有43.9度、56.2度、67.1度三种。
从30%到80%高速快充,只需不到20分钟。
想象一下,大白天在西安,一脚空调一脚电耗,能不能做到不焦虑,心里还是个问号。
而同行那几款平价车,通常会在配置上“掐头去尾”,但零跑不按套路出牌,部分车型上激光雷达都能配齐,性价比这事从没掉队。
别的不说,高温实测,是绕不开的终极考题。
那,抗晒效果到底几斤几两?
西安今年的热度,不搞一点50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热。
外头气温动辄44、45度,要是车丢在室外暴晒一下午,安全带、方向盘都能烫得人怀疑人生。
本地媒体直接拉来比亚迪秦L EV和B01对比,40度外部气温下暴晒二十分钟。
结论摆这儿:零跑车内才34度,同级热门秦L EV已到36度。
乍一看只差2度,但时间长了,体感差距就拉开了,《烫伤预警》分分钟上线。
原因呢?零跑B01用料“舍得”。
前风挡和天幕能隔99.9%的紫外线。
窗帘一闭,阳光直射直接被挡在老远,车里升温速度肉眼可见慢了不少。
这不光省空调,也直接延长了车内塑料件寿命。
当然,官方建议还是别跟太阳死磕,车库永远是“夏天避暑圣地”。
升温慢不够,速凉才是硬道理。
暴晒后,谁能第一个让车里凉快下来?
实测风量二挡,自动降至20度。
零跑B01五分钟就从三十四度拉到二十四度,搭上空调分分钟变成“清凉实验室”。
再怎么暴晒,在楼上提前打开智能空调,到车里坐下,像进了北方冰箱,别说自救,简直是夏天车主的奢侈体验。
三电系统的温控同样靠谱,电池一旦温度过高,液冷系统即时启动,防止自燃,安心出门不是吹的。
对比比亚迪,同样五分钟,温度从三十六度降到二十八点七,差距不大,不过B01稍强一丢丢。
其实两者制冷都算主流水准,达到了炎热地区出行的基本要求。
要想空调像秋风那样爽,还得一点“小调节功夫”,温度调低、风量加码,基本没人掉队。
不用掐表计较那几分钟,夏天回来一趟谁不都是一身汗?
说到底,续航和充电才是高温下的终极难题。
太阳底子大,电池得遭罪,空调全开,续航能不能稳住,车主们心里盘着好几个问号。
这时候测试地选在西安,城市拥堵、气温常爆表,路况复杂,小区到山路统统一锅端。
先看看比亚迪,行驶71.8公里后,表显续航掉了98公里,实际续航达成率约73.2%。
说白了,这表现已经配得上“靠谱”二字。
零跑B01同样跑了71.8公里,续航减少93公里,达成率妥妥超过77%。
这点优势不是拍脑袋出来的,实际用车就是这么个水平。
当然了,影响因素挺多:驾驶风格、路况、速度都有点插科打诨的成分,但总的说来,这两款车高温续航没得挑。
现实家用里,空调温度没那么“残暴”,速度稳一点,达成率再飙十几个百分点不在话下。
有点像是努力学习,到了考试还能正常发挥,甚至偶有超常。
这背后说到底还是零跑把自研搞得像玩具一样,真正能控制成本,让普通人用得起高配技术。
再来看一场快充PK,小鹏MONA M03又来插队。
三车同场,充电桩选好了,变量尽量拉平。
零跑B01,充电功率一上来就能冲到一百一十千瓦,直接紧跟一堆燃油机最大功率。
70%后才降到八十五千瓦,效率还是很高,30%到80%只要不到20分钟,匆匆下车逛个厕所回来,电早就充足了。
比亚迪和小鹏表现也OK,充电用时均在27分钟出头,零跑领先约两首流行歌的长度。
这么快充电,10万级选手们已经追平不少更高端车型。
续航焦虑?现在已经是“过时茶话会”了。
各地充电站如雨后春笋,路线稍微规划,哪怕喜欢自驾浪,纯电体验也差不到哪去。
真碰上极端情况,顶多和燃油车比起来多算几步,生活节奏并没有被改变。
回头看看选车问题,国产新势力频频有“买车提不到、订单被挪用”的乱象,黄牛党、产能传说,网上撕成一锅粥。
但零跑这块,大刀阔斧,上市一周工厂下线一万台,提车比想象还快。
早期优惠加持,各类购车政策,也让不少人动心。
毕竟很多人吐槽、新势力就是“厚脸皮”,但零跑的回应是销量:数据才是最硬的锤子。
比亚迪和零跑这对组合,近月分别销量突破五万,零跑B01、B10也能轮番过万,C10、C11SUV更成主力。
明星车型不是广告吹出来的,走心的技术、实在的定价,是留住人心的关键。
别管别家怎么抹黑,零跑用月销量和新车型布局,给了怀疑论者当头棒喝。
毕竟,哪怕冲击高端路线,它还是“大家能掏得起的高端”。
现如今买车找零跑,摇号不难,等待不累,体验更没“套路”。
归根结底,国产平价纯电,并非网上酸溜溜说的“买了就后悔”。
零跑B01用实测分分钟回怼质疑:
隔热有诚意,速凉出奇迹,续航充电都不怂。
月销订单一波接一波,夏天高温下的表现,让人安心不少。
家用出行,露营放电,小众高端和实用型逐个击破。
国产新势力想要被认可,不止是数据美丽,更要在最极端场景下站得住脚。
大家都在讲新能源跑长途很难,其实未必,只要规划好路线,焦虑和不安都能降到最低。
说到这里,脑子里难免会转一句:你真的需要担心“国产车不抗热”,还是其实你没有真正了解过B01的“冰火两重天”?
有时候,疑问不在车本身,而在于我们的偏见和习惯。
你会怎么选?国产平价纯电,如果有实测数据靠谱,还会犹豫吗?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