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油车6年,35万换理想L8后:以前觉得油车是刚需,现在只想说“真香”
开了6年油车,去年咬牙砸35万提了理想L8,当时身边朋友都劝我别冲动,新能源还是不靠谱。结果八个月下来,我的体验彻底反转——现在轮到我劝身边人:要是家里用车,真别被油车刚需的老观念绑着,试试新能源,说不定会像我一样惊喜。
先跟大家算笔最实在的账,油费和保养这块,理想L8直接给我来了个“腰斩”。以前开2.0T油车,市区通勤加偶尔跑高速,月均油费得1500块,每次去加油站,看着加油机跳字都心疼。换了L8之后,我家楼下就有充电桩,晚上低谷期充电,一度电不到6毛钱,纯电模式下通勤,一个月电费也就350左右。
你敢信?一年下来光油费电费就能省13800,差不多能买个最新款的iPhone,还能顺带把保养钱省了——油车5000公里保养一次,换机油、机滤,一次就得800多,L8不用换机油,10000公里保养一次,也就换个小滤芯,300块搞定,车厂都快赚不到我保养的钱了。
动力这块,真是开了电车就回不去油车。以前油车起步,总感觉慢半拍,尤其红绿灯起步,后面车一按喇叭,我心里就慌;高速超车更费劲,得提前踩油门等动力上来,超完车手心都冒汗。L8的百公里加速5.5秒,起步就是贴背感,红绿灯第一个冲出去的感觉,谁开谁知道;
高速上想超货车,一脚电门下去,动力马上就来,一点不拖泥带水。最让我意外的是满载的时候,周末带父母、老婆孩子加上行李,六个人坐满,跑高速油耗居然才8.6个油——我以前那台油车,空车跑高速都得9个油,满载根本不敢想,这差距真不是一点半点。
有人说增程车油耗不低,我承认,但日常用下来,真没机会费油。我平时就市区通勤,一周充两三次电,油箱里的油放了一个月都没动过,只有长假跑长途才会用到油。而且理想的超充网络现在覆盖也广,高速上平均150公里就有一个超充站,服务区充20分钟,就能跑100多公里,顺便吃个饭、上个厕所,一点不耽误事,比以前开油车排队加油还方便。
空间和舒适性,才是L8最打动我的地方。以前油车是五座,带父母孩子出门,后排坐三个人挤得慌,孩子的安全座椅一装,老人上下车都费劲。L8是六座布局,第二排两个独立座椅,带腿托和加热,我妈坐久了也不喊腰累;
第三排空间也够,我175cm的身高坐进去,膝盖离第二排还有一拳距离,不像有些六座车,第三排就是“小板凳”。周末带家人去周边玩,后备箱能放下婴儿车、行李箱、野餐垫,还能塞下孩子的玩具箱,再也不用纠结东西带不带得下。
还有静音,开惯了电车真受不了油车的噪音。L8纯电模式开的时候,车里安安静静的,只有轻微的风噪,堵车的时候再也不用听发动机的轰鸣声,孩子在后排能安安静静看动画片,老婆还能在车里开个线上会议,这在以前的油车上想都不敢想——以前油车怠速的时候,方向盘都有点抖,车里说话都得提高音量,对比太明显了。
智能化这块,更是把我以前的油车按在地上摩擦。L8用的是骁龙8155芯片,车机一点不卡,比我手机还流畅。平时开车,说句“打开空调24度”“导航到XX公园”,车机马上就响应,不用伸手去按屏幕,安全又方便。孩子坐后排,说句“播放小猪佩奇”,立马就开始放,再也不用我停车给他调。
自动泊车也好用,小区里的侧方车位,我以前得倒好几次,现在车机自己就能停进去,比我技术还好。不过有一说一,偶尔车机也会抽风,比如语音识别偶尔不准,死机过一次,重启之后就好了,新能源车好像都有这毛病,不算大问题。
当然,L8也不是完美的。冬天续航会缩水,以前纯电能跑175公里,冬天大概只能跑120公里,得提前规划好充电;没有固定车位的话,充电确实麻烦,我有次加班到半夜,找了三个充电桩才等到空位,那时候真想骂街。还有方向盘有点偏,去售后调了一次就好了;保值率确实不如油车,不过我打算开个五六年,也不在乎这点。
以前我觉得35万买自主品牌是疯了,现在才发现,是我跟不上市场了。同价位的合资油车,比如汉兰达,配置差远了——没有智能车机,没有电动腿托,空间还没L8大,价格却差不多。理想L8把空间、舒适、智能、省钱这些家庭用户最在意的点,都做到了位,这才是真的懂用户。
八个月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买车不是买情怀,是买自己用着舒服、划算的车。油车的“皮实”“保值”,在日常使用的便利和省钱面前,真没那么重要。理想L8不是神车,但在35万这个价位,能满足一家老小的需求,还能一年省一万多,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买车最在意什么?是省油、空间,还是智能化?如果是你,会选理想L8还是传统油车?评论区聊聊,咱们互相给点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