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都绝望!各种大降价,还比新能源车贵2.3万,燃油车要凉了?

大家都知道,在过去一两年时间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国内汽车市场在格局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市场地位上,依托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们越来越支棱起来了。而主打燃油车的合资品牌们,整体的状况就没有几年前那么阳光向上了,很多品牌已经非常“卑微”了,不仅在产品价格上一再让步,甚至在表述上,也从高高在上变成了“祈求”消费者接受,可以说短短几年时间,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攻守之势”大变……

看着都绝望!各种大降价,还比新能源车贵2.3万,燃油车要凉了?-有驾

实际上,两年前比亚迪提出的“电比油低”,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我们能够看到,随着技术持续迭代,加上国内的供应链持续完备,以及行业内卷的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已经越来越低了,但是智能化程度、性能表现、舒适性等方面,和燃油车的差距却越来越大了。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迅速超过了50%,成为国内行业的主流派。

看着都绝望!各种大降价,还比新能源车贵2.3万,燃油车要凉了?-有驾

不过令人感到绝望的是,国内燃油车价格在过去两年不断下降,但是车辆均价却并没有获得优势。从9月份的数据来看,燃油车的均价为18.3万元,而新能源汽车的均价为15.8万元,新能源汽车均价比燃油车均价低了2.3万元,这个价差还是非常明显的。

在细分数据方面,9月份国内合资品牌车型均价为17.3万元,豪华车均价为35.5万元,造车新势力均价为24万元,整体来说,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的均价还是比较高,自主品牌9月份的均价为12万元,其中燃油车均价为11万元。也就是说,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均价约为13万元左右,和合资品牌新车均价的差额达到了4.3万元,比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价差还明显。

看着都绝望!各种大降价,还比新能源车贵2.3万,燃油车要凉了?-有驾

在这种数据面前,可能很多小伙伴就说了,看来自主品牌虽然新能源汽车搞得火热,但是的确不挣钱,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均价比合资品牌燃油车的均价低了4万多。但是这里有一个逻辑问题,那就是样本选择的问题,如果一个品牌的车型有高价位车型,也有低价位车型,但是销量不够高,产生的均价可能也就高了。

比如一个品牌一个月卖出去了1辆100万的车,还卖出去了一辆10万元的车,那么这个品牌当月均价就是55万元,而一个品牌月销量几十万辆,其中10—20万级别的车型占大头,那么均价也就是10万出头一点,区别就在这里。

看着都绝望!各种大降价,还比新能源车贵2.3万,燃油车要凉了?-有驾

实际上,在过去一两年时间里,国内新能源的发展是相当迅速的,这可能是我们三四十年以来,第一次在一个工业品类里,第一次有了全面优势,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和技术方面,我们几乎拥有整套的供应链体系,整体的运作速度非常快。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性能、智能化、舒适性,甚至在整车安全方面,都有着非常强势的表现,让很多燃油车根本没有招架之力,进而让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越来越弱势。

看着都绝望!各种大降价,还比新能源车贵2.3万,燃油车要凉了?-有驾

所以其实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整体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没有品牌和价格包袱,都是几年、十几年的车企,不用坚持什么高端品牌和高端定价,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同,获得市场份额是最重要的,也是因为没有这些牵绊,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和产品快速迭代的过程中,产品价格还能不断下降。

看着都绝望!各种大降价,还比新能源车贵2.3万,燃油车要凉了?-有驾

而合资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尽管面对格局大变的市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品牌包袱、外方管理层等等,也就是说,其实很多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也是可以下场和国产新能源汽车打一波价格战的,但是从品牌的角度来说,是不允许这么做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像宝马X3这样的中型SUV,在国内市场,能够在产品力上对标的车型,只能是比亚迪唐 DM-i,连和理想L6、问界M5、小鹏G7对标的资格都没有,但是宝马X3的价格,必须维持在30万左右,因为一旦也卖十几万,宝马就不是豪华品牌了!

看着都绝望!各种大降价,还比新能源车贵2.3万,燃油车要凉了?-有驾

所以尽管合资品牌和燃油车的均价都要高于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但是我们并不认为该紧张的是国产新能源,而应该是合资品牌,因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竞争力,而很多合资品牌持续降价,尽管还是要比新能源汽车贵好几万,多多少少就有点令人绝望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