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反悔!欧美燃油车淘汰大戏,谁在背刺消费者?

一年内三次反悔!欧美燃油车淘汰大戏,谁在背刺消费者?

01 痛点先说:这年头,车主被欧美车企“反复横跳”整迷糊了

三次反悔!欧美燃油车淘汰大戏,谁在背刺消费者?-有驾

最近编辑部里聊天,阿涛跟我吐槽,说网上刚刷到又一家欧洲品牌宣布燃油车停售时间要推迟,他快分不清每家到底是啥态度了。

原来说好2035年关掉燃油车大门,结果上市公司年报一出来,裁员、关厂、计划统统改口。宝马、奥迪、奔驰这些大名头,嘴里喊着新能源,实际销量一查,燃油车还在死撑。前脚发环保宣言,后脚延政策。

我自己老实说,也爱传统机头。油门到底那种推背感,电车是模仿不来的。但现实是啥?一线销售告诉我,如今电车卖得比油车还快,B级车大降价,新能源劈头盖脸,油车日子越来越难。

三次反悔!欧美燃油车淘汰大戏,谁在背刺消费者?-有驾

说人话就是,欧美不想淘汰燃油车,可环境、市场逼着他们硬着头皮表态。刚承诺一波,过半年反悔。这节奏,普通消费者不蒙圈才怪。

02 原理剖析:欧美嘴硬,实际被三座大山压着动不了

第一,嘴上环保,实际没钱。

三次反悔!欧美燃油车淘汰大戏,谁在背刺消费者?-有驾

欧美天天宣传新能源立法,想学中国的电车模式,各种搞补贴。可真正“GB 9743-2024”这种落地法规,中国说出就执行,欧洲、美帝拖一天算一天。利润全靠燃油大头,新能源大多还只能赔本赚吆喝。

我翻过财报,德国、日本这些四大造车国,表面风光,实际上利润一路下跌。电车市场成了拼命烧钱场。车企高管说好2035年转电,过两年就发现亏空太大,咋转?

第二,燃油车卖不动,但又不能一次性砍掉。

砍掉燃油车,意味着现有供应链、售后体系全盘重构。欧美老牌车企,比如奥迪、宝马、福特这些,研发体系全靠燃油发动机撑着。新能源刚铺三五年,车主习惯才刚变,还能撑多久?我见过不少欧美朋友吐槽,新能源续航坑人,充电桩稀缺。油车变成“情怀”,但卖得也尴尬。

第三,新能源技术没掌握好,新能源车销量撑不起来。

这是真正的卡脖子。马斯克虽然开源特斯拉技术,可真懂电控、电池系统,还是中国厂商学得快。丰田、本田这些日系,嘴上认同,实际上市纯电车也不多。韩国车现在马路上都快绝迹了。

打个比方,电车技术这场比赛,中国飙得像F1,欧美还在考驾照。

03 场景逆推:市场和补贴的双驱动,逼得油车不得不服软

说一下市场。五年前买帕萨特要花22万,现在十几万拿下。索8、K5、迈锐宝什么B级油车,价格一路跌。国产新能源车压倒性增长,油车逐渐边缘化。欧洲那边消费力虽强,但补贴烧得也多。特斯拉、奔驰都靠政府给钱续命。

阿涛有段时间想买奥迪Q5 e-tron,早几年卖80万,续航三百多公里。现在国产电车一半价钱,性能还不差。高端油车,比如库里南、法拉利,大十二缸,技术牛啊。可是买得起的人越来越少啦。不是车不好,而是性价比不让人买单。

而且,欧美以前还敢“卡脖子”,进口车卖到天价。我小时候桑塔纳落地四十多万,工资才几百块。现在国产车成了主力,售价往下拉,进口车不得不跟着降。谁说市场不重要?

04 反向质疑:电车真是工业倒退?我想说,落后先进与否根本不是重点

有人评论说,电车是老玩意儿,国外随手能造,这不是工业倒退吗?但你真看市场,不是先进落后定胜负。消费者用脚投票。所谓的先进技术,比如V12发动机、顶级跑车,没人买就是图啥?我大学实习也犯过类似思维误区,总觉得技术强就是一切。后来发现,大部分人更在乎能不能省钱、用着顺手、不会天天进修理厂。

我再翻译一下欧美车企嘴硬这套话术。说白了,就是没能力做出既便宜又好用的电车。能力差距,政策挡不住。

05 价值小结:到底该看啥?

你是车主还是围观群众,选车别跟风情绪。欧美车企嘴上环保,实际利益为王。而中国电车上手快,补贴政策干得扎实,技术是真进步了。市场自有选择。

车子到底是工具,关键还是省心安全。别管崩盘还是反直觉,“谁卖得多谁才有理”。我踩过欧美日系无数坑,建议大家买车先看售后和体验,不要只信某国声量。

谁在背刺谁,其实还是钱决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