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5系低至26万起,上市不足半年直降18万,为何出现如此情况?

宝马5系低至26万起,上市不足半年直降18万,为何出现如此情况?

全新宝马5系价格大跳水。上市不到半年。直接降价18万。入门款跌破26万。这已经不是打折。这是重塑认知。

曾几何时。宝马5系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落地50万是常态。加价提车也不罕见。但2025年的今天。一切都变了。

为什么会这样?是宝马不行了?还是市场彻底颠覆了?

宝马5系低至26万起,上市不足半年直降18万,为何出现如此情况?-有驾

答案可能比想象中更残酷。

首先。这不是宝马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传统豪华阵营的集体溃退。奥迪A6L终端优惠突破15万。奔驰E级入门版跌破30万。甚至雷克萨斯ES也放下身段。优惠近10万。

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如今都在做同一件事:降价求生。

宝马5系低至26万起,上市不足半年直降18万,为何出现如此情况?-有驾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这么快?

核心原因只有一个:电动化浪潮彻底改写了游戏规则。

还记得三年前吗?那时候新能源车渗透率还不到10%。很多人说“电动车只是补充”。说“豪华品牌的底蕴无可替代”。说“BBA一旦发力。新势力不堪一击”。

三年后的今天。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宝马i5月销不足千辆。而比亚迪汉月销稳定在2万辆以上。极氪007、蔚来ET5这些30万级别的国产电动轿车。在智能化、性能、舒适性上全面超越同价位BBA。

宝马5系低至26万起,上市不足半年直降18万,为何出现如此情况?-有驾

这不是暂时的市场波动。这是永久性的格局重构。

以前消费者买宝马。买的是发动机的轰鸣。买的是蓝天白云标的社会认同。买的是“开宝马坐奔驰”的心理满足。

但现在呢?电机平顺性完胜燃油机。智能驾驶比人为驾驶更安全。车机系统堪比移动影院。社会认同也在转变——开国产高端电动车。反而被视为更懂车、更前瞻的选择。

宝马不是没有努力。全新5系堆足了料:一体式大屏、L2+级辅助驾驶、第8代iDrive系统……但问题的本质是: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赛道上。传统豪华品牌积累百年的护城河。突然失效了。

宝马5系低至26万起,上市不足半年直降18万,为何出现如此情况?-有驾

发动机技术?电机不需要。变速箱专利?电动车没有变速箱。底盘调校功底?空气悬挂+CDC阻尼调节。新势力用硬件堆料轻松追平。

更致命的是。宝马们陷入两难:降价太狠。伤品牌形象;不降价。销量崩盘。2024年宝马集团财报显示。中国市场营收下降28%。利润率腰斩。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所以26万的宝马5系。不是宝马“良心发现”。而是市场倒逼下的无奈选择。

那么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对消费者当然是好事。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对行业更是好事。没有充分竞争。哪来进步突破?

宝马5系低至26万起,上市不足半年直降18万,为何出现如此情况?-有驾

回头看手机行业:当年摩托罗拉、诺基亚垄断市场。国产手机只能做低端机。但经过十年洗牌。华为、小米、OV不仅收复失地。更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

汽车行业正在重演这个剧本。而且更快、更猛。

所以不要为宝马降价感到惊讶。这只是开始。未来三年。我们将看到更多“不可能”的价格。更多“难以置信”的配置下放。

宝马5系低至26万起,上市不足半年直降18万,为何出现如此情况?-有驾

当传统豪华品牌的光环褪去。当消费者用脚投票。当电动化、智能化成为主流——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才刚刚拉开序幕。

最终受益的。永远是消费者。和那些真正拥抱变革的企业。

宝马5系降到26万。不是终点。而是新时代的起点。

宝马5系低至26万起,上市不足半年直降18万,为何出现如此情况?-有驾

汽车行业的未来。注定属于那些打破常规、重塑规则的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