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主动赴公安局自首!

余承东低头看手机被拍,主动去公安局“自首”了。

这事儿听起来像段子,却是真事。7月8日“享界品牌之夜”上,他亲口承认:那天早上开车,被人拍到“闭眼睡觉”,其实是在低头看手机。旁边有辆新款M9车主热情打招呼,风大没听见,他还在琢磨“这人是不是华为员工”,结果人家直接掏出手机录了视频——一传上网,热搜爆了。

我听到这事儿的第一反应不是笑,而是心里咯噔一下。一个开了近三十年车、几乎没违章的人,第一次进公安局,竟是因为低头看手机。 这背后,不只是余承东个人的疏忽,更是整个智能驾驶时代下,我们所有人对“辅助驾驶”边界的一次集体误读。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别让科技成为侥幸的借口

那天在公安局,余承东接受了罚款和扣三分的处罚。交警说得明白:哪怕你车上有L2级辅助驾驶,驾驶员也必须手握方向盘、眼观路况。系统是帮你减轻疲劳的,不是让你放飞自我的。

可现实呢?不少车主一开“智驾”,立马放松警惕。有人刷短视频,有人吃外卖,甚至真有打盹的。为什么?因为宣传太“神”了。车企总说“解放双手”“自动变道”“无感过弯”,听着好像真能撒手不管。但L2级辅助驾驶的本质,是“辅助”——它不能应对所有突发情况,更不能替代人类判断。

就拿问界M9来说,它的ADS 2.0高阶智驾系统确实强。我试驾过,城市道路自动跟车稳,匝道变道顺滑,连窄路会车都能自己判断。但你也得知道,它靠的是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高精地图的融合感知。可万一摄像头被泥水糊了,或者高精地图没覆盖到呢?系统一旦退出,你得立刻接管。反应慢一秒,可能就是事故。

消费者认知混乱,谁之过?

余承东说过一句争议很大的话:“L3级自动驾驶才能打盹。”这话没错,但问题在于——目前国内根本没有合法上路的L3级自动驾驶车辆。 所谓“高阶智驾”,更多是营销话术。没有统一标准,车企各说各话,消费者自然懵圈。

比如,有的车说“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听着像自动驾驶;有的叫“智驾领航”,又显得保守点。其实多数都是L2+,也就是在特定场景下能自动变道、超车、进出匝道。但“特定场景”四个字,往往被忽略。

我身边就有朋友,买了某新势力旗舰SUV,开启智驾后直接看手机回微信。我问他:“万一前车急刹呢?”他说:“系统会刹啊。”可我试过,在施工路段,前车突然并线,系统愣了半秒才反应。那半秒,足够撞上了。

真实用户怎么说?两位M9车主的体验

余承东主动赴公安局自首!-有驾

我特意找了两位M9车主聊了聊。

一位是科技公司高管老张,他说:“M9的智驾在高速上确实省心,但我不敢完全放手。我把它当‘副驾驶’,不是‘司机’。 每次系统提示要接管,我都第一时间响应。”

另一位是宝妈小李,她更谨慎:“我有孩子,所以开车特别小心。哪怕开了智驾,我也一只手始终放在方向盘上。 有一次系统没识别到锥桶,我赶紧手动打了方向,吓出一身汗。”

你看,真正安全的驾驶,不在于车多智能,而在于人有没有敬畏心。

横向对比:M9 vs 理想L9 vs 蔚来ES8

我们拿三款热门大型SUV比一比:

项目 问界M9 理想L9 蔚来ES8

智驾系统 ADS 2.0(华为) AD Max(地平线) NAD(蔚来)

激光雷达数量 1个 1个 1个

城市NOA覆盖 已开通45城 已开通100+城 已开通23城

用户接管提醒 视线+方向盘双监测 方向盘扭矩监测 视线监测

辅助驾驶责任界定 明确为L2,驾驶员负责 同L2 同L2

余承东主动赴公安局自首!-有驾

数据上看,理想L9城市覆盖更广,蔚来ES8的NAD主打“全栈自研”,但三者都属于L2级辅助驾驶,法律上驾驶员始终是责任主体。

有意思的是,理想和蔚来在用户手册中都明确强调“不可脱手脱眼”,而问界在事件后也迅速重申了这一点。这说明,车企其实都清楚风险,但用户未必听进去。

设计细节里的安全哲学

聊回M9本身。这车的设计,其实藏着不少安全巧思。

比如它的HUD抬头显示,信息清晰,位置刚好在视线平视区,不用低头看仪表。这本是为了减少视线偏移,结果却被当成“可以看手机”的借口——讽刺吧?

再比如方向盘上的电容传感器,轻轻一碰就能感知是否在手。一旦脱手超过几秒,系统就开始警告。这设计本是“安全锁”,却被一些人当成“倒计时游戏”——看谁能撑更久不碰方向盘。

还有车内摄像头,能监测驾驶员状态。闭眼、打哈欠、转头太久,都会提醒。技术到位了,但人心难测。

智能驾驶的未来:别走得太快,忘了为什么出发

我们当然要拥抱技术。ADS 2.0在复杂路口的表现,比三年前强了不止一个量级。但技术进步,不该成为我们降低安全标准的理由。

国外已有案例:特斯拉Autopilot开启状态下发生事故,驾驶员被判刑。国内虽然还没到这一步,但趋势很明显——监管正在收紧。

深圳、上海等地已出台规定,要求智能驾驶车辆必须配备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并记录接管数据。未来,这些数据可能成为事故追责的关键证据。

所以,别再问“为什么我开了智驾还不能看手机”——问题应该是:“我准备好随时接管了吗?”

余承东主动赴公安局自首!-有驾

给各位车友的几点建议

永远记住:你才是司机,车是助手。 再强的智驾,也只是L2。

别迷信宣传语。 “自动泊车”不等于“完全不用管”,“城市NOA”也有盲区。

养成好习惯。 开启智驾后,手放方向盘,眼观路况,随时准备接管。

教育家人。 尤其是新手司机,别让他们误以为“高科技=零风险”。

最后说几句

余承东去公安局这一趟,代价是罚款和扣分,但换来的是全网对驾驶安全的讨论。从这个角度看,他的“自首”反而值得敬佩——敢认错,敢担责。

我们每个人开车上路,都不只是为自己负责。后座有孩子,前车有老人,马路上有外卖小哥、有电动车。安全,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所以,下次你开启辅助驾驶时,不妨想想:如果系统突然退出,我能立刻反应过来吗?

欢迎各位车友在评论区聊聊:你用过哪些车的智驾功能?有没有遇到过惊险时刻?你觉得L3级自动驾驶什么时候能真正落地?

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抽三位朋友,送你一份我整理的《智能驾驶安全使用指南》。

余承东主动赴公安局自首!-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