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愿SUV版”8月来袭 售价直击比亚迪

“极狐T1”8月预售在即,A0级纯电市场要变天了?

各位车友,前脚吉利星愿刚在6-8万区间杀出一条血路,月月霸榜、销量破7万,后脚一个“长得像星愿,但更狠”的对手——极狐T1,就要在8月下旬开启预售了。这车一出,我第一反应是:它不像极狐,倒像是一款挂了极狐标、轴距拉到2米77的“星愿SUV版”。更吓人的是,它在空间、续航、动力上几乎全面压制星愿,但最关键的——价格,还没揭盲。如果它敢把起售价压到6.98万,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都得抖三抖。但若端着“高端”架子卖到9万以上,那可能又是一次“叫好不叫座”的悲剧重演。

外观:圆润不是软弱,是懂年轻人的“情绪价值”

我第一次在车展角落看到极狐T1实车时,愣了三秒——这哪是极狐?这分明是“萌系战神”登场。过去极狐的车,阿尔法S像西装暴徒,考拉像移动奶瓶,唯独T1,终于找到了“年轻私人用户”的审美密码。

它圆润,但不幼稚;可爱,但不廉价。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但不像海鸥那样“抠门式简约”,而是用一条细长LED灯带贯穿,搭配微微上扬的灯角,像是在对你“眨眼”。车身线条流畅,没有多余折线,风阻系数据说能做到0.28,这在A0级里相当能打(暂无官方数据,现场工程师透露)。

“星愿SUV版”8月来袭 售价直击比亚迪-有驾

最妙的是轮眉设计。它不像星愿那样“贴地飞行”,而是微微外扩,配合17英寸低风阻轮毂,营造出一种“小宽体”的视觉效果。我问现场设计师:“这是不是想模仿比亚迪海豚的动感?”他笑:“我们想做的是‘会呼吸的电动车’——看起来轻盈,但站那儿就有存在感。”

T1的车身比例也值得细品。轴距2770mm,比星愿的2701mm多出69mm,但车长却只多了不到100mm。这意味着什么?更多的轴距被用来做大空间,而不是堆尺寸。从侧面看,它的“四轮四角”布局更极致,前后悬极短,车厢几乎横跨整个车身,坐进去的第一感觉就是——这车“装得下生活”。

内饰:不堆料,但每一寸都“有戏”

坐进T1,我第一反应是:这不像10万级车,倒像某新势力花30万请日本设计师调的私房菜。

“星愿SUV版”8月来袭 售价直击比亚迪-有驾

中控台采用“环抱式+悬浮岛”设计,主驾和副驾之间有个小小的“储物岛台”,可以放手机、口红、卡片,甚至能当临时小桌板。材质上,T1用了大量再生环保皮,触感细腻,气味极淡——我特意关车门闻了三遍,没有那种“新车毒气室”的刺鼻味。

最惊艳的是座椅。它不像星愿那样追求“大沙发”式的柔软,而是采用“运动+舒适”双层发泡工艺。坐上去前3秒觉得偏硬,但开半小时后你会发现:腰椎被稳稳托住,臀部不塌陷,长途也不会累。我试驾时特意走了一段坑洼路,后排乘客反馈:“比星愿滤震更高级,像坐小号SUV。”

空间表现更是T1的杀手锏。虽然定位A0级,但2770mm轴距让它后排腿部空间达到B级车水准。我身高178cm,坐后排能翘起二郎腿。头顶是整块全景天幕,采光极好,还带遮阳帘——这在同级里几乎是降维打击。

动力与三电:不是猛兽,但够聪明

T1搭载一台最大功率70kW的永磁同步电机,比星愿的60kW高10kW。别小看这10kW,在城市超车、高速并线时,那股“轻盈的推背感”非常明显。我试驾时从0加速到80km/h,动力输出线性,没有突兀感,电门调校偏向“跟脚”,适合新手。

“星愿SUV版”8月来袭 售价直击比亚迪-有驾

电池方面,T1搭载42.3kWh中创新航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425km,比星愿的36.6kWh/401km多出24km。别小看这24km,它意味着你少充一次电,就能多跑一趟近郊游。而且T1支持直流快充,30分钟可从30%充至80%(官方数据),日常通勤完全无压力。

但代价是什么?是成本。更大的电池、更长的轴距、更厚的隔音材料,这些都会推高整车造价。如果极狐还想维持“高端形象”,起售价定在10.98万,那基本等于自杀。因为A0级用户不买“品牌情怀”,只看“裸车性价比”。

智能化:不炫技,但够用

T1搭载极狐自研的“灵犀智舱”,14.6英寸中控大屏+高通骁龙8155芯片,UI流畅,语音识别率高。我试了几个指令:“打开车窗”“导航到最近充电站”“播放周杰伦”,响应速度都在1秒内。

“星愿SUV版”8月来袭 售价直击比亚迪-有驾

但它没有上激光雷达,也没有宣传“城市NOA”,而是标配L2级辅助驾驶:包括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360全景影像。我试了高速路段的ACC+车道居中,车辆能稳稳跟车,变道提醒也很及时。它不追求“自动驾驶”,而是把L2做到“无感可用”——这才是大多数家庭用户真正需要的。

真实用户视角:谁会买T1?

我在试驾会上聊了两位潜在用户。

一位是90后宝妈小李:“我之前看星愿,但后排太挤,孩子坐后排总喊腿疼。T1空间大,天窗还能让孩子看星星,关键是设计不‘网约车感’,我老公也愿意开。”

另一位是刚毕业的小王:“我预算8万以内,想买辆个性点的电车。海鸥太普通,海豚超预算,星愿还行,但T1这颜值,女生看了都说好看。”

“星愿SUV版”8月来袭 售价直击比亚迪-有驾

这两类人,正是T1的目标用户:既要实用,又要面子;既要省钱,又不想将就。

横向对比:T1 vs 星愿 vs 海鸥

维度 极狐T1(预估) 吉利星愿 比亚迪海鸥

起售价 ???(关键悬念) 6.98万元 6.98万元

“星愿SUV版”8月来袭 售价直击比亚迪-有驾

轴距 2770mm 2701mm 2500mm

续航(CLTC) 425km 401km 305-405km

动力 70kW 60kW 55kW

智能化 高通8155+L2 高通6153+L2 无高算力芯片

空间体验 B级车感 A0级主流 紧凑

“星愿SUV版”8月来袭 售价直击比亚迪-有驾

结论很清晰:T1在产品力上全面占优,但胜负手只有一个——价格。如果它敢定6.98万起,那就是“背刺”星愿和海鸥;如果定8.98万以上,那就会被星愿用“性价比”按在地上摩擦。

未来展望:A0级电车,正在从“工具”走向“情感载体”

过去,A0级电动车是“代步工具”,拼的是谁更便宜、谁续航更准。但现在,星愿、T1这类车的出现,说明用户开始追求“车格”——我要的不只是通勤,还要颜值、空间、智能、安全感。

T1的意义,不仅是挑战星愿,更是在告诉行业:极狐也能做“说人话”的车。它不再为政采、不为网约车、不为展台,而是为“普通人想开好车”的愿望而生。

“星愿SUV版”8月来袭 售价直击比亚迪-有驾

但风险也大。极狐品牌在大众认知中仍偏“冷门”“高价”,T1若不能用价格打破偏见,再好的设计也是空中楼阁。

我的判断:6.98万,是T1唯一的生路

我敢说一句重话:T1若不起售价定在6.98万元,哪怕只是7.48万,它都注定失败。不是产品不行,而是市场规则变了。A0级电车,不接受“品牌溢价”,只接受“裸价搏杀”。

星愿的成功,是把401km续航、智能车机、大空间塞进6.98万的壳子里。T1若想赢,就必须更狠——用更大的空间、更长的续航、更高的设计感,在同一价格点完成“降维打击”。

它可以上高配卖9万,但必须有一款“小电池版”杀到6.98万,才能搅动市场。

“星愿SUV版”8月来袭 售价直击比亚迪-有驾

互动时间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极狐T1该不该卖6.98万?

如果T1真卖这个价,你会放弃星愿吗?

“星愿SUV版”8月来袭 售价直击比亚迪-有驾

A0级电车,到底该拼价格,还是拼质感?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抽三位老铁,送极狐T1限量车模一个(等官方发布后安排)。

顺便说个花絮:试驾完T1,我回头看了眼星愿,突然觉得它像“上一代智能手机”——够用,但不够惊艳。T1,可能是那个“重新定义A0级”的家伙。只看它敢不敢,把价格打下来。

一切,等8月下旬揭晓。价格没压下去,一切白搭。

“星愿SUV版”8月来袭 售价直击比亚迪-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