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10度电池只掉8%续航,北京到天津往返不充电——我开了半年东风新能源,旁边特斯拉车主问我在哪买的

零下10度电池只掉8%续航,北京到天津往返不充电——我开了半年东风新能源,旁边特斯拉车主问我在哪买的

上周末跑了趟天津,回来在服务区充电桩旁边遇到个开Model 3的哥们儿。他车还剩15%的电,排在我前面第三个位置,我插上枪的时候30%。十八分钟后我拔枪走人,他还在那儿玩手机。临走他敲我车窗问:“哥,这啥车?充这么快?”

我说东风的。他愣了一下:“国产的?”

这种表情我见多了。去年11月提车到现在,跑了一万两千多公里,加过三次油,其中两次是因为放太久怕油变质。城里通勤基本没烧过油,上个月电费账单280块,停车费倒是花了快两千。

说起来我原来也不信这些参数。销售给我讲什么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我就盯着充电时间看——18分钟从30%到80%。第一次实测是去年12月,气温零下七八度,在国贸附近的充电站,掐着表算的,19分12秒。当时还拍了照发朋友圈,一堆人说我P的图。

后来跑的次数多了,发现这个时间基本稳定。冬天可能会慢个一两分钟,夏天在太阳底下充,有时候17分钟就够了。倒是那些老旧的充电桩,功率上不去,得多花五六分钟。

北京到天津这条线我熟。以前开油车,来回得加一次油,现在单程120公里,表显掉130左右的续航。第一次跑心里没底,到了天津还剩38%的电。回程更有意思,因为是下午走的,路上车少,开的比较稳,到家还有22%。后来就不担心了,这条路基本是我的测试场。

零下10度电池只掉8%续航,北京到天津往返不充电——我开了半年东风新能源,旁边特斯拉车主问我在哪买的-有驾

真要说这车哪儿让我觉得值,还是混动那套系统。三月份去趟承德,全程高速加山路,跑了来回将近500公里,加上城里走了一个礼拜,最后看油耗表——1.9升。我专门拍了照给我哥看,他开的凯美瑞混动,市区综合油耗4.5升左右。他看完说:“你这表坏了吧?”

发动机什么时候介入,坐在车里基本感觉不出来。有一次我媳妇在副驾睡着了,走到六环上,电量低于20%自动切换混动模式,她一点没醒。倒是后来堵车的时候,她醒了问我:“咱这车没电了吗?怎么不充电?”我说还能跑八百多公里呢。

冬天那次测试我记得挺清楚。1月中旬,天气预报零下12度,我特意把车停外面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表显续航掉了35公里,原本是420。开了一整天,晚上回家算了下,实际续航衰减不到10%。以前听人说电动车冬天续航腰斩,我这台车可能是有什么加热技术,反正没那么夸张。

智能驾驶这块我用得不算多。早高峰上班的时候会开,能自己跟车、变道,脚确实能轻松不少。但有几次遇到前面有大车挡着,它会犹豫要不要超,这时候我一般就自己接管了。说到底这东西是辅助,不能真当自动驾驶用。

印象最深的是走了一次山路。清明节去房山十渡,那边路况你懂的,坑坑洼洼的。我车里放了杯咖啡在中控台的杯架上,全程没洒。回来我媳妇说这车底盘调得可以,我琢磨着可能是那个空气悬架起的作用,具体怎么工作的我也说不清。

前段时间看新闻说这车在荷兰卖得挺好,我还挺意外的。欧洲人对车的要求不低,能在那边站住脚,产品力应该还行。小区最近又进了三台同款,有个邻居跟我同期提的车,聊过几次,他的体验跟我差不多。

充电桩这事儿得单说。北京充电桩是不少,但质量真的参差不齐。有的桩标着120kW快充,实际功率只有60kW,有的桩接口松,插进去还得晃两下才能锁住。好在这车对桩不挑,国网的、特来电的、星星充电的,基本都能用。倒是有一次在郊区碰到个私人桩,怎么都连不上,最后只能换个地方。

零下10度电池只掉8%续航,北京到天津往返不充电——我开了半年东风新能源,旁边特斯拉车主问我在哪买的-有驾

现在用车成本我算过。停车费每个月1500左右,电费300不到,保险一年5000多,保养比油车便宜,一年下来大概两万出头。以前开油车,光油费一个月就得1200,还不算保养和维修。这么一算,一年能省个万把块钱。

当然这车也不是完美的。后备箱开口有点高,放重东西得费点劲。车机系统偶尔会卡一下,不过重启就好了。还有就是语音识别,有时候听不太懂方言,我妈坐车的时候说什么它基本不理。

最近充电站碰到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聊的话题也从“电动车能不能买”变成了“买哪款”。上个月有个小伙子问我这车怎么样,我说你要是有固定车位能装充电桩,纯电问题不大;要是没有,混动更保险。他想了想,说他们小区地下车库不让装桩,最后还是买了混动。

半年跑下来,我对新能源车的看法确实变了。以前总担心续航,现在发现只要充电方便,这事儿没那么可怕。城里基本全靠电,周末出去玩有油兜底,这种用车方式挺适合我的。

那些参数和技术,厂家说得再好听,最后还得看实际用起来怎么样。我这车充电是快,续航也够,空间也大,就是这些点打动了我。现在看来,这个选择还算靠谱。

不过说实话,买车这事儿还是得看自己的需求。我当时就是觉得充电时间能接受,续航够日常用,就定了。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的体验不见得适合所有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