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杀疯了:在海外不是超车,是掀桌子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干掉了日本,成了全球第一。

这事儿听着,就跟国足勇夺世界杯一样,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一时间,各种“汽车强国”、“弯道超车”的说法就跟不要钱一样满天飞。

但是,讲真,这事儿吧,没那么玄乎。

与其说是我们一拳把老师傅干趴下了,不如说是老师傅自己脚滑,我们顺势上去补了一脚,仅此而已。

国产车杀疯了:在海外不是超车,是掀桌子-有驾

不装了,摊牌了。

这个所谓的“第一”,本质上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核心不是我们有多强,而是世界草台班子的本质,又一次被验证了。

很多人一听中国车出海,第一反应就是便宜,就是用价格这把杀猪刀去捅穿别人的市场。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你看出口前十的车型,什么名爵ZS,奇瑞瑞虎7,在国内都是十万块钱交朋友的级别。这价格扔到国外,那就是压缩毛巾泡水,直接膨胀成五星级酒店的浴巾,性价比高到离谱。

国产车杀疯了:在海外不是超车,是掀桌子-有驾

但如果你觉得光靠便宜就能拿下第一,那格局就小了。

真正的杀手锏,或者说,真正的“不务正业”,在新能源车这块。

这帮造新能源车的,压根就没想跟你正经玩儿。

他们玩的是手机圈那套降维打击。

你看比亚迪元PLUS在泰国卖爆了,为什么?真的是因为技术领先到三体人看了都想买吗?

不是。

是因为它那个大屏,能直接用当地的导航,空调还能根据热带气候给你吹“懂你的风”。

这玩意儿对传统车企来说,简直是魔法。

欧洲日本那些老师傅还在纠结机械素质、底盘调教的时候,我们直接把一个装了四个轮子的巨型Pad怼到了用户脸上。

老外哪见过这个啊,当时就悟了。

他们觉得,车里没个能刷短视频的大屏,简直就是对现代文明的侮辱。

所以你看,这不是技术的胜利,这是产品经理的胜利,是把用户当巨婴一样伺候的思路的胜利。

还有去俄罗斯的极氪,专门给电池搞了个“金钟罩铁布衫”,零下几十度也能嗷嗷跑。

这叫什么?这不叫技术研发,这叫修仙。

你跟人家讲三元锂、磷酸铁锂,人家听不懂,但你告诉他这车不怕冻,他当场就给你跪了。

这就是反技术崇拜,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激光雷达,而在于能不能躲开一个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懂了吗?技术在玄学面前,一文不值。

然后我们再看买得最凶的那个市场,俄罗斯。

简直是典中典。

现在去莫斯科,街上跑的除了本地的拉达,后面乌泱泱一片全是“自己人”,奇瑞、哈弗、极氪,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河北保定开了一个海外分会场。

为啥?

因为原来的那些“角儿”,欧洲的、日本的、韩国的,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装了,直接掀桌子不玩了。

国产车杀疯了:在海外不是超车,是掀桌子-有驾

这就好比武林大会开到一半,高手们突然集体肚子疼退赛了,剩下一个练铁砂掌的,自然就成了武林盟主。

这不是你武功有多高,是人家直接把场地让给你了。

你以为俄罗斯人突然爱上了中国车?别逗了。

他们只是没得选。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过的中年人,我太懂这种感觉了。这不是爱,这是凑合过日子。但凡奔驰宝马还在那儿卖,还打个八五折,你看他们会不会为了“性价比”去买中国车。

会买奔驰的人,就是因为它叫奔驰,他要的就是那个标,那个感觉,那个“我开的是奔驰”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俄罗斯这个市场,就是个巨大的“捡漏”,是国际局势送给我们的一个大红包。高兴一下可以,但千万别当真,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

说到这,我感觉自己像个精神分裂的算命先生,一边说“大吉大利”,一边又说“印堂发黑”。但讲真,现在的车圈就是这么个道诡异仙的状态。

拿了第一,不代表就能高枕无忧。恰恰相反,真正的地狱模式才刚刚开始。

最大的问题,不是外面的敌人,而是自己人。

什么叫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就是我不好过,你们谁也别想活。

现在国内车市已经杀成一片血海了,价格战打得跟不要钱一样。你以为这股风气出海了就会变好?只会变本加厉。

你今天为了抢市场降价15%,明天我就敢直接腰斩,后天他就敢买一送一。

这帮人真的疯了!

这套打法,当年我们在越南卖摩托车的时候就玩过一次,一开始占了80%的市场,威风得不行,后来自己人跟自己人打价格战,打到最后偷工减料,质量稀烂,售后没有,最后被日本车按在地上摩擦,市场份额干到只剩1%。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它会押韵。

国产车杀疯了:在海外不是超车,是掀桌子-有驾

现在,我们又站在了同一个十字路口。

你指望这帮已经杀红了眼的企业家们,突然“开窍了”、“悟了”,开始“抱团取暖”?

做梦。

在黑暗森林里,活下去是唯一的真理。最好的防守不是建立什么服务网络,也不是打造什么品牌玄学,而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

国产车杀疯了:在海外不是超车,是掀桌子-有驾
国产车杀疯了:在海外不是超车,是掀桌子-有驾

所以,所谓的“汽车强国”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包括在海外建厂,把我们的后勤压缩毛巾铺满全球;也包括真正搞懂本地化,而不是简单地把左舵改成右舵。

说到本地化,我就想起我大学时看的《百年孤独》,马孔多的人看到冰块都觉得是神迹。你现在给很多老外一个智能座舱,效果也差不多。诶,扯远了。

国产车杀疯了:在海外不是超车,是掀桌子-有驾

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

在当前的混沌状态下,最有效的永远是那三个字——打骨折。

只要你比所有人便宜,便宜到让他们忘记信仰,忘记品牌,忘记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你就赢了。

这不是什么光彩的胜利,但它足够有效。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中国汽车出海这场大戏,现在才刚刚演到第二幕。后面是修成正果,还是集体入魔,走着瞧吧。

至于我们普通消费者,看戏就行了,顺便看看能不能捡到什么骨折价的好东西。

毕竟,大佬们发疯,我们跟着吃瓜,才是这出荒诞剧里最真实的部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