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这地方,总是不缺“爷青回”和“爷青结”的故事。
这不,奔驰就端出了一盘让所有人都得品一品的菜——北京奔驰CLA EV,预售价25.9万。
这数字一出来,好家伙,我仿佛听到了两种心碎的声音:一种是老BBA粉的,“奔驰竟然背刺自己人了?”
;另一种来自新势力车主,“这价格,我买个带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国产不香吗?”
讲真,奔驰CLA这车,当年在燃油车时代,那可是无数年轻人的白月光。
无框车门一开,溜背线条一亮,谁还管你后排能不能坐人,帅就完事了。
它就像奢侈品店里的一件潮牌T恤,穿的是个范儿。
可现在,当它前面加了个“电”字,故事的味道全变了。
这就好比你珍藏多年的摇滚黑胶,突然被人拿去做成了抖音神曲的伴奏,你说它跟上时代了吧,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咱们先看看奔驰这次交的作业。
MMA纯电平台,听着就比之前那些“油改电”的货色正经多了。
800伏高压架构,充电10分钟续航370公里,纸面数据漂亮得像P过的网红照片。
还有那个CLTC 866公里的续航,听听就算了,大家都成年人了,这玩意儿就像方便面包装上的牛肉,实际上啥样,心里都有数。
等到冬天在东北跑一圈,才是真正的“素颜出镜”。
最有意思的还是那张脸。
封闭式格栅里塞满了会发光的三叉星徽,官方管这叫“夜幕星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把自家KTV的灯球给拆下来装上去了,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买了台电动奔驰。
这种设计,我愿称之为“土味的极致就是潮”。
奔驰仿佛在用大喇叭呐喊:看我,我在努力变年轻!
坐进去,更是让人恍惚。
三块大联屏扑面而来,搭载着全新的MB.OS系统。
奔驰这次是铁了心要撕掉“老年人车机”的标签,找来了高通骁-龙8295芯片当外援,还请了字节跳动的“豆包”AI大模型和Momenta的辅助驾驶来撑场子。
这阵仗,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突然开始直播带货,嘴里喊着“老铁666”。
他很努力,但总透着一股用力过猛的尴尬。
这就是奔驰现在最大的矛盾。
过去,它的灵魂是发动机的轰鸣和底盘的厚重感,那种机械的魅力是刻在骨子里的。
现在,它却不得不放下身段,跟一群互联网新贵们卷算力、卷屏幕、卷语音助手。
这背后,是整个旧时代的汽车豪门,面对新浪潮时集体性的焦虑和迷茫。
当隔壁的特斯拉Model 3,还有国产的小米SU7、极氪007这些“莽夫”用智能和性能把豪华的标准重新洗牌后,奔驰这颗高傲的“星”,也不得不沾染上一些人间的烟火气。
再看看它的对手,25万到30万这个价位,简直就是神仙打架。
特斯拉Model 3像个班级里常年考第一的学霸,虽然有点偏科,但你就是干不过他。
小米SU7是那个刚转学来的话题王,人帅嘴甜,配置拉满,一进班就把姑娘们的目光全吸走了。
极氪007呢,则是那个闷声不响的体育生,一出手就是零百加速三秒俱乐部。
北京奔驰CLA EV在这种环境里,亮出的牌是“国产加长”。
轴距特意多了40毫米,完美戳中了中国消费者的“大空间”癖好。
可问题是,买CLA的人,真的在乎后排那多出来的两指空间吗?
这感觉就像给跑车装了个行李架,实用是实用了,但那股子潇洒劲儿,也没了。
更绝的是,资料里提到一个细节,这车竟然用了个两挡变速箱。
在电动爹们清一色单速变速箱的今天,奔驰这操作堪称一股清流。
德国工程师们可能觉得这是“技术的胜利”,能优化高速能耗。
但在消费者眼里,这玩意儿更像是一个执拗的老头,非要给智能手机装上一个机械拨号盘,美其名曰“复古的情怀”。
所以,等到11月5日,这台全新的北京奔驰CLA EV正式上市时,它究竟想卖给谁?
它像是那个努力想融入00后派对的80后,穿着借来的潮牌,学着网络上的段子,小心翼翼地,试图证明自己还没过时。
对我们来说,花将近30万,买的到底是一颗依旧闪耀的星徽,还是一份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投资?
这台车,或许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个问题。
它问的是奔驰,也问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一辆什么样的“豪华”车?
那么,这个问题,你准备好回答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