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话题挺热的,主角是一款叫极狐T1的小车。
按理说,一款A0级的小型电动车,大家心里都有个谱,觉得这不就是城市里代步用的小玩意儿嘛,价格嘛,十万块钱左右打住,再高就有点不合适了。
可偏偏这款极狐T1,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不安分”的气息,很多人看了它的配置单之后,都开始嘀咕:这车要是真卖十万出头,那车企不是亏本赚吆喝吗?
这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难道我们对“小车”的理解,真的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吗?
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台车,看看它到底往自己身上堆了多少“猛料”。
咱们先从最直观的地方说起,就是外观。
过去我们印象里的小车,大多是走可爱、圆润的路线,看上去人畜无害,主要任务就是好开好停。
但极狐T1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完全不同,它没有刻意去卖萌,反而显得很舒展,很有力量感。
设计师给它用了一套听起来挺专业的“ARC-FLOW极智源流”设计语言,咱们不用管这名字多复杂,落到实处看,就是车身的线条非常流畅,像是风吹过水面留下的痕迹,有一种动态的美感。
更关键的是它的车身比例,轴距和车长的比例达到了0.64,车轮高度和车身高度的比例是2.27。
这两个数字可能有点抽象,我们换个说法就明白了:这让车子看起来更长、更低趴,四个轮子稳稳地撑在车身的四角,姿态特别稳健,完全没有传统小车那种头重脚轻或者短小局促的感觉。
最让人觉得“过分”的,是它脚上那双“鞋”——18英寸的大轮毂。
这是什么概念呢?
大家可以去市场上看看,现在很多卖到十五六万的合资品牌紧凑型轿车,还在用17英寸甚至16英寸的轮毂。
18英寸的轮毂,通常是那些二十万以上的中型车,甚至是豪华品牌车型才会给的配置。
把这么大的轮毂安在一台A0级小车上,视觉冲击力一下就出来了,显得车子特别有劲儿,档次感也瞬间提升了好几个台阶。
再加上那个贯穿式的“灵动冰璨”前大灯,灵感来自北极光,晚上解锁车辆的时候,灯光会有一个动态流动的效果,这种充满科技感的仪式感,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代步工具的范畴,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电子产品。
可以说,单就这外观设计和用料,极狐T1就已经在表明自己的态度:它不想只做一台便宜的小车。
如果说外观是让人眼前一亮,那拉开车门坐进去,感受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颠覆了。
小车最被人诟病的是什么?
是空间。
后排坐人顶腿,后备箱放不了大件,这几乎是所有A0级小车的“通病”。
但极狐T1直接用一个数据打破了这个魔咒:它的轴距达到了惊人的2770毫米。
2770毫米有多长?
我们找几个大家熟悉的车来对比一下。
以操控著称的大众高尔夫,轴距是2631毫米;以空间实用性为卖点的本田思域,轴距是2735毫米;甚至连尺寸大一圈的紧凑型SUV奥迪Q3,轴距也才2680毫米。
一台A0级小车,轴距比这些大名鼎鼎的紧凑型车甚至SUV还要长,这就意味着它的车内纵向空间被极大地拉伸了。
反映到乘坐体验上,就是它的前后排座椅间距达到了903毫米,一个身高一米八的成年人坐到后排,膝盖距离前面的座椅靠背还有超过一拳的余量,完全可以轻松地翘个二郎腿,长途乘坐也不会觉得憋屈。
更绝的是它对空间的利用。
它的前排座椅可以一键放倒,和后排座椅连成一个长达1.95米的纯平大空间。
这个功能以前我们只在一些三十多万,主打“女王副驾”或者“老板座”的豪华车上才能见到。
现在它出现在一台小车上,实用性一下子就被盘活了。
中午在公司犯困,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私密的午休床;周末郊游,孩子可以在里面尽情玩耍;长途自驾累了,这里就是一个能让你舒舒服服躺平的“移动旅馆”。
在储物能力上,它也做得非常极致,全车有32处大大小小的储物格,手机、水杯、钱包、卡片都有专属位置。
后备箱常规容积就有459升,比很多紧凑型轿车都大,把后排座椅放倒之后,容积更能扩展到1352升,别说露营的帐篷睡袋了,就是把滑雪板、折叠自行车塞进去都绰绰有余。
这种对空间的极致压榨和巧妙利用,已经完全超出了A0级小车的范畴,是在用B级车甚至MPV的思路在做设计。
坐进车里,手能摸到的地方,也处处是惊喜。
车门板、中控台上大面积覆盖了一种叫“Microcloud纤维绒”的高级皮革,触感非常细腻柔软,有点像翻毛皮,但又更好打理。
这种材质通常是那些售价不菲的豪华性能车为了营造高级感和运动感才会使用的。
中控台那块15.6英寸的大屏幕,分辨率很高,显示效果清晰细腻,配合8.8英寸的液晶仪表盘,科技感营造得很到位。
但比这些看得见的配置更打动人的,是那些看不见的细节。
比如车内健康方面,很多新车刚买回来都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尤其是在太阳下暴晒之后。
极狐T1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内饰件的生产上用了220℃的高温注塑工艺,从源头上就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残留,再加上纳米防污涂层,让新车几乎闻不到异味。
头顶那块巨大的全景天幕,不仅视野开阔,还自带电动遮阳帘,而且玻璃本身对紫外线的隔绝率高达99.99%,夏天带着孩子出门,也不用担心阳光会晒伤皮肤。
这些配置,像座椅通风加热记忆、能听懂方言的AI语音助手、540度全景影像加透明底盘(让你停车时能看清车底和轮胎位置),还有在走错路时能自动按原路倒回去50米的循迹倒车功能,任何一项单独拿出来,在同级别里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亮点,而极狐T1却把它们全部集于一身。
最后我们再看看作为一台电动车最核心的部分。
它的官方续航是425公里,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不算特别突出,但贵在真实。
而且它的快充速度很快,从30%充到80%只需要大约17分钟,喝杯咖啡的工夫就能补上两百多公里的续航,基本解决了日常通勤的里程焦虑。
更关键的是它在恶劣天气下的表现,在零下20度的极寒天气里,它的电池电量保持率还能有83%,这对北方的朋友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保障。
在电池安全方面,它采用的极光电池,安全标准达到了PPB级别,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的缺陷率,这个标准比行业普遍采用的PPM(百万分之一)级别要严格上千倍。
这种近乎偏执的安全追求,给人的信心是很足的。
从设计、空间、内饰用料,再到智能化配置和核心的三电技术,极狐T1几乎在每一个维度上,都在做着“以下犯上”的事情。
它把本该属于更高级别、更昂贵车型的卖点,一股脑地塞进了一台A0级小车的身体里。
所以,关于它价格的争论,其实已经超出了“值不值十万”的范畴。
它更像是在向整个市场提出一个问题: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评判一辆车的价值,还应该固守着按尺寸大小来定价的老规矩吗?
极狐T1用它的实际行动,似乎正在给出一个全新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