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再敲桌子,大众双料CEO或将放手保时捷帅位
那天沃尔夫斯堡的总厂,阴沉得像要下雨。员工大会上,工会主席Daniela Cavallo直接开口了——“首席执行官不能只在这儿待半天,剩下时间跑去保时捷,这事得有个了断。”台下有人低声嘀咕,说这话像极了当年赶走迪斯那回。
奥博穆这个“双面身份”,其实已经维持三年多了。2022年9月,他接过大众集团的方向盘,却没松开保时捷的钥匙。这是大众历史上的第一次——一个人同时管着母公司和最赚钱的女儿品牌。当初他还挺自信,说两个角色互补,“能帮集团做更准的战略决策”。可投资人里,有人早就摇头,说这种架构容易利益打架,还不好追责。
我记得去年夏天去修车店换刹车片的时候,老冯师傅一边拧螺丝一边跟我聊:“你看啊,一个司机一天跑两趟长途,还不让他歇脚?迟早出岔子。”他说的是卡车司机,但我听着就想起奥博穆——精力分散久了,总有掉链子的地方。
而且现在情况变味儿了。今年上半年,保时捷交出来的数据不太好看: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少了一截,从181.6亿欧元往下掉;利润更狠,从30多亿砍到10亿出头,就连销售回报率也从15%多跌到5%出头。“Road to 20”的目标算是彻底偏航。我在一个德国车友群里看到,有人在吐槽自己订的新款混动交付推迟,还说售后配件等货时间比以前长一倍,这种小毛病堆起来,对销量打击不小。
销量表也冷冰冰地摆着,上半年全球卖14.64万辆,同比少8.8%。尤其中国市场,一口气跌28%,直接从第二大市场滑到第四。有个在上海开的维修站朋友告诉我,今年进厂的大部分还是老款Macan和Cayenne,新电动车型反倒稀罕。他笑说:“电池包贵成这样,不坏最好,一坏你都怀疑是不是买辆新车划算。”
压力之下,他们启动所谓“重新校准”计划,要裁3900人,通过自然减员、限招来省钱;动力策略也从“纯电优先”改成燃油、混动、电动并行。我还注意到,他们把高性能电池项目Cellforce给重组了,不再自己造,只留80人的研发团队,其余200多人走人。这事让我想起隔壁村王哥换新能源SUV那次,本来冲着快充来的,可冬天零下十几度续航掉半截,他又开始怀念汽油机暖风来的快……企业转型路上,也差不多这种尴尬吧。
外媒前阵子传过消息,说皮耶希家族内部对奥博穆兼任两个CEO职位意见分裂。一些投资者干脆在股东会上点名,让他放手其中一个。他本人倒挺硬气,坚持“双重角色优势大于弊端”,但知情的人透露,公司已经悄悄物色继任者,本来定9月公布,现在可能拖到秋季宣布,2026年初生效——听起来,就像发动机异响,你以为还能撑几个月,其实技师心里早有数该大修了。
昨晚刷朋友圈,看见有人发了一张停在法兰克福街角的老911照片,说这是十年前拍的,那时候没人想到它会经历这么大的时代拐弯。不知道等新帅接手,会不会又折回来走另一条路呢?反正,在汽车圈混久的人都明白,一个牌子的性格,是可以被掌舵的人慢慢改掉或者带偏的,就跟你常去的小饭馆换厨师一样,你第一口就能吃出来变化,只不过这里牵扯的是几十万甚至百万辆车主未来几年要面对什么样的一台机器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