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买车也能像点外卖一样简单?广汽埃安、宁德时代、京东这三家看似毫不相关的行业巨头,突然联手推出了一款10万出头、号称‘99秒换电’的UT super汽车。广汽想摆脱‘网约车’标签,京东渴望挖掘万亿级汽车市场,宁德时代则希望将换电技术推向大众。但理想很丰满:换电比加油还快、线上购车透明省心;现实却骨感:换电站密度不足可能让你成为‘寻站勇士’,京东的售后网络能否扛起修车重担?这辆UT super,究竟是颠覆传统的‘国民神车’,还是一场需要用户用真金白银投票的‘华丽冒险’?第一批车主的体验,才是最终的答案。
主持人:你有没有觉得,现在买车这事儿,越来越像点外卖了?我前两天刷京东,居然看到一个车在首页推荐,还写着‘包邮’俩字,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哥们,你是不是搞错了?这玩意儿能包邮?
嘉宾:哈哈,我懂你那种错愕感!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京东独家发售汽车’这几个字,也以为是哪个营销号在整活。但真不是,这车叫UT super,广汽埃安的,11月9号就上市,预估价就十万出头,还带99秒换电,听着是不是像科幻片?
主持人:对吧?我也是这么想的!你说这三家——广汽、宁德时代、京东,一个造车的,一个搞电池的,一个送快递的,凑一块儿卖车,这组合是不是有点像三个不同专业的同学临时组队参加创业大赛?你猜他们图啥?
嘉宾: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其实吧,这仨都不是闲着没事干。广汽现在被‘网约车’标签绑得死死的,想往上冲,又怕负毛利拖后腿;京东呢,手机电脑卖得卷成麻花了,想找个新金矿,汽车就是那个‘万亿市场’;宁德时代更直接,想把换电技术推广到平民市场,不能老让蔚来独美。说白了,各取所需,抱团取暖。
主持人:我懂了,就是各自有各自的难处,凑一块儿想搞个‘破局方案’。但你说这模式,真能像点外卖一样简单吗?我有点怀疑。比如那个99秒换电,听起来是挺酷,但实际用起来,真能那么丝滑?
嘉宾:你问得特别好。99秒换电,说白了就是换一块电池,比你去加油站排队加油还快。但关键不是速度,是配套。你想啊,蔚来铺了几千个换电站,用户才有点安全感。埃安和宁德时代这套才刚起步,换电站密度够不够?你是不是得开着车满城找站?这事儿,真不是技术问题,是基建问题。
主持人:哎哟,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到个画面——我开着UT super,导航显示‘前方五百米有换电站’,结果到了发现是‘建设中’,或者‘排队十辆车’,那不就成‘寻站勇士’了?这体验,可比堵车还折磨人。
嘉宾:没错,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且你别忘了,这车本质上就是埃安UT的‘换芯版’,外观内饰基本没变,续航提到了500公里,听着不错,但隔壁蔚来萤火虫也在这个价位段虎视眈眈。9月销量,埃安UT可是排在萤火虫后面的。光靠一个换电概念,想逆风翻盘?市场可没那么好糊弄。
主持人:对,我刚才还在想,京东独家销售,砍掉4S店,听起来是省事又透明,但问题来了——你在一个买手机、买纸巾的APP上,突然看到一个十来万的车,心里会不会打鼓?后续保养维修,京东养车能扛得住吗?这可不是换个屏幕那么简单。
嘉宾:你说到点子上了。京东的‘互联网思维卖车’,核心是C2M——用户画像、大数据分析,你喜欢啥颜色、啥配置,后台直接甩给生产线。听着挺高级,但消费者能不能接受‘在APP上买大件’?这心理门槛,比技术门槛还高。而且售后,你总不能让快递小哥上门给你修车吧?
主持人:哈哈,那倒不至于。但你说得对,这模式最大的风险,不是车不行,是整个生态没跟上。换电站密度、售后网络、用户信任,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甚至觉得,第一批买的人,可能真得有点‘冒险精神’。
嘉宾:没错,这就像在薄冰上跳舞,既要优雅,又要小心。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跨界合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制造、电池、渠道,三方优势整合,要是真成了,那可真是给整个行业开了个新口子。但能不能成,还得看后续落地。
主持人:我同意。所以这台车,到底是‘国民神车’,还是‘华丽冒险’?我觉得答案不在我们嘴里,而在市场手里。就像你说的,得让消费者真金白银投票。
嘉宾:对,最终还是要市场来检验。新餐馆开业,得等食客反馈才知道好不好吃。UT super也一样,第一批用户的真实体验,才是最硬的证据。
主持人:那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会不会第一个下单?我反正有点心动,但又怕踩坑。你呢?
嘉宾:说实话,我可能会观望一下。等换电站密度上来了,售后体系稳了,再考虑。但我会持续关注,毕竟这种创新,哪怕失败了,也是给行业铺路。你呢?
主持人:我也是,先看看第一批用户的反馈。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像买手机一样买车’的体验,要是真成了,那可真是颠覆行业了。如果你觉得这期节目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你认为会需要它的朋友。欢迎关注,我们下次接着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