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内卷的尽头,是林肯的品牌玄学

讲真,现在所有线下车展,都弥漫着一种不务正业的气息。

尤其是看到林肯在新天地搞的那个什么“玩车节”,我第一反应不是“哇,好复古”,而是“坏了菜了,林肯也开窍了”。

开什么窍?开那种“我不跟你们卷了,我直接升天”的窍。

你看现在的新能源车圈,那叫一个群魔乱舞。前脚理想MEGA造型被人干碎,后脚小米SU7发布会直接把友商底裤都给扒了,雷军老师几乎是拿着激光笔指着蔚小理的CEO鼻子说“你们都是垃圾”。紧接着智己L6掏出个固态电池,结果发布会自己把自己送上了热搜,道歉都道不明白。然后乐道一出,直接对着特斯拉的Model Y发起自爆式冲锋,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物都没放过。

这已经不是竞争了,这是标准的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营销不是请客吃饭,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一起饿肚子。

车企内卷的尽头,是林肯的品牌玄学-有驾

在这种背景下,你再去看林肯,在新天地里,慢悠悠地摆一台蓝色的复古Continental,旁边停一台白色加长领航员,车里不是搞什么智能座舱,而是给你搞个咖啡馆,搞个宠物乐园。

这是什么行为?

这是一种修仙行为。

当所有同行都在凡间杀得血肉横飞,为了几千块的优惠券打出狗脑子的时候,林肯突然悟了。它说,我不入世了,我要渡劫飞升。

它搞的不是车,它搞的是一个“结界”。

一个能把所有关于“续航”、“算力”、“激光雷达”、“价格战”的噪音都隔绝在外的美式复古结界。你一走进去,听着爵士乐,看着老电影一样的配色,你的大脑会自动宕机,忘记外面那个打打杀杀的癫狂世界。你不会去问这台Continental的零百加速是多少,你只会想,我穿什么衣服跟它合影才能在朋友圈里赢过那帮去网红餐厅打卡的塑料姐妹。

这就叫高维打低维。

你们卷产品力,卷价格,卷渠道,这些都是术。林肯直接开始卷“道”,卷起了品牌玄学。

讲真,奔驰为什么能卖那么贵?真的是因为它的技术领先到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吗?并不是。奔驰最值钱的,就是那个三叉星标本身。它是一种社交货币,是一种“我不需要向你解释什么”的身份图腾。这玩意儿是玄学,是信仰,你不能用性价比去衡量信仰,不然十字军东征就成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跨国穷游。

车企内卷的尽头,是林肯的品牌玄学-有驾

林肯现在干的事儿,就是想给自己也整一套类似的“品牌玄学”。

它不跟你聊技术,因为它知道聊这个它会被比亚迪和特斯拉按在地上摩擦。它跟你聊生活,聊品味,聊一种“我不着急”的松弛感。你看,飞行家后备箱里是咖啡,航海家后座上是你的狗。这传递了一个什么信号?

车企内卷的尽头,是林肯的品牌玄学-有驾

开我们林肯的人,生活节奏是慢的,是不需要为了几块钱的电费或者油费去算计的,甚至连开车的都不是自己,是司机。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种场景,心里其实是五味杂陈的。一方面我觉得,这都是消费主义的陷阱,都是虚头巴脑的玩意儿,车不就是个代步工具吗?整这些花里胡哨的有啥用。讲真,我每次去这种地方,最关心的其实是厕所排不排队,咖啡是不是冰的。人到中年,浪漫就那么回事儿。

但另一方面,我又不得不承认,这套打法非常精准。

它精准地筛选出了自己的用户。会为这种“氛围感”买单的人,压根就不会去看小米SU7的发布会。他们关心的是这台车能不能让我显得与众不同,而不是这台车能不能在赛道上跑赢保时捷。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车企内卷的尽头,是林肯的品牌玄学-有驾

这套逻辑,和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其实是相通的。

我一直认为,决定自动驾驶成败的,根本不在特斯拉或者华为,而在于中国的“老头乐”。只有当你的AI能在中国任何一个四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精准预判每一个逆行、加塞、横穿马路的老头乐的走位时,你才敢说你的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了。因为技术参数是冰冷的,但现实路况是道诡异仙。

同理,决定一个豪华品牌生死的,也不在于它的实验室参数,而在于它能不能在消费者心中构建起一个坚不可摧的“精神人设”。

只要这个“人设”立住了,什么配置、什么价格,都是次要的。但能成,就是能成。

车企内卷的尽头,是林肯的品牌玄学-有驾

你看,林肯的这场活动,本质上就是一场大型的“人设”构建现场。它用复古车、咖啡、音乐、宠物,不断地给你洗脑,告诉你:我们不一样,我们是高贵的、优雅的、有传承的。它试图把自己从一个“交通工具”的品类里摘出去,变成一个“生活方式”的压缩毛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企比作修仙可能有点中二,但你仔细想想,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

新能源车企走的是“力证大道”的路子,靠技术、靠堆料、靠打架,杀出一条血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而林肯这种传统豪华品牌,尤其是在电动化转型中慢了半拍的,就开始琢磨“功德成圣”的路子。我不跟你们打了,我开始做慈善,搞文化,办活动,普度众生。我卖的不是车,是情怀,是梦想,是你在格子间里永远也体会不到的“远方”。

这两种路径,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后者的风险在于,一旦玩脱了,就会显得特别滑稽。当所有人都吃不上饭的时候,你一个人在那边吟诗作对,就显得很“何不食肉糜”。

但至少在上海新天地那个小小的结界里,林肯暂时赢了。它成功地让一小撮人,在那个下午,忘记了现实的残酷。

这更像是一场临终关怀,温柔,且坚定。

所以,你问我林肯这场活动到底想干嘛?

妈的,这才是现实!它当然不是真的想让所有人都去过那种慢生活,也不是真的觉得靠几杯咖啡就能逆转销量。

它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市场部、公关部的小伙伴们,在写年终总结PPT的时候,能有一页光鲜亮丽的素材,上面可以写着:“通过XX活动,我们成功触达了高净值人群,重塑了品牌形象,实现了品牌资产的极大增值。”

车企内卷的尽头,是林肯的品牌玄学-有驾

至于车到底卖没卖出去?

诶,重要吗?老板们开心了,就够了。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