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11月,车圈的瓜田就熟了,一根藤上结出俩大瓜,一个甜,一个酸。
甜的是比亚迪,10月销量44.17万辆,创了年内新高,正准备开香槟呢;酸的也是比亚迪,因为上汽集团更狠,甩出个45.4万辆的成绩单,直接把比亚迪从“车企集团销量第一”的宝座上给拽了下来。
就这么1.23万辆的差距,瞬间在网上炸开了锅。
那些拿着放大镜天天盯着比亚迪的“显微镜学家”们可算逮着机会了,话筒直接怼到嘴边:“看吧!我就说!比亚迪不行了,疲态尽显,这下滑梯坐上了,可就停不下来咯!”
一时间,风声鹤唳,好像比亚迪明天就要关门大吉似的。
说真的,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更何况是杀得眼红的汽车市场。
丢了个集团销冠,就跟考了全班第一,结果总分被隔壁班学霸超了0.5分一样,你说气不气?
肯定气。
但要说这就意味着世界末日,那也太小看这位在泥潭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卷王”了。
有意思的是,就在外界一片“比亚迪快装不下去”的喧嚣里,比亚迪内部却跟开了个派对似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往外蹦。
咱们把镜头拉近点,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先说说那个刚出生的“娃”——方程豹。
这牌子10月份销量直接干到了3.1万辆,什么概念?
很多新势力吭哧吭哧干一年,也就这个数。
其中,那台叫“钛7”的中大型插混SUV,单月就卖了超过2万辆。
这车定价17.98万起,不大不小,正好挠在了很多想升级又不想太破费的家庭用户的痒处。
这一下,方程豹就不是跟在“大哥”后面的小弟了,直接成了比亚迪在中高端市场捅开新天花板的“尖刀班”。
再瞧瞧腾势这边。
本来今年大家眼巴巴等着腾势N9当救世主,结果N9的表现吧,就跟请了个大牌明星结果票房平平一样,有点尴尬。
反倒是那台腾势N8L,悄咪咪地上市,凭借29.98万起的售价和一身比亚迪的“独门绝技”,突然就成了爆款。
据说下订那天,官网和小程序直接被挤瘫痪了,那场面,堪比双十一零点抢购。
上市没几天,10月份就交出了1071辆的成绩单。
这架势,N8L很可能就是那匹能把腾势这驾马车拉起来的“头马”。
你看,一边是集团销冠旁落的“坏消息”,一边是中高端新车接连引爆市场的“好消息”。
这场景,是不是有点魔幻?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比亚迪到底在玩什么“骚操作”?
答案可能就藏在那份不怎么“性感”的财报里。
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营收1949.9亿,净利润78.2亿。
听着不少,但跟它庞大的营收比起来,利润率并不算惊人。
钱去哪了?
研发!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砸了437.5亿元,比233.3亿的净利润还多出一大截。
这种玩法,在很多“利润至上”的友商看来,简直是疯了,纷纷给比亚迪扣上“不顾利润打价格战”的帽子。
可比亚迪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利润可以少赚一点,但技术的护城河必须挖得够深、够宽。
DM5.0、易四方、高速爆胎稳行……这些听着就硬核的技术,就是比亚迪敢在市场上横着走的底气。
别人还在研究怎么把沙发彩电塞进车里,比亚迪已经开始琢磨怎么让车在天上飞、水里游了。
就在前不久,“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结果出炉,一个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结果出现了——仰望U7搭载的那台2.0T水平对置发动机赫然在列。
要知道,水平对置发动机这玩意儿,一直是保时捷和斯巴鲁的“祖传手艺”,技术壁垒高得吓人。
比亚迪居然也搞出来了,而且性能炸裂:最大马力245Ps,峰值扭矩380牛米,配合电机,让仰望U7这台大家伙的百公里加速冲进了2.9秒。
更绝的是,它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控制得跟纯电车有一拼。
这就是高研发投入结出的果实。
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拿真金白银和无数工程师的头发换来的。
所以,回头再看10月份那个“销冠旁落”的新闻,是不是觉得有点像个烟雾弹?
上汽集团体量庞大,旗下品牌众多,拿下一个月的集团销量冠军,实力使然,值得尊敬。
但比亚迪丢掉的只是一个“集团”的名头,它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核心优势——技术、品牌势能、产品定义能力,不仅没丢,反而在加速狂奔。
说到底,比亚迪就像一个长跑选手,偶尔被人超了一个身位,他可能只是调整了一下呼吸,准备在下一个弯道把所有人都甩在身后。
毕竟,对于一个立志要改写全球汽车格局的玩家来说,一城一池的得失,真的那么重要吗?
还是说,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片刻的宁静?
这出戏,恐怕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