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买车绝对算得上一件大事,尤其是当手里的预算卡在七八万这个不多不少的坎儿上,更是要反复琢磨,生怕一步走错,买回来的不是舒心而是闹心。
聊起这个价位的国产车,大家伙儿的目光往往会聚焦在哈弗、吉利这些品牌的畅销车型上,它们在路上的能见度也确实高。
可这时候,总有一个名字会让人心里犯嘀咕,那就是奇瑞。
按理说,这是一个在技术上很有口碑的品牌,怎么到了市场上,总感觉有点叫好不叫座,被不少人放在了备选甚至更靠后的位置呢?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掰开了揉碎了看,还真挺值得咱们聊一聊。
首先得承认,奇瑞在核心技术这块,特别是发动机上,是真的下了苦功夫,也确实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咱们经常能听到一些懂车的朋友聊起奇瑞的1.6T或者2.0T发动机,说起参数来头头是道,什么热效率、功率扭矩,在同级别的国产乃至合资品牌里都排得上号。
这可不是空口白话,反映在实际开车上,就是动力响应确实不错。
比如你开着一台搭载了鲲鹏动力的瑞虎8,在市区等红绿灯,绿灯一亮,只要你舍得给油,那车子往前窜的劲头,常常能让你在车流中占得先机,并线超车的时候也显得信心十足。
这种实打实的动力体验,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且,从价格来看,奇瑞也一直走的是亲民路线,七八万的预算,买一台配置过得去的自动挡家用车,比如艾瑞泽5或者瑞虎3X,落地价算下来确实比同级别的合资品牌要实惠不少,让人感觉钱花得挺值。
然而,一辆车好不好,绝不仅仅是看发动机这一个零件。
咱们普通人买车,更多的是看一个整体的综合体验,而恰恰是在这个“综合体验”上,奇瑞暴露出了它的一些短板。
第一个让人感觉有些遗憾的,就是它的外观和内饰设计。
你不能说奇瑞现在的车丑,它们的设计都挺规矩、挺周正的,属于那种不会犯错的类型。
但问题也就在这里,它太“规矩”了,缺少了那么一点让人眼前一亮、过目不忘的惊艳感。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第一眼的感觉非常重要。
隔壁的长安、吉利,近些年在设计上玩得风生水起,推出的车型往往能成为街头的焦点。
相比之下,奇瑞就显得有些过于沉稳和保守,没能在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坐进车里,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
在十万以下这个价位区间,成本控制是每个车企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但如何把有限的成本用在刀刃上,营造出更好的车内氛围,就很考验功力了。
奇瑞的很多车型,内饰的塑料感还是比较强的,中控台的设计也偏向于传统和实用,虽然该有的功能按键一个不少,用起来也挺顺手,但就是缺少一些设计感和档次感。
当你刚刚从一辆设计新潮的竞品车型上下来,再坐进奇瑞车里,那种心理落差是实实在在的。
当然,有人会说,这个价钱不能要求太多,但市场是残酷的,消费者总会在同价位里选择那个让他感觉更舒服、更显档次的选择。
开起来之后,新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底盘的调校和整车的隔音水平。
这是很多车主和网友集中反映的一点。
尤其是一些入门级的车型,悬挂的调校偏硬,在经过一些减速带或者路面不平整的地方时,车身的跳动会比较明显,后排乘客的体验尤其不好,感觉整个冲击是硬邦邦地传进车厢的。
这种感觉对于一辆以家庭使用为主的车来说,确实会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另外,当车速提起来,比如跑到八九十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上,风噪声和轮胎噪声就会变得比较明显,车内人员正常交谈可能需要提高一些音量,音乐的声音也要相应调大才能听得清楚。
这些细节上的体验,虽然平时可能不太会刻意去注意,但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影响到你对这辆车整体的评价。
再说到一些让潜在消费者犹豫不决的“心病”。
比如变速箱的选择,奇瑞目前主力的CVT变速箱,在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上表现不错,但有些车主反映在冬天冷启动时,会有一个比较长的保护时间,表现为发动机转速很高但车子走得很慢,这在需要赶时间的早晨会让人有些着急。
而对于另一部分车型搭载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尽管厂家一直在优化调校,但“干式”这两个字,因为过去一些品牌留下的不良口碑,已经让很多消费者心里有了阴影,生怕会遇到顿挫、异响等问题,宁愿选择避开。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保值率。
根据二手车市场的数据来看,奇瑞车型的保值率在国产品牌中处于中等水平,但和丰田、本田、大众这些主流合资品牌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这意味着,当你开了几年车想要换新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你的车卖不出一个理想的价格,当初买车时省下的钱,又在卖车时亏了回去。
对于讲究经济实惠的家庭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
总的来说,奇瑞就像一个班级里有点偏科的“理工男”,他在发动机这个主科上成绩优异,甚至能名列前茅,但在设计、舒适性、品牌形象这些“副科”上,表现就有些平平了。
他很实在,愿意给你核心的好东西,但在那些能提升整体好感度的细节上,又做得不够周到。
所以,对于那些预算有限,又特别看重动力性能,对其他方面不太在意的消费者来说,奇瑞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对于更广大的,追求均衡、舒适、省心,并且在意品牌和未来价值的普通家庭用户而言,奇瑞的这些短板就成了他们最终放弃选择的理由。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个技术上很不错的品牌,在市场上总是感觉差了那么一口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