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地下车库那天,老杨领着孩子围着一台蓝白拼色的小SUV打转,边上跟着说:“你们都没见过吧?北汽极狐的新出的那个T1,样子怪潮的。”我凑过去,第一眼确实被那对像水晶似的前大灯晃了下。说是“灵动冰璨”,看其实就是亮晶晶一条横着过去,底下再配个嘴巴一样的前脸,没啥进气格栅。连旁边崔师傅也忍不住插句嘴:“现在流行厉害,连充电口都跑到副驾驶轮眉那儿,第一次还真找不到。”
侧身瞅,车子一股劲地把轮子顶到边上——四轮四角的设计,其实早年老日系也玩过一阵,不过极狐这个配了18寸双色轮毂,黑漆悬浮顶,远看像套盔甲似的。只是尾巴那头就有争议了,有几个做设计的邻居说它箭头型尾灯堆太多,看着热闹,其实挺繁杂。曾听小区电车群里有人学着段子调侃,“谁夜里看极狐T1追车尾灯,得练好眼力。”
买这车的,大多念叨空间大,可内行的老修理李师傅说:“这车全景天幕面积算大,2.3来平米,但遮阳帘薄得像单层窗纱,8月头的时候晒一天,紫外线透得胳膊直烫。”而且,他还吐槽过一个冷门点:极狐T1把后排中央头枕抠没了,“图省事儿省钱呗。”这种地方,看着不显眼,遇见急刹,乘客脖子可真不舒服。
不过T1的智慧花头倒算下了功夫,厂家宣称全系L2——其实现在也不值钱,但它540度透明底盘和循迹倒车,对新手的确友好。车机嘛,大屏15.6,不知道清晰度到底咋样,我只记得邻居小孙吐槽过别家车导航字糊的事,而T1用起来指路挺准。听销售顺嘴唠过一句,“这车支持CarPlay和华为HiCar,无缝互联手机,不少人就为这项下单。”
真要说极狐T1有点意思的,是它那个“可编程座舱”,市面上少见。打听下来,等于用户能自定义二三十个车内部件,连空调、氛围灯都能玩组合。有位做程序员的业主实验过,在微信群里晒过他的“小憩模式”:一句指令,座椅倒下,温度定死24度,车里氛围灯一圈圈地柔了,大概也就极狐有这乐子。不过,听说有群友试过一次,路边静电大,“小憩一开,窗帘嗡地卡了一下”,系统竟然短暂掉线。
座舱里看着倒是挺唬人,前排座椅加热、通风、甚至记忆——以前这些挂在豪车选配上的玩意儿,现在一车揽下。司机位那15秒一键放平,和后排衔接后,两米不到的大床,家里带娃的用得上。我摸了下方向盘,塑料感强点,尤其两边的多功能按键,按一手指印。内饰工艺呢,有的缝线其实图好看,根本就是缝给你瞧的。更冷门的槽点,连挂钩、阅读灯、后排全都阉掉——“连60年前的国产老面包车都要装个帽钩吧?”有老司机边上叨咕。
底盘结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说实话大路走着舒服,细碎颠簸减了不少——但只要拐点特急弯,侧倾感马上上来。高架路上A柱处风噪也有点显,尤其过了百公里,车友群吐槽贴里基本都提到。
值得琢磨的,其实是T1砸下去的实用账:后备厢能放459升,后排全放倒能塞进1米8的露营床,折腾个婴儿推车没压力。还有件在老玩家群里小火的事,T1标配了3.3千瓦的V2L、V2V外放电,买电车烧烤接个咖啡壶,或者应急搭个车什么都没在怕。有一次露营,队友的比亚迪意外趴窝,极狐T1直接拉来倒电,救场成功。类似的冷门功能,在吉利、比亚迪同级别里还真没几个标配。
十万元以内,要空间、智能、玩法的,大概率少不了T1。不过,这车名头不响,有人笑说“极狐开出去,老丈人都认不全是啥牌子”;更尴尬就是保值率,北汽新能源这些年回收价一查,和手机一样跌得快,二手市场挂好久都没人问津。老李修理铺门口,去年六月那台极狐阿尔法下手四成新,只卖了不到一半价钱。T1将来会不会好些,还真难说。
又到月底新车交付那会儿,楼下路灯底下停着一辆崭新的极狐T1,车主王姐在后备厢塞着气垫床。她嚷着:“这大空间,要不是带娃露营用,我才不买这冷门车。”旁边有青年揶揄:“王姐,卖二手时别哭鼻子啊!”王姐回头瞪一眼,满当当的烟火气和实用生活里,把品牌面子都甩开了。至于这车将来保值怎样,城区再遇见的概率,还真看王姐用得勤不勤快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