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半固态电池上车:MG4“安芯版”背后的那些隐秘故事
“今年头几个月,咱MG4新款卖得可真快,尤其那‘安芯版’。”小区车库角落,王师傅边抽着烟边说。他去年还在修理汽油车,对新能源电池只是一知半解,现在却跟我聊起了这半固态电池,像是换了行头的老法师。
MG的预售一开,我也凑热闹去4S店瞧了瞧。销售小杨手里攥着官方资料,顺嘴就抛出:“这次配的是上汽清陶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低温放电比以前强得多,听说零下十度都能稳定。”说话间,他指着那辆“安芯版”:电池包哪怕多针刺,也不冒烟不起火,你家用起来可放心。我有点将信将疑,因为以前家里的某品牌电车,冬天掉电跟滑坡似的,还得包着电热毯。
在微信车友群里还有群主发过消息:“那MG4据说只5%液体电解质,远超行业标配,能量密度180Wh/kg,实测537公里续航。”有人转发一张试驾表,说低温续航提升将近14%,还拿ET9和蔚来那些新车做比较。群里一个开蔚来的小赵还发过段子,说他那150kWh半固态电池包已经真干过1000公里,“不过充电得排队,谁有快充推荐啊?”
聚会时有邻居嚷嚷MG这车电池做得挺灵,“那个针刺试验,我看视频,活活扎十几下,还真没冒烟。”我爸那天还随口问:“这半固态听着高级,其实安不安全?咱农村路上坑多,遇到碰撞呢?”王师傅只摆手:“技术确实进步了,但哪个电池都怕摔太狠。安全更多靠整车防护。”
其实MG的安芯版用的是固液混合电解质。清陶和上汽去年成立了合资公司,据说双方一个管技术一个管产业链,能压住成本,还说什么新材料带来性价比高的固态电池。我去年在汽修铺里看到师傅买新仪器,“固态涂布机,上头人都说市场以后会大,先抢个门面。”没想到这玩意儿发展这么快,明后年连飞凡、荣威都要上半固态电池款式。
有插播一条冷门消息:蜂巢能源最近也折腾半固态电池,预备给宝马MINI做供应,到2025年底小批量生产,说是140Ah容量。群里有人打趣,“等咱国产电池给宝马上车,宝马也要国产化了。”以前这种新技术只有高端品牌敢试,哪想到现在大众车型也敢用。
段落跳一跳:MG4装了半固态,电池包外面看和以前磷酸铁锂没啥太大差别,拆过一次的老张说内部还是沿用液态电池工艺,正负极换点料,电解质主打硫化物、氧化物这些路线,听说最近氧化物吃香,稳定性强,做出来成本没想象那么离谱。
一场饭桌闲聊,谈到行业,新势力和老厂谁跑得快。王师傅叨咕:“前些年搞全固态嚷嚷上天,现在半固态才刚站住脚。工厂成本还得时间来磨,批量出来才便宜。”有个误区很多新车主挂心:半固态不是液态电池的简单升级,更像是夹缝中的过渡,“一边守着液态电池旧设备不浪费,一边琢磨新工艺多挣钱。”

说到安全,去年底新国标GB38031-2025出来,不起火、不爆炸成了硬杠。谁家有旧电车烧过都怕了,师傅们讲:“不怕用得久就怕爆得快。”一车友群管理员转发政策:“到2026年上路电池要更稳,不玩虚的。”
半固态现在多追续航和安全,群里一哥去年年底抢了智己,能量密度标到350Wh/kg,说是能撑出1000公里,不过实际高速开冷风也就八百出头。群友吐槽:“电池再好,路上堵两小时啥都没用。”还有人研究长时间低温充放——东北的哥们打趣,“大冷天电池掉电都快,不管啥电池,都靠‘抖’能量。”

冷门八卦:最近有车主拆了块旧的半固态电池,里面正负极有层氧化膜;用手机拍了照片发群里,“怕以后修不动,新材料师傅也看不懂。”维修群里老李说:“半固态维修价得涨,这玩意儿换不了小单元,坏就贵。”
产业链那边,设备商和材料厂开始新布局,不少原做液态的企业高管都跳槽干固态路线,赌个明天,有的开厂干脆用干法电极,看师傅操作手册一通乱改。市场出货量预测到2030年半固态能干到147GWh,设备厂也蹭热,“设备不够用,谁家还赌锂电股?”

说回低端市场,老王劝我:“半固态牛是牛,但老液态电池也没完蛋,我那辆荣威跑郊区,坏了修起来方便,配件便宜,新技术还得时间。”我听后心里也明白,这技术真要普及,还得几年磨合。
MG4新安芯版最近又涨了点二手价,隔壁小赵买了半年,说续航没之前吹的那么离谱,但冬天掉电确实少了。“以后电池换代快,修车师傅也得跟着学新本事。”有传闻说,后年电池市场能改头换面,但也有人讲:“等全固态真上路,一切都还早呐。”
师傅们偶尔还爱聊上一句:“赶上这个点儿,谁先卡住半固态,谁就能卖个好价。”有点像十年前动力电池刚起步那阵,谁也没摸准方向。MG4的故事还在继续,邻居家那台安芯版最近又被小孩划花了门,车主闹腾了两天,说电池才是他最不想让娃动的东西。
来源都杂七杂八,有官方数据,有群友测的表,也有汽修师傅的口头经验,三言两语凑的都是点滴日常。谁也说不准下个月MG4电池会不会再整点新花样,不过这半固态风头,眼下还真有点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