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蒸发百亿,新加坡国家队出手,蔚来这次真要栽了?

资本市场,从来不讲武德,只讲故事和事故。

故事讲得好,股价上天,创始人变身人生导师,随便说句什么都会被信徒们打印出来裱在墙上。

故事讲不好,或者被人发现故事里掺了水,那就是事故现场,昨天还叫你爸爸的投资人,今天就能把你告上法庭,让你明白什么叫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一天蒸发百亿,新加坡国家队出手,蔚来这次真要栽了?-有驾

蔚来,这个新势力里的浓眉大眼担当,最近就结结实实地体验了一把从故事到事故的自由落体。

事情的引爆点很直接,新加坡的GIC,一个钱多到可以拿来点烟的主权基金,以前是蔚来的金主爸爸,现在翻脸成了原告爸爸,一纸诉状把蔚来和李斌送上了美国的法庭被告席。

一天蒸发百亿,新加坡国家队出手,蔚来这次真要栽了?-有驾

罪名很经典,也很致命:财务造假。

这一下,比蔚来降价还刺激。港股应声跳水,一天之内百来亿市值说没就没,蒸发掉的钱,够给所有蔚来车主终身免费换电了。

李斌老师心心念念的“第四季度盈利”小目标,瞬间就从励志故事变成了恐怖故事。

GIC的指控,就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捅向了蔚来最引以为傲的换电模式,以及这个模式背后那个叫“蔚能”的公司。

骚操作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把未来的钱,挪到今天来花。

正常逻辑下,你搞电池租赁,用户一个月一个月付钱,你就应该一个月一个月确认收入,细水长流嘛。

但蔚来的玩法比较有想象力。他们把一大堆电池打包卖给了合资公司蔚能,然后瞬间确认了未来好几年的电池销售收入。

这就好比你开了家健身房,你不是等会员一个月一个月交月卡,而是一次性把一个会员未来七年的会员费都算成你今年的利润,然后拿着这份闪闪发光的财报,告诉全世界,我们又行了,快来投钱。

GIC的诉状里写得明明白白,就靠这手乾坤大挪移,蔚来2020年Q4的收入,坐着火箭从28.5亿飙到了66.4亿,同比暴涨133%。

听起来是不是很牛逼?但如果把这层美颜滤镜扒了,业绩的素颜可能就没那么好看了。

更骚的是,这个接盘的蔚能公司,名义上蔚来只占了不到20%的股份,所以它的账不用合并到蔚来的报表里,成了一个完美的表外蓄水池。

一天蒸发百亿,新加坡国家队出手,蔚来这次真要栽了?-有驾

但G-I-C说,别装了,我早看透了。

虽然你股份少,但通过各种协议和担保,你实际上控制着蔚能超过一半的经济利益。蔚能用什么规格的电池,租金定多少钱,说白了不还是你李斌一句话的事儿?

一个你实际控制的公司,帮你把未来的收入提前变现,再帮你把这部分负债藏在表外,既做大了当期营收,又优化了资产负债表,一鱼两吃,堪称财技管理的艺术。

这套操作,其实江湖上早有耳闻。两年前,那个叫灰熊的做空机构,就嚷嚷过这事儿,说蔚来把7年的订单收入一把梭哈了。

当时大家觉得,做空机构嘛,不就是靠咋咋呼呼吃饭的,蔚来也很快出来义正言辞地否认了。

一天蒸发百亿,新加坡国家队出手,蔚来这次真要栽了?-有驾

但这次不一样,掀桌子的是GIC。

GIC不是街边碰瓷的,人家是新加坡的国家队,管着几千亿美元的盘子,投资风格比乌龟还稳。他们从2020年就开始买蔚来,一路买成了大股东,结果股价跌成狗,亏了少说也有几十亿人民币。

人家蛰伏了三年,不吵不闹,现在突然发难,大概率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把证据链都给盘得明明白白了。

这就很尴尬了。

眼下的蔚来,好不容易靠着几款新车卖得不错,销量回暖,眼看着就要从ICU里挪到普通病房了,累计亏损的一千多亿大坑,似乎也有希望慢慢填。

结果,自己人从背后给了最狠一刀。

这事儿如果被锤实了,后果不堪设想。

首先是钱,百亿级别的融资可能直接泡汤。资本市场最恨的就是欺骗,信任一旦崩塌,再想融资就难如登天。

然后是产业链,供应商们一看你财报可能有问题,现金流随时会断,那不得赶紧上门要账?账期一收紧,蔚来的资金压力会瞬间爆炸。

最后是消费者,谁敢买一个随时可能因为财务问题暴雷的品牌的车?想想前面那些倒下的威马、高合,哪个不是昨天还在开新车发布会,今天就人去楼空。

在新能源这个血腥的淘汰赛里,这种打击,是会死人的。

从换电模式的创新先锋,到被质疑用创新模式玩财技魔术,蔚来的处境,只能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这场风波,到底是过江龙GIC对中国新势力的精准围剿,还是蔚来在资本的压力下,真的走了步险棋?

李斌这次,还能不能像过去一样,靠着他的人格魅力和力挽狂澜的手段,把蔚来从悬崖边上再拉回来?

不好说,真的不好说。

毕竟,资本的游戏里,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以及,一份经得起审计的财报。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