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吉利最近这个操作,我有点看不懂,但又大受震撼。
整个车圈现在都杀疯了,卷800V,卷激光雷达,卷城市NOA,人人都在渡劫,个个都想飞升。你死我活的闪电战打得跟道诡异仙现场一样,前一天还遥遥领先,后一天就被友商背刺成了压缩毛巾。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吉利默默地掏出了个第五代帝豪,跟你谈什么?谈家用,谈空间,谈你家孩子坐后排能不能伸开腿,谈那个无线充电快不快。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吉利是不是上错号了?这剧本不对啊。这感觉就像,两边大军对垒,千军万马,飞剑法宝都亮出来了,马上就要血肉横飞了,结果你这边的主帅突然掏出一个平底锅,开始现场摊鸡蛋灌饼,还问对方要不要加根肠。
这不叫竞争,这叫行为艺术。但你仔细盘一盘,坏了菜了,人家可能不是颠了,是开窍了。
先说那个被吹上天的Flyme Auto智能座舱。这套灵魂压缩包,说白了就是把魅族手机的系统直接像素级复刻到了车上,塞进了一块14.6英寸的大屏幕里。他们管这个叫“智能终端”,我觉得更像是给车装了个巨大的脑子,而且还是个用惯了安卓的脑子。操作的丝滑程度,让用惯了鸿蒙和iOS的我本人,都觉得有点东西。没有那些反人类的二级三级菜单,图标巨大,逻辑清晰,基本上就是个不会卡顿的平板。语音控制也挺邪乎,识别率高得吓人,你说“我有点冷”,它不会傻乎乎地问你要开多少度,而是直接把空调给你调到一个体感舒适的温度。就这一点,比某些合资品牌的车机,领先了大概一个三体星系的距离。
当然,最典中典的还得是那个50W风冷无线快充。现在谁出门不带个手机?谁的手机又不是常年处于电量焦虑中?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记性跟金鱼有一拼,充电线这玩意儿,要么在家里,要么在公司,反正永远不在车里。帝豪这个设计,就是直接把充电桩给你集成到扶手箱前面了,手机随手一扔就开始“回血”,还带风冷,不会变成暖手宝。这个功能,看似不起眼,但对于真实的用户来说,简直是任意门级别的存在。它解决的不是一个技术难题,而是一个生活痛点。这就叫悟了。
然后是空间,这是最玄学,也是最实在的地方。现在的车企,特别喜欢玩文字游戏,宣传空间的时候,给你罗列一堆毫米级的参数,看得人太阳穴直跳。但老百姓买车,谁带个卷尺去量啊?体感,纯粹是体感。第五代帝豪的车长干到了4米8多,轴距2米75,这是什么概念?这就是A级轿车的尺寸,B级轿车的享受。
我给你翻译翻译,就是你一个身高一米八的壮汉,坐进驾驶位,调整好座椅,头顶还有一拳,腿也能伸直。你再坐到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靠背,还能有个两拳的距离。最离谱的是,后排地板中间的凸起,处理得跟不存在一样。现在的小孩是真幸福,我小时候坐我爸那辆破桑塔纳,后排挤三个人,夏天连个空调都没有,开窗户吃一嘴的土。现在你花个几万块钱,就能让一家五口,体面地、不憋屈地出门。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房产中介,拿着卷尺到处比划。但没办法,对于家用车来说,这就是天理。后备箱能塞下婴儿车、露营装备和两个行李箱,比你车机里能装多少APP重要一万倍。后排能让丈母娘舒服地翘起二郎腿,比你那零百加速快0.5秒更能促进家庭和谐。
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这些屏幕啊、语音啊,早就脱敏了。无非就是你快一点,他流畅一点,本质上,都是在解决一个伪需求。但空间这玩意儿,是刚需,是物理定律,是金钟罩铁布衫。小了就是小了,大了就是大了,没法靠OTA升级。
所以你看懂吉利在干嘛了吗?他在掀桌子。
当所有人都挤在“智能化”、“电动化”的独木桥上,试图用各种高大上的技术名词把用户搞晕,然后多收三五万的时候。吉利不装了,摊牌了。他直接绕开了主战场,开辟了一个叫“把日子过好”的新赛道。你们卷你们的算力,我研究我的储物格;你们卷你们的自动驾驶,我研究我的后排腿部空间。如果说之前友商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帝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他把目标对准了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想给家人最好体验的沉默的大多数。
这种打法,同行看了也得傻。因为你没法跟他卷。你降价,他比你配置高;你加配置,他比你空间大;你空间也大了,发现他价格已经探到了你的地板底下。就问你窒息不窒息?
所以第五代帝豪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的掀桌子。当所有人都以为你要掏出激光剑对砍的时候,你默默地从背后掏出了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你用一种最朴素、最务实、甚至有点“不务正业”的方式,告诉所有人,你们接着飞升,我先去服务人民了。这才是最狠的。
因为人民,才是最大的基本盘。这帮人是真的疯了!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