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

小米YU7正式上市,25.35万元起,顶配3.23秒破百,续航最高835公里——这价格,是冲着特斯拉Model Y来的?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6月26日,小米YU7正式发布,三款车型,25.35万到32.99万元的定价,像一颗精准投下的“技术炸弹”,直接炸进了中大型纯电SUV最卷的战场。更狠的是,它不光堆料,还把800V快充、700TOPS算力芯片、三电全自研、零重力座椅这些“高配专属”全系标配。问题是:小米这是要靠“性价比”通吃市场,还是真有硬实力和Model Y掰手腕?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外观:不是“SU7拉高”,而是“轿跑SUV”的新定义

第一眼看到实车,我原以为就是SU7加高底盘,但走近才发现,小米YU7在细节上做了大量“空气动力学手术”。前脸延续了SU7的“水滴大灯”,但内部是3D镂空雕塑设计,点亮后像两颗悬浮的水晶,科技感拉满。最让我意外的是,它配备了10组贯穿式风道,风阻系数低至0.245Cd——这数据比Model Y的0.23Cd略高,但考虑到YU7是SUV,已经非常出色。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车身侧面的1:3头身比,让这台近5米长的车看起来不像“大块头”,反而有种低趴的运动感。四门无框设计+电动内翻门把手,每次靠近,门把手自动翻出,像在“打招呼”,仪式感十足。我试了UWB无感解锁,手机放裤兜里,走近3米自动解锁,离车3米自动落锁,全程不用掏手机,这才是“智能”的该有样子。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车尾的“光环贯穿尾灯”+22°上翘鸭尾,搭配底部大面积熏黑扩散器,运动感不输保时捷Macan。但说实话,这种设计在城市里很吸睛,高速时风噪会不会大?我试驾时特意开了120km/h,配合双层隔音玻璃,车内依然能清晰对话,NVH控制超出预期。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内饰:不是“堆屏”,而是“沉浸式交互革命”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坐进车内,最震撼的不是那块16.1英寸中控屏,而是前方那块1.1米宽的“小米天际屏”——它其实是三块Mini LED组成的AR-HUD,把导航、车速、续航等信息直接“投影”在前挡风玻璃下方,眼睛不用低头,信息尽收眼底。我试了高速变道,导航箭头直接“贴”在车道线上,比传统HUD更直观。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中控屏是3K分辨率,滑动流畅得像手机。车机用的是高通骁龙8 Gen3+HyperOS,语音识别四音区,我说“打开主驾座椅按摩”,后排小孩说“调低空调”,系统都能精准响应。更绝的是,它支持小米手机无感互联,我的手机一上车,音乐、导航、联系人自动同步,米家生态也能控车,比如在家用小爱同学说“预热YU7”,车就自动启动空调。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座椅用了Nappa真皮,顶配还有主副驾“零重力模式”,一键躺倒,10点按摩,像移动沙发。后排支持135°电动调节,加上隐藏抽屉+后排功能屏,后排乘客能自己调空调、看视频,不再是“被动乘客”。但我要提醒:零重力座椅虽爽,但高速行驶时别用,安全第一。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动力与续航:3.23秒破百,充电15分钟补能620公里

动力上,YU7提供了后驱和四驱两种选择。我试驾的是顶配Max版,双电机508kW,866N·m,3.23秒破百——这加速感,像被火箭推着走,乘客直接“贴”在座椅上。但日常开,我更推荐后驱版,235kW够用,零百5.88秒,电耗更低,续航反而更长(835km)。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续航方面,后驱和Pro版用96.3kWh磷酸铁锂电池,Max版用101.7kWh三元锂。CLTC最高835km,实测高速120km/h巡航,表显掉电约1:1,600公里续航打底没问题。最让我惊喜的是800V快充:Max版10%-80%只需12分钟,15分钟补能620公里——这意味着,一杯咖啡的时间,又能跑半个省。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但这里要划重点:快充虽爽,别频繁用。长期10%-80%快充,电池寿命会打折。建议日常用慢充,长途再用超充,理性使用才是王道。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智能驾驶:全系标配“端到端”,真能城区NOA?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YU7全系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700TOPS)+1激光雷达+11摄像头,全系标配小米HAD端到端辅助驾驶,支持高速NOA、城区NOA、自动泊车。我试了城市路段,车辆能自动变道、避让加塞、识别红绿灯,跟车流畅度接近老司机。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但要注意:端到端系统还在学习阶段,复杂路口仍需接管。一位车主分享,他在北京三环遇到施工改道,系统犹豫了几秒,最后他手动接管。所以,别迷信“自动驾驶”,L2级辅助驾驶的核心是“辅助”,手不离方向盘,眼不离路面。

竞品对比:YU7 vs Model Y vs 智界R7,谁更值?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我们拉三款车对比: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车型 售价(万元) 续航(CLTC) 零百加速 智能驾驶芯片 快充能力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小米YU7 后驱版 25.35 835km 5.88s Thor(700TOPS) 800V,15分钟425km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 26.35 688km 5.0s HW4.0(约216TOPS) 400V,15分钟补能250km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智界R7 四驱版 33.98 667km 3.5s MDC 610(200TOPS) 800V,15分钟补能400km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YU7的优势太明显:同价位续航最长、快充最快、智能芯片最强。Model Y品牌强,但HW4.0算力落后,快充也慢。智界R7加速快,但价格高,智能化稍弱。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但Model Y的三电调校、操控质感仍是标杆。YU7底盘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CDC+空悬(四驱版),试驾过弯时侧倾小,滤震细腻,接近Model Y水准,但极限操控还需长期验证。

安全与操控:智能底盘,不只是“软硬可调”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YU7的“小米智能底盘”不只是悬挂可调,CDC减振器能每秒500次扫描路面,配合可变转向比,低速灵活,高速稳如老狗。我开过一段烂路,坑洼过滤干净,车内无明显颠簸。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电池安全方面,磷酸铁锂版本有热失控预警+多层防护,但具体碰撞测试数据暂无。建议等中保研报告出来再做判断。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市场前景:能复制SU7的爆款神话吗?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从5月销量看,Model Y月销2.4万,智界R7月销5千+,YU7想抢份额,靠的不仅是价格,更是“小米生态”的闭环体验。年轻人买YU7,可能不是因为车多强,而是“手机、车、家居”全打通的便利。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但挑战也大:产能、交付周期、售后服务网点,都是新品牌短板。我建议:别急着当“首批车主”,等首批用户反馈再下手更稳妥。

结语:小米YU7,是“价格屠夫”,更是“智能标杆”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它把高端配置“平民化”,用生态体验重构人车关系。但车终究是长期使用的工具,理性消费,别被营销冲昏头。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最后问大家:你会因为“小米生态”而选YU7吗?还是更看重品牌和可靠性?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幕后花絮:试驾时,我误触“零重力座椅”,整个人躺平,副驾同事笑到拍方向盘……安全设计得再好,也得注意使用场景啊!)

小米YU7上市,25.35万起硬刚Model Y-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