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3搭载固特异e锐乘,都市通行感受焕然一新

我的Model 3原厂轮胎跑了将近四万公里,终于到了必须换掉的地步。 你能想象吗?电动车扭矩猛、车身吃下去的铁多,轮胎比想象中更快“吃老本”。下雨天过积水路,我还曾被短暂的漂浮感吓得想把方向盘丢回洗手间。

胎噪也越来越凶,到了高速上放再大音量的歌,也盖不住“嗡嗡嗡”的陪伴。 那一刻,我就决定:这次轮胎要专门为电动车挑一条,不行凑合。

特斯拉Model 3搭载固特异e锐乘,都市通行感受焕然一新-有驾

我琢磨了半个月,最后选定了固特异的e锐乘,尺寸依旧保留235/45R18 98W。 看重的不只是品牌历史。

最吸引我的是胎侧烫印的EDR标志,字面意思是“Electric Drive Ready”。换言之,这条胎从配方到结构,厂家标注是为电动车量身定制的。 电车没有发动机底噪,轮胎的呼吸声、摩擦声就暴露无遗。

再说重量和瞬时扭矩,这对轮胎要求更苛刻。 普通乘用胎在这里常常被按在地上摩擦。

换上e锐乘后,第一个感受是安静。 真的安静。

城市里那些接缝和粗糙沥青路段,路感变得柔和。 以前“咯噔咯噔”的节奏,现在像被人柔手拧成了慢速按摩。

厂家在胎内贴了一层宽达十几厘米的吸音棉,紧贴内壁,像给轮胎穿了内衬。 花纹设计也有新意,密集的小格状设计把气流噪声打散了。

上高架开车,终于能放下一堆播客好好听,舒服感立马上线。 说句老实话,耳朵没受罪,心情也好。

湿地抓地力,是我第二个惊喜。 上海最近梅雨不断,路面常常湿滑。

有一次中环上遇到一段积水,我本能地放松油门,轻点刹车,车子稳稳过去,没有半点飘。 轮胎中央的肋条比普通胎宽很多,接地面积大得多。

实际手感像是鞋底和地面黏得牢,脚下稳。 更玄乎的是,这套胎的配方里加了一种天然松脂类材料,目的是在湿滑路面提高黏性。

直观感觉就像轮胎多了几根微小的“吸盘”,下雨天开车自信心被拉高不少。 续航表现也让我满意。

电动车车主最在意的就是能跑多远。 换胎前我常常为充电焦虑。

换上这套之后,几次长途测算下来,满电续航比以前稳定提升了大约二十公里。 差别看似不大,但在通勤或长途临界点上,二十公里能救命。

特斯拉Model 3搭载固特异e锐乘,都市通行感受焕然一新-有驾

厂家在胎体结构上采用了高密度设计,重量分布更均匀,偏磨情况明显减轻。 低滚阻的调校既照顾续航,又不牺牲抓地力——这点做得相当平衡。

耐磨性也不赖。 现在跑了几个月,胎面纹路还清晰,磨损控制得不错。

以我每周跨城跑一趟的频率来说,这套胎显得“经得住折腾”。很多人担心为电动车选胎会牺牲寿命或续航,但这块我给出实测背书。 不过有一点要说明:实际寿命还跟你的驾驶习惯、胎压维护、路面状况等关系密切。

不要以为换了“神胎”就可以任性漂移。 谈到价格与性价比。

固特异e锐乘的售价比普通经济胎要高一些,这是事实。 但把噪音、湿地安全、耐磨和续航改善这些因素放一起算账,感觉是“值回票价”。到了高速上不再一直调整音量,就是那种“买对了东西”的幸福。

换胎这件事,很多人习惯图省事、图便宜,但如果你开的是电动车,或者你经常跑雨天和高速,建议把重点放在为电动车设计的轮胎上。 省下来的神经和安全感,都是无形的收益。

给大家分享几点个人建议:1) 轮胎选购时,看清是否有电动车专属标识。 2) 关注胎侧的荷载和速度等级,别只看花纹好看。

3) 定期检查胎压和均衡,养胎比买胎更重要。 4) 如果你爱听播客或对车内安静有要求,吸音层是加分项。

老司机一句话:会保养的轮胎才是划算的。 说点更现实的。

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轮胎供应商也在加速布局电动车专用产品。 市面上出现了不少主打“低噪”“长续航”的新品,选择多了,质量分化也会明显。

网络上不少车主吐槽原厂胎表现一般,这也推动厂商改进。 换胎时别只看价格,性能才是关键。

我换胎的经历,最后让我重新爱上了开车。 出门不再被噪音打断,也不会因为一点积水就心跳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换胎过程里和店里师傅闲聊,听到很多人把轮胎当消耗品不放在心上,这种心态我不太认同。 轮胎是汽车与地面唯一的接触点,所有安全都从它开始。

你的车轮现在是什么状态?有过在雨中被“飘”过的惊险瞬间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换胎经历,或者推荐你心里那款“真香”的轮胎。 哪怕只是一个细节,也可能改变别人一次路上的安全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