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让人脑壳疼的问题,关于电动车到底好不好开,用油还是用电,燃油车和新能源究竟谁才是真“王者”?每次汽车圈有什么新动作,这场争论都能炸出老八卦一堆。
但就在最近的这场“20.99万起售!新一代智己LS6携超级增程终结油电之争”的发布会现场,一句话让整个观众席都给整沸腾了:“行业唯一的450公里超长纯电续航,1500公里超长电车体验!”
嘶,这数一听就不简单,是不是有点反常?油电之争这老梗,真就被一辆车给终结了?还是说这只是场又一次的发布会噱头?
别急,光看数据很容易让人冲动,不过老司机多年遇到的大风大浪告诉我,数字漂亮不代表一脚油门全都能兑现,还是得慢慢扒拉一把,这货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人盯着价格说,二十万级别的新车配置都在疯狂卷,智己这波要么整出大招,要么也不过就是技术参数上的噱头多。
但再一看现场的订购和品牌门店的热度,哎哟,这貌似不单纯是玩流量的事,背后是不是有点真东西?
说到底,这新一代LS6到底是不是油电之争的终结者,还是给买车群众灌了迷魂汤?弄清楚这些,我们才算是给这场“终结之战”拍个板。
首先得聊聊,增程技术多年来其实一直是个矛盾的产物,既想要电动车的高效低耗,又怕电池不够用,死活纠结在“纯电续航短”“亏电动力垮”“噪音奇高”这三座大山底下。
别人家增程车卖点是“能跑远”,但往往纯电能开个几十公里,剩下都得靠发动机蹦跶,电池快没电时动力又成蟹爬,车内噪音嗡嗡直响。
说白了,以前的增程车就是解决“里程焦虑”打个补丁,但补完一坑还有一坑。
智己这次把LS6的增程电池堆到了66kWh,看着就有种“卯足了劲闹革命”的味儿。
这个电池容量,直接让CLTC纯电续航拉到了450公里以上,等于把传统增程车的水平按在地上摩擦。
更狠的是,很多纯电SUV都不敢跟这个续航扳手腕,打的标语“一周一充”终于不是画饼,真的有用户通勤上下班免充电的福利。
换句话说,平时用车不惧头天晚上忘记插电,哪怕周末去外地跑个短途,依然是一路爽爽的纯电自驾,彻底和“里程焦虑”说拜拜。
当然,这些都是续航层面的,它到底解决没解决是真的动力掉链子问题?
想起原先很多增程车主要吐槽的最多的一点是——电量一低,动力都变“拖拉机”。
智己这套“恒星超级增程”可不是纯靠电池堆料。
它在低电量下放电功率居然可以做到275.5kW,电池只剩16%,动力还是杠杠的。
这种“电量不妥协”让人很有安全感,以前开增程车的那种“满电是猛虎、亏电成虫”的落差感,算是被治了个底掉。
再加上800V碳化硅电机的加持,无论你电量多低,都不会“动力见底”,车主们终于不用怀疑人生。
但别以为这只是个省电霸霸,智己LS6用“超效黄金发动机”把油电混用的综合续航直接干到1500公里。
这数字有点夸张,但也不是空头承诺。
一百公里油电综合能耗才2.07升,综合燃料消耗只有0.06升,家用车是不是听起来跟电动自行车差不多?
真不是瞎说,亏电油耗5.32升,比现在大伙在马路上最常见的那批增程SUV还要低了23%。
这些数据直接打消了人们长途出行“怕没电”的老怨气,从市区到外省,高速神行而且不必老惦记哪儿补能、去哪儿排队充电。
说到补能,很多人都怕新能源车“充电慢到怀疑人生”。
智己这波上了800V超快充平台,15分钟能补充310公里续航,200kW的起始充电功率比以前提升了两倍还多。
这下不用被加油车主瞧不起了,去充电站也能快速摆脱“失联综合症”。
NVH静音方面也下了工夫,发动机启动时车内怠速噪音低于36分贝,增程器开起来也只有0.5分贝引入。
再也不是“电车开着像拖拉机”,家人通勤也能清静自在。
但最值得一说的,还是智己LS6并没有把“突出一端”当做全部卖点,号称“三个新一代”的全面进化。
先瞧底盘,灵蜥数字底盘让这个近5米长的SUV转弯半径只有4.79米。
啥意思?
就是开到小区地下车库、城市窄路掉头,原来需要花式挪车的地方现在一把就能过,连紧凑型轿车都自愧不如。
超级后驱能力这点也很劲爆,通过“灵蜥矢量运动控制系统”,后驱车型都能实现80%的四驱脱困能力,湿滑路面横滑降到之前的20%,过弯稳定再提升15%。
后驱车主不用再被“动力不如四驱”打脸,该撒欢撒欢去了。
安全配置方面,智己LS6玩得有点“卷”,同级里唯一的“灵蜥爆胎稳定控制”,高速爆胎也能用毫米级响应把车辆拉住。
200毫秒内检测,40毫秒内就开始介入,简单粗暴地把高速爆胎的灾难概率拉低不少,毕竟高速恶性事故有七成都和爆胎脱不了干系。
还有主动防侧翻2.0技术,依赖后轮转向和线控制动,把SUV侧翻风险又砍了一半,家里有娃的就更安心了。
说白了,这是把安全感直接拉满。
智能体验也不含糊。
AI加持的雨夜模式,画质增强算法和动态区域跟踪,夜间爆雨开车也能清晰识别,导航光效指引再拉一手。
下雨天也不用“盲开”,想和雨神并驾齐驱就并驾齐驱。
副驾那块15.6英寸MiniLED大屏+7.1.4声道音响,堪比移动头等舱影院,坐在车里打卡刷剧,妥妥的享受。
而顶配还能选配英伟达Thor芯片、激光雷达,全自动驾驶的技术铺垫都给你备齐了。
“空间魔法”这一项同样没被落下。
90%的座舱得房率,很直观地说明这车能挤下超多人和行李。
副驾的头等舱座椅零重力模式、贵妃椅模式,能向前折叠拓展空间,11升冰箱能塞下14罐可乐。
家庭、露营、长途,用途多变,才是真的实用主义。
别的不说,回头看点评区好多人都直呼LS6是二十万级市场的“价值重构者”。
不少品牌还在“配置堆砌”和“价格互卷”的圈圈里打转,智己却偏要技术突围,把增程和续航的参数直接拉满。
它抢在“技术普惠”的风口,把20.99万的预售价格丢出来,还真把不少犹豫群众的心给撬开了。
正式开售半小时“小订破万”,这速度都能让人怀疑是不是有机器人抢单。
夜里的线下门店人气爆棚,那画面感,感觉像是路上见到的年终大促一样。
难怪有人说,新能源市场以后真的不只是靠配置卷,体验卷才是新玩法,油电之争也许真的没必要纠结了。
从能耗到动力,从智能到安全,从续航到空间,LS6这里全给你备齐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辆新车身上。
车市的人气有起有落,新鲜感总是最迷人的,人们真正关心的还是质量、售后、长远表现这些不止一次被业界打脸的问题。
那些技术参数和花式创新,终究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很多新车起势猛,过两年又被新一波技术潮拍在沙滩上,毕竟市场和技术都在动态演变。
智己LS6能否持续“杀疯全场”,还得看用户真用起来之后的评价和反馈。
毕竟,数据可以让人动心,体验才是真实。
千万别忽略了,公布的各种极限数据,只能代表实验室的理想条件和厂家的最大宣传力度,实际用车环境远比营销手册复杂得多。
无论技术如何升级,用户追求的始终是稳定好开、省心经济的实际体验。
增程车的未来是趋势,但能否一举终结油电之争,还得让市场和时间给最后答案。
买车的人是最灵敏的“市场生物”,谁家的车真的有料,早晚会被“真香警告”盖章。
话说回来,如果你现在还在纠结买电动还是油车,是不是也该放平心态,体验一次全新的增程技术。
不妨去线下门店蹲一波,自己试试、比比谁家的数据是不是表里如一。
聊了这么多,电油之争真就有终结那一天吗?你觉得20万预算里的LS6是否会成为你的首选?聊聊你的看法吧。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