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年中考逆转与爆款新势力,新能源油车暗战谁主沉浮?

一到年中,大佬们就开始摩拳擦掌,复盘前七个月的汽车圈江湖,生怕哪个风头溜进了自家地盘没来得及“看个究竟”。

今年嘛,谁还敢说自己不关注新能源汽车那些热度、销量和排名呢?

毕竟朋友圈最常见“晒车”场面,不就是自主品牌的奇迹翻番跟小米SU7的“爆炒”吗?

可是,翻开2025年1月到7月的成绩单,我都忍不住眯起了眼睛想再多瞅两遍——这剧本,可以说比想象中更抓马。

自家兄弟还没来得及彻底开香槟,有的就已经开始捏着汗巾找补计划B了。

自主品牌年中考逆转与爆款新势力,新能源油车暗战谁主沉浮?-有驾

到底是哪家唱的欢,哪家摊上事?

谁是真正藏在大名单里的王炸,又谁在风头下摸着石头找出路?

咱今天就来边扒实际数字边聊那些被忽略的门道,一起侃侃这份看上去挺燃但细品暗流汹涌的榜单。

说白了,今年自主品牌还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轮番上台比拼着,没点包袱都不好意思赶来刷存在。

1到7月,整个自主品牌阵营硬是卷出个823.82万辆销量,同比噌噌涨了23.6%,直接抢下了大市的八成江山。

表面上看,国内品牌集体押宝新能源的策略拉满,市场地盘越扩越大。

可是别误会,这是齐头并进的盛世?

其实暗地里,可没有那么齐心齐力的暖风,反倒是各自暗流汹涌。

比亚迪和吉利这对“老铁”无疑依旧吊打全场:一个179.37万辆,一个141.58万辆。

自主品牌年中考逆转与爆款新势力,新能源油车暗战谁主沉浮?-有驾

单量过百万,听着确实挺香。

问题是,吉利那61%的增幅惊掉下巴,而比亚迪仅仅混出了10%,这对“老大”名头还稳得住吗?

尤其比亚迪年初信誓旦旦喊500万目标,现在这进度条怎么看都悬着一颗心——前头拼命拉,后头咔咔掉速,难不成等到年底来个大V逆转?

有网友都忍不住发问:“BYD这是准备先跑再歇歇脚?”

还有更狠的:今年总不会来个‘海水退了才知道谁没穿裤衩’吧?

再说吉利,这波61.4%的直线提速,狠狠把存在感刷满——有种憋了两年多大招“满级返场”的味道——你要说它凭什么?

其实也不神秘。

一来,吉利多线布局,油电混动、纯电齐步走,星越L、银河、远景,谁都没落下。

二来人手一份“儿媳妇都能开回娘家”的中型车——价格下探,服务跟上,这种下沉市场打法,同行也没那么容易照猫画虎。

这一点点积累,遇上传统车市刚需复苏,顺势暴涨,逻辑上讲也没啥太悬。

不过仔细瞅榜单,有人笑得合不拢嘴,自然有人细品不是滋味。

理想、赛力斯这些头部新势力反而集体踩了刹车,理想居然同比还掉了2.2%,赛力斯更是肩扛15.7%的降幅。

这让原本喊着旗舰高端制造的人都快失语了:以前狂奔的速度,今年反而有点底气不足。

什么原因?

一部分当然是头部市场“天花板”快顶上了,另一部分,老百姓看车越来越理性,纯新概念不再盲追,有些车款卖人设、新科技这一招,逐渐变成了“花拳绣腿”。

就像去年小阳人都扎堆抢口罩,现在集体屯好药箱,热度也就一下子冷下来了。

要说今年最离谱的黑马是谁?

小米和小鹏,绝对是不服就干的典型。

小米汽车居然一年暴涨超过三倍,18.84万辆看着不算巨量,可架不住人家增速336.9%。

说句实话,这么爆的涨幅,你在互联网创业圈见得多,造车能玩成这样,米粉都要笑出酒窝了。

当然,小米SU7那波操作在各路平台已经被刷成段子,“手慢无”的抢单速度和用户热烈讨论,实打实撑起了流量王座,只不过后劲够不够,还得年底见分晓。

回头看看小鹏,这边安静闷声发大财,乘着MONA 03新车明显上量,整体销量翻两倍,直接甩开一票对手,让人佩服这踏实升级路线,算是新势力第二轮淘汰赛里率先突围的狠角色。

下边就到那些“不是每台都火爆,有的还闷声吃亏”的自家兄弟了。

埃安和传祺降幅超一成,尤其传祺跌去20.7%,给谁都够扎心。

这不仅是产品同质化老问题,还是面对新势力激烈进攻下的结果。

如今造车要么拼爆款,要么主打服务+个性,传统路子吃老本的日子越来越难混,品牌革新开始变成必答题。

要不怎么说,这年头造车跟开餐厅一样,单靠老味道还真守不住“回头客”。

说起市场分布的细节还真是门学问。

新能源领域,前7月自主新能源的总销量噌一声到了583.5万辆,一年窜升将近40%。

自主品牌年中考逆转与爆款新势力,新能源油车暗战谁主沉浮?-有驾

单车榜单里,星愿、宏光MINI、小米SU7、秦L插电、海豹06这几个名字来回露脸,明显风头盖过一众传统燃油明星。

特别小米SU7,增幅直接三位数刷新认知天花板,秦L插电、海豹06起跳也虎得很,挺有点打破格局的意思。

而燃油车型,虽然整体还在小幅飘红,但相比新能源那种野蛮生长,气势大不如前。

特别奇瑞的艾瑞泽8和吉利星越L、星瑞,增幅虽然瞧得见,但与新能源榜单里的“魔鬼指数”,那点涨幅,就像骑共享单车碰上高铁,能搭个顺风都算赚了。

至于细分市场方面,SUV、轿车、中型、中大型各细分区段,几乎都能找到代表产品上榜,像星越L、理想L6、海豹06、秦L插电版各领风骚。

但细品其实别有一番滋味——新款抢跑的风暴之后,并非谁都能保持长期热销,有的一下子新鲜劲过去就跌回原地,品牌推新策略能不能跟上,才是常胜法宝。

自主品牌年中考逆转与爆款新势力,新能源油车暗战谁主沉浮?-有驾

比方说宋L DM-i,直接用5700%的增幅砸场子,这炸裂程度,估计不少同行也是“望风心寒”。

还有捷途X70 PLUS翻了四十七倍,一度成了市场最夸张的反转典范。

话说回来,谁能想到燃油车销量还在涨,只是气场全被新能源压过一头,真有点“步履坚实但身影越来越淡”的意味。

燃油区头部产品依旧是星越L、星瑞、CS75 PLUS这些老朋友,小幅波动还算坚挺,可新秀早被新能源狠狠抢去瞩目。

有一说一,大部分油车都靠常青树车型撑门面,没大新意也就没大突破。

自主品牌年中考逆转与爆款新势力,新能源油车暗战谁主沉浮?-有驾

回头看总批发量,1~7月自主车批发超过1065万辆,比销量多出一截,说明库存和市场反馈也在不断打拉锯。

自主品牌年中考逆转与爆款新势力,新能源油车暗战谁主沉浮?-有驾

大家一边加紧生产,一边又得精打细算,市场波动挺大,谁都怕压货积压拖后腿。

这拉开来看,比亚迪依旧批发顶流,两百多万辆,增幅25.6%,说明产能还在加码,但终端市场略显乏力,跟年初“要搞大事情”的气势不太契合。

自主品牌年中考逆转与爆款新势力,新能源油车暗战谁主沉浮?-有驾

反观吉利,上升动力更明显,批发和终端都硬核提升,星越L、银河、缤越集中发力,给“国民家用性价比”贴了金。

五菱的表现也值得扒一扒,批发量涨幅58.5%一句话诠释什么叫“农村包围城市”,缤果和宏光系列低价爆款打法仍然杀伤力满满。

自主品牌年中考逆转与爆款新势力,新能源油车暗战谁主沉浮?-有驾

新势力零跑,销量年增幅与批发量持平,足足涨了150%,体量还不大但增长速度让人眼馋。

自主品牌年中考逆转与爆款新势力,新能源油车暗战谁主沉浮?-有驾

等到下半年若新车型稳定输出,说不定又有新赢家冲天而起。

谁说新能源格局已定,江湖上哪儿有常胜将军?

有人或许要问,新能源爆发又如何,传统燃油还会不会反攻?

现在看,市场大盘依然是新能源“上蹿下跳”,但油车还没彻底退出舞台。

不少三级市场、用户群体其实还认准油车那点“稳定感”,提车就开、修理便宜。

但这种结构,放到明年会不会发生变化?

这得看国家补贴、油价波动和消费心态最后花落谁家。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新能源从高端到入门都有爆款,卷价格,拼科技,还拼用户体验,愿者上钩,不愿的也能观望。

一场巨变的历史周期,估计没人敢打包票未来三年谁指点江山。

讲到这里,有人要感叹,头部自家兄弟起来了,腰部孩子还在苦熬,小品牌的机会在哪儿?

从今年情况看,只要敢搏出爆款,比如今年的宋L DM-i和小米SU7,还是有翻身的机会。

现在拼的是上新速度、品牌露出以及对用户需求的超前卡位。

不再是谁能熬得久,而是谁能快速响应市场,“爆一台养一窝”,新鲜劲儿过去了又迅速推陈出新,这就是当下造车江湖的铁律。

这些年中国品牌从被人嘲笑“小作坊”,到现在八成市场份额的“大满足”,真是熬出来的,卷出来的。

自主品牌年中考逆转与爆款新势力,新能源油车暗战谁主沉浮?-有驾

但荣誉的背后,是去年刚被追捧的明星有可能今年就跌出榜单。

行业没有玻璃人的特权,今天爆了,明年凉,都是常态。

虚假的繁荣和真实的痛点全都写在每个月的数字里,谁都掩不住。

说穿了,数据好看的不见得底子厚,排名掉下来的也未必真被淘汰出局。

大家都在大浪淘沙里各凭本事往前冲。

新能源车接管江湖只是开端,燃油车的坚守是行业底色,市场风向天翻地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

下半场还有没有大逆转?

谁会成为下一波派系的赢家?

这场自主品牌的“赌局”,才刚刚开始热身。

你怎么看自主品牌们今年这波起伏走势和新能源油车的暗战?

你是更喜欢尝鲜抢新车,还是坚守油车老友记?

评论区继续开聊,咱老规矩,杠精和粉丝都别憋着——有啥想法尽管抛出来,可别闷在心里。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