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风集团公布了 2025 年 17 月的产销快报,数据有点意思。17 月,东风集团累计销量 126 万辆,同比下降 10.8%,但 7 月单月销量达到 20.5 万辆,同比增长 27.55%。这一降一升,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先看整体,东风集团的销量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合资品牌全线溃退。东风本田销量同比下降 37.4%,东风日产下降 23.5%,神龙汽车下降 28.3%。另一方面,自主新能源却迎来爆发。岚图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85.8%,奕派增长 33.1%,猛士增长 41.6%。此外,集团净利润预计下降 90%95%,可新能源的贡献率却超过 20%,这利润预警与增长的矛盾,也让人捉摸不透。
在自主新能源的崛起中,岚图表现得格外突出,堪称 “救局引擎”。从销量上看,岚图连续 5 个月销量破万辆,7 月达到 12135 辆,17 月累计销量 66680 辆,占集团新能源销量的 26.7%。产能方面,黄金工厂单日产量可达 600 台,云峰工厂也协同保障交付。
岚图能成为爆款,靠的是一套有效的方法论。它打造了双爆款矩阵,梦想家成为 MPV 销冠,FREE + 在 2030 万混动 SUV 中排名前三。在技术上,岚图拥有强大的护城河。搭载华为乾崑 ADS 4.0,配备 192 线激光雷达和 29 个传感器;EDC 可变魔毯底盘能实现毫秒级滤震;还获得了行业首个 “智驾安全五星标准”,130km/h 的 AEB 刹停能力十分出色。而且,岚图在 20 万级车型上实现了 “超满配” 的性价比,像车载冰箱、全场景防碰撞等配置都安排上了,给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再看合资品牌这边,如今陷入困局。非豪华品牌市场不断下探,燃油车的红利逐渐消失。曾经,合资品牌可是 “利润奶牛”,但现在却成了最大的拖累,比如东风本田在 2024 年销量暴跌 29.2%。在这种情况下,东风集团的战略重心开始向自主倾斜。研发重心转移,岚图的研发投入占集团自主板块超 40%。产能与全球化布局也在推进,岚图第 20 万辆整车下线,成为央企新能源首个破纪录的品牌。岚图作为出海主力军,已经覆盖欧洲 10 国,在中东高端市场也有所突破,像哥斯达黎加就大量使用岚图汽车。
岚图在东风未来的发展中,也占据着关键地位。它在技术和品牌上都实现了双赋能。天元智驾架构,作为国内首个全域智能整车架构,包含青云 L3 平台和鲲鹏智驾系统。品牌高端化方面,央视《大国基石》进行了专题报道,还获得了 MUSE 设计奖铂金奖,成为中国品牌首获双车折桂的案例。
从产品布局来看,2025 年岚图计划推出 4 款新车,包括知音、泰山等,覆盖 SUV、MPV、轿车全品类。目标也很明确,年销要达到 20 万辆,较 2024 年翻倍,冲刺央国企新能源第一品牌。
东风集团当前的困局,源于传统合资模式失效以及新能源转型滞后。而岚图的破局之道,在于技术自研,借助华为生态;采用爆品策略,以用户为导向;并且实现产能的敏捷响应。岚图作为央企转型样本,验证了 “体制内创新” 的可行性,它依靠技术沉淀和资源整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合资品牌要是不加速电动化进程,市场份额很可能会被本土品牌全面蚕食。未来,东风集团在岚图的带动下,会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