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蔚来全新ES8正式开启交付,BaaS租电版起步价29.88万元。
这消息一出,新能源圈炸锅:要知道,上一代ES8起步价近50万,现在降了20万,是终于想通"以价换量",还是600亿烧了八年,终于攒够了底气硬刚理想L9?
,发布会上李斌拍着胸脯说:"这不是降价,是我们技术成本降下来了,该让利了。"
三个月后的12月21日,蔚来又甩出品牌史上最贵的ET9,整车购买78.8万起,从29.88万到78.8万,蔚来这波"两条腿走路"的操作到底想干啥?
咱今天就扒开看看。
双旗舰凭啥卖29.88万?核心技术藏了哪些"狠活"?
2024年9月21日这天,蔚来放出的第一个是全新ES8。
29.88万的BaaS租电价格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蔚来终于降价了"。但仔细看配置你会发现,这哪是降价,分明是"技术成本降下来后的大方"。
先看尺寸,新ES8长宽高分别达到5280mm、2010mm、1800mm,轴距3130mm,比上一代车长增加181mm,轴距增加60mm。
这尺寸放在30万级SUV里,吊打理想L8、问界M7这些对手。三排座布局,六座或七座版本随便选,第三排不再是"应急座椅",成年人坐进去腿能伸直,长途坐三四个小时也不难受。
技术层面狠。
全新ES8搭载的是蔚来第二代平台技术,800V高压快充(虽然不是ET9的900V,但也够用了),充电10分钟能跑200多公里。续航方面,根据电池版本不同,CLTC工况续航在550-850公里之间。
的是换电网络,截至2025年1月,蔚来已经建成超过3000座换电站,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
换电3分钟满电出发,这体验是理想、问界这些品牌学不来的。但29.88万这个价格有个前提:BaaS租电模式。
啥意思?
就是买车时不买电池,每月租,标准续航电池租金980元/月,长续航电池1480元/月。有人算过账,租10年电池大概多花12-18万,但好处是电池永远能升级到最新技术,而且蔚来负责电池健康管理,用到容量以下给你免费换新。
这笔账到底划不划算?
看你怎么算。如果你打算用车超过10年,整车购买(40.68万起)可能合适;如果你三五年就想换车,租电池明显灵活。
三个月后的12月21日,蔚来在广州NIO Day上又扔出第二颗:ET9。
这款被李斌称为"史上最强大的蔚来"的行政旗舰,整车购买价78.8万起,BaaS租电66万起。ET9和ES8完全是两个物种,前者对标的是宝马7系、奔驰S级豪华行政座驾,后者针对的是家庭用户。
但这两款车有个共同点:都在用蔚来这八年积累的技术。ET9搭载的全域900V高压架构、自研神玑NX9031芯片、天行智能底盘系统,这些技术未来会逐步下放到ES8、ES6这些走量车型上,成本摊薄了,价格自然就能降下来。
所以29.88万的ES8不是"降价",是蔚来终于攒够了技术家底,可以用规模效应降成本了。
这个逻辑和特斯拉当年一样:先用Model S、Model X赚口碑和技术积累,再用Model 3、Model Y收割市场。蔚来现在就在走这条路。
600亿烧了八年,除了车,还"烧"出了啥隐形资产?
很多人只盯着蔚来的新车价格,却忽略了这家公司这八年"烧钱"的隐藏成果。
600亿投入,真的只烧出两款车吗?
2025年3月29日,李斌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公开披露:蔚来累计研发投入已达600亿元,每个季度研发支出约30亿元,2024年全年研发费用130.37亿元。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
对比下同行就知道了。理想汽车2024年研发投入大概80亿,小鹏汽车60亿左右,蔚来的研发投入几乎是他们的总和。
钱砸在哪儿了?
是芯片。ET9搭载的神玑NX9031芯片,5nm车规工艺制程,超过500亿颗晶体管,算力相当于四颗英伟达Orin芯片,但成本降了一半。
这颗芯片蔚来憋了三年才搞出来,前期投入几十亿,但一旦量产摊薄成本,后续每辆车能省好几万。第二是换电网络。
截至2025年1月1日,蔚来已建成3000座换电站,按计划2025年底会达到5000座。建一座换电站成本在300-500万之间,3000座就是90-150亿。
这笔钱看起来打了水漂,但规模效应一旦起来,单站运营成本会大幅下降。2024年12月,蔚来单日换电服务突破10万次,春节期间累计12天单日换电服务都超过10万次。
用户用得越多,换电站的边际成本越低,最终这张网会变成蔚来最大的护城河。第三是专利和技术储备。
蔚来在电池管理系统、智能驾驶、底盘控制等领域已经积累了上千项专利。比如ET9的天行智能底盘系统,全球首个全线控智能底盘,线控转向、后轮转向、全主动悬架大核心硬件集成在一起,这套技术未来会下放到ES8、ES6这些走量车型上。
一旦下放,这些车的产品力立刻上一个台阶,成本还能继续降。第四是用户生态。
蔚来APP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社区活跃度比很多互联网产品还高。这次全新ES8发布,超的订单来自老用户推荐。
"粉丝经济"不是靠广告砸出来的,是八年服务攒下的信任。蔚来的用户运营团队有几千人,成本不低,但换来的是用户粘性。
老用户不仅自己复购,还会带新用户进来,这个飞轮一旦转起来,获客成本会越来越低。所以600亿不是白烧的,是在建护城河。
芯片、换电网络、专利储备、用户生态,这些"隐形资产"在财报上可能看不出价值,但真正打起仗来,这些才是决定生死的东西。
从"烧钱机器"到"支棱起来",蔚来的逻辑真走通了?
放在五年前,说蔚来能靠技术盈利,估计没人信。
那时候它一年亏100多亿,换电站越建越亏,被骂"人傻钱多"。
但现在呢?
2024年财报显示,蔚来全年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整车毛利率提升至,综合毛利率接近。虽然还没实现全面盈利,但单车毛利已经转正,距离盈亏平衡越来越近。
为啥好转?
是换电站的"规模效应"来了。3000座换电站的单站运营成本,比1000座时降了以上。
原因很简单,换电站的固定成本(土地租金、设备折旧、人工)是定死的,但服务次数越多,单次换电的成本越低。现在蔚来单站日均服务能力突破120车次,预计到2025年一季度,领航换电体验将覆盖大部分城区场景。
用的人越多,成本越低,这个正向循环一旦形成,换电网络就从"烧钱无底洞"变成了"盈利增长点"。第二是产品定位精准。
全新ES8定价29.88万起(BaaS版本),杀进理想L8、问界M7的腹地,这个价位段正好是中国家庭用户的"甜蜜点",既不会像十几万的车那样被认为"档次不够",也不会像五六十万的车那样让人肉疼。
ET9虽然贵,78.8万起步,但定位很明确:给那些原本想买宝马7系、奔驰S级的用户提供一个"国产智能化"的选择。两款车一个走量、一个树品牌,组合拳打得漂亮。
第三是交付量在提升。
2024年全年蔚来交付新车221,970辆,同比增长。虽然绝对数量还不如理想(37万辆)、小鹏(19万辆),但增速摆在这儿。
的是,蔚来2024年11月连续7个月单月交付超过2万台,这个节奏一旦稳住,2025年全年交付30万辆不是问题。
交付量上去了,研发成本和固定成本就能摊薄,单车利润就能提升,盈利拐点自然就来了。但蔚来的逻辑真的完全走通了吗?
还不能下定论。最大的风险有三个:是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价格战随时可能打响,蔚来的毛利率能不能守住是个问号。
第二是换电网络的投入还在继续,2025年要建到5000座,这又是一笔巨额开支,能不能扛住现金流压力还得看融资能力。第三是ET9这高端车型,市场接受度还是未知数,78.8万买国产电动车,有多少人愿意掏这个钱?
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网友吵翻了!29.88万的蔚来,是性价比还是智商税?
全新ES8发布后,评论区分成两派。
支持方说"香哭了",质疑方说"智商税",咱客观看看双方的论据。支持方的逻辑很:29.88万买一台5.2米长的三排座SUV,轴距3.13米,比理想L8还大,还能换电3分钟满电,这性价比哪儿找?
而且蔚来的服务是真香,24小时道路救援、一键加电(没电了蔚来派车来给你换电或充电)、NIO House免费咖啡和休息区,这些附加值算进去,29.88万简是白捡。别说BaaS模式,电池永远能升级到最新技术,十年后别人的车电池衰减到,你还能换新电池继续用,这不比买电池划算?
质疑方的观点也很现实:BaaS虽然降低了购车门槛,但长期算账不划算。
标准续航电池租金980元/月,十年就是11.76万;长续航电池1480元/月,十年17.76万。这笔钱加上购车款,总花费可能比整车购买还贵。
而且换电网络虽然方便,但覆盖率还是不如充电桩,去三四线城市可能找不到换电站。的是,29.88万能买什么?
理想L8、问界M7、腾势D9,这些车销量都比蔚来高,市场认可度强,为啥要冒险选个"小众品牌"?
还有人吐槽ET9:"78.8万买国产车?
这钱能买宝马740Li了,虽然是油车,但BBA的品牌溢价在那儿摆着,蔚来凭啥敢卖这个价?"
这个质疑确实有道理,ET9的市场定位很尴尬,比它便宜的电动车一大堆,比它贵的BBA有品牌背书,夹在中间很难受。但客观看,两方观点都不极端。
BaaS模式的租金确实是笔账,但蔚来提供的是"电池永远保持最新技术+健康管理+衰减到免费换新"的完整服务,这个价值很难量化。至于ET9的78.8万定价,蔚来的逻辑是:我给你900V高压充电、自研芯片、全线控底盘、换电3分钟满电这些黑科技,宝马7系有吗?
如果你在意智能化和科技感,ET9确实值这个价;如果你只在意品牌面子,那宝马可能合适。
归根结底,蔚来的产品不是"大众款",是"差异化选择"。
你买的不只是车,还有换电网络、用户社区、持续迭代的服务。这些附加值对有些人来说是"真香",对有些人来说是"鸡肋"。
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
600亿没白烧,但蔚来的"未来"还得看这步
从被骂"烧钱机器"到现在全新ES8敢卖29.88万、ET9敢卖78.8万,蔚来用八年证明:烧钱不可怕,怕的是钱烧在刀刃上。
现在的全新ES8和ET9是起点,接下来能不能坐稳市场,还得看三点。是换电站能不能继续铺到三四线。
蔚来计划2025年6月30日前实现全国充电县县通,2025年12月31日前实现27个省级行政区换电县县通。如果这个目标达成,换电网络的便利性会再上一个台阶,三四线城市用户的顾虑会大幅降低。
但这需要持续投入几十上百亿,蔚来的现金流能不能扛住是个问号。第二是技术会不会被竞品反超。
ET9的900V高压架构、神玑NX9031芯片、天行智能底盘系统,这些都是2024年的领先技术。
但新能源车迭代太快,理想、小鹏、华为这些对手也在狂砸研发,一年后蔚来的技术优势还能保持多久?
如果被反超,高端定位就站不住脚了。第三是用户会不会持续用钱包投票。
2024年蔚来交付22万辆,2025年能不能突破30万辆?
全新ES8的月销量能不能稳定在5000辆以上?
ET9这高端车一年能卖几千辆?
这些都需要市场验证。如果销量上不去,再好的技术也只是"实验室产品"。
600亿或许烧出了技术底气,但"未来"从来不是靠钱堆出来的,是靠用户用一次又一次换电、一辆又一辆订单,慢慢堆出来的。蔚来现在站在十字路口,往左是"高端小众品牌",往右是"走量主流品牌"。
李斌的选择是"两条腿走路"——用ES8走量赚规模,用ET9树品牌立人设。这条路能不能走通,咱就等着看,2025年底蔚来能不能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