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米YU7订单超30万,实际交付6042辆?新能源“神车”雪崩式反转了
有一说一,最近小米YU7这台新能源SUV,是真的在网上刷屏了。
不瞒大家讲,我在小黄鱼、论坛、各种车群都被刷得头晕。这车一发布,朋友圈已经有好几个同行在转,说是一小时订单冲到了30万台,18小时锁单24万。好家伙,就是那种队伍排到了十八里地的架势。
你要问我什么感觉?说实话,我第一反应还真有点心动。毕竟新能源圈卷到现在,小米第一次下场,直接开卷到友商头皮发麻。我平时写得多,看得多,这么吓人的首发量,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过,冷静下来,我开始琢磨一个问题。订单这种东西,毕竟只是数字。说实话,谁还没冲动下过几单呗?但小米YU7订单这个量,远远甩开了隔壁理想、特斯拉一个大档次。我就一直琢磨,这交付到底怎么样?会不会又是“PPT造车”?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7月是小米YU7开始正式交付的第一个月。我特意翻了好几个机构统计的数据,合了一下,实际只交付了6042台SUV。听着,差不多比宝马X5都多一点,在中大型SUV里捞了个第四。
乍一看,还挺能打的对吧?
但等等啊,去年SU7是4月交付的,人家第一个月都直接出7000多台。现在订单比SU7还疯狂的YU7,首个月交付反倒没人家多,这是搞啥呢?朋友群里也开始吐槽,‘我这车排队的时间,比取个快递都久’。有一个哥们儿都跟我飙了一句,‘雷总这次是不是有点装大了’。
我琢磨着,这就和咱们抢手机首发有点像。线上说得火热,真下单全员抢货。一到发售日,官网全是‘请耐心等待’。等你真想要,才发现原来他们的产能,没准备好。
小米自己其实也没公布全量的数据。从4月发布后,除了刚开始时那30万订单,后面数量就‘消失’了。估计再放出来,友商的脸都要挂不住喽。所以雷总这次选择低调,气氛搞得有点微妙。
那问题来了。
下单30万,交付6042台。数据对比上,冰火两重天。这么多车友一等再等,心里能不蹦蹦跳么?尤其SU7首月就出货7000+,这YU7反而慢上半拍。我知道有的铁粉还在洗,说‘等等,爬坡嘛,新车刚量产’,但说实话,谁希望自己掏几十万,还得等上大半年。
这里得提醒一句。交付慢,直接影响后边的追加订单。网上已经有人退单了。‘等得我都心灰意冷了’,‘下次再也不抢热度了’。甚至还有车友在群里发起‘曝光慢交付’的话题。这锅,小米还真得自己背。
那咱说回价格锚点。YU7的订单神话,确实能打。卷死谁都不奇怪。但交付,终究得用硬实力说话。我曾借过同事的SU7试驾,内饰和加速都是真不错。这次YU7也是主打黑科技,宣传确实拉满,但落地交车的速度,一下子就露底牌了。
拿新能源整个圈子的节奏看,理想、问界、比亚迪那些,基本月交付2-3万辆起步。小米YU7这个6042台,说不难听是交了个作业,说难听点就是拉胯。尤其是对着SU7和YU7自家对比,雷总怕不是在想‘再等等吧,再等等总能好’。
那如果你现在卡着纠结,该不该下单YU7,我的建议就一句。你要是真的刚需,而且愿意等,喜欢小米的生态闭环,那这事就看心情了。毕竟新势力主机厂,产能这关谁都不好过。
但如果你是跟风买,图个热闹、图个话题,那哥们儿,真不如再观望三个月。至少看到9月、10月的交付爬坡速度再说。别到时候钱卡那儿,车又迟迟提不到,人被晾着,心里亏大发了。
这年头,交付能力才是新能源厂商的命根子。订单再多,也是纸面暴富。能不能真正做到‘早买早享受’,还得看有没有那个实力,把车一辆辆送到你手上。
一句话。YU7热度没问题。产能还得接着卷。
总之,信小米不要盲信。你问我买不买,我说,想清楚,别只看到订单的‘火’,忘了交付的‘冷’。
#新能源 #小米YU7 #新车交付 #产能爬坡 #汽车捡漏 #技哥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