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神车”如今也顶不住新能源的猛烈攻势了。走进4S店,王老板都有点恍惚:以前朗逸、轩逸、帕萨特这些轿车,动不动就加价排队,捧在手心怕摔了。现在呢?销售人员追着客户发消息,价格一降再降,曾经月销三四万的风光,全靠骨折价勉强维持。七万出头买朗逸,帕萨特标价足足下砍五万,好像回到了“大甩卖”的年代。
到底什么问题让燃油车混得这么惨?很简单,油费一算账,分分钟让人脑袋发晕。轩逸在城市里跑一公里油费四毛,比亚迪海豚不到一毛。三年下来,省出来的钱都够再买台五菱宏光MINI了。网约车公司算得更细,买别克GL8插混版,油耗比腾势D9高,三年多花九万油钱,正好凑一辆小电车,转头集体换新能源。
不仅仅是省钱那么简单,技术上燃油车也快要追不上新能源车的尾灯了。电车可以五分钟快速充电四百公里,车主在服务区悠哉悠哉喝着咖啡,开着导航慢悠悠找方向。而不少燃油车主,空调旋钮还在摸黑找位置,导航卡顿错过高速出口的事儿常有。同样价位,新能源车配上车道辅助、激光雷达、秒开的大屏,燃油车开机还得等半天,还要拼命吼语音助手才管用,这体验谁受得了?
就连一向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也扛不住了。宝马5系试驾完理想L8,客人直接退单,说宝马车机像早些年用的老诺基亚,人家新能源已经是“触屏手机”级别的舒畅流畅。奔驰E级销量大跳水,反倒是蔚来卖得风生水起。商务MPV领域老大哥丰田考斯特、别克GL8眼睁睁看着企业高管集体换腾势D9、岚图梦想家。连奥运冠军一家都成了新能源MPV的“粉丝”,谁还甘心守着老套路。
问题很直接,燃油车最坚固的防线被攻破了。先是便宜,五菱宏光MINI这类小电车定价拉到三万块,县城大妈都能跟加油站说再见。接着是动力,小米SU7二十万就能买到“超跑”体验,这下思域“改装神话”直接下岗。安全方面,极氪009扛压工地大压路机的噱头也让原本靠钢板厚度自傲的燃油车瞬间哑火。
大家嘴上说着“油车才有驾驶乐趣”“新能源不成熟”,行动却很诚实。修车厂师傅忙着考电工证,加油站老板琢磨着换充电桩,二手车市场连奔驰宝马都开始挑挑拣拣,豪车贬值比白菜还快,都指着新能源车带来新生意。
其实回头看看,这场淘汰赛好像也没谁是真正的失败者。车企把钱省在了用户能感受到的地方,不造虚头巴脑的“豪华感”,专心琢磨如何省钱省力、开得爽、坐得舒服、用起来顺手。政策或许是催化剂,但真正决定胜负的,其实是用户掏腰包的那一刻开始的。新能源之所以能迎来大爆发,说到底还是满足了老百姓的心头好——省钱、省心、省力,哪一样都是真金白银换来的。
这一切发生得甚至没有太多波澜。今天你觉得油车还行,明天身边亲戚朋友全换了电车,原来跟你抢加油机的司机都转行喝咖啡去了。情怀这个东西,说到底还是技术进步的陪衬。蒸汽机、马车哪样不让过时了?如今换成新能源车横扫千军,这是潮水的方向,没人能拦得住。
落在别人家地里,曾经风光无限的燃油车,最后也只能退守“一方孤城”。剩下的朗逸、轩逸、帕萨特,靠着最后的品牌积累苦苦撑场面。谁都明白,这光环再亮也烫不动年轻人的钱包。新能源来了,油车的时代就这么过去了。
走到最后,既没有大轰大嗡,也没有谁喊“再见”。车市,就是这么冷静直接地翻开了新的一页。买什么开更香,算账就知道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