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途观L Pro别急着开走,6个细节不看准容易后悔
上周末去4S帮表弟提他的途观L Pro,本来想着顺手喝杯咖啡就完事,结果硬是折腾了两个多小时。销售小王笑嘻嘻地递钥匙,我第一眼就盯着车尾标——他订的是330TSI四驱豪华版,要是贴成两驱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前隔壁老刘的帕萨特就是没核对清楚,被换了低配加装件糊弄过去,到现在还耿耿于怀。
去之前我让表弟提前两天跟销售确认三样:贷款批下来没、身份证和合同这些证件带齐没、脚垫行车记录仪膜这些赠品备好了没。这些事要是落一项,你跑一趟也白搭。有一次群里一个哥们忘带合格证,车都看好了愣是开不走,只能再请假跑一回。
外观那环节,我挑了个正午太阳底下转圈看漆面,从前杠到引擎盖边缘,用手指轻轻蹭接缝处,有地方反光发暗或者摸起来粗糙,就得留心是不是补过漆。我还蹲下瞅轮胎侧壁的生产日期,“3025”这种数字其实就是2025年第30周产的意思,这个要跟整车出厂时间差别别太大,不然橡胶放久了会硬化。我见过有台库存半年多的胎,一上高速就抖得方向盘直颤。
玻璃也有门道,角落的小圆点位置不同代表月份,这招还是维修师傅老宋教我的。他说去年碰到一辆新提不到半年的SUV,前挡玻璃日期比整车晚了俩月,一查才知道中途运输碎过换新的——虽说功能不受影响,但买家心里总归膈应。
坐进驾驶室,我先把主驾座椅前后高低调了一遍,还特意用纸巾擦方向盘和中控边框,看有没有明显使用痕迹。有次在南城店试驾时遇到一台“新车”,空调出风口全是灰,那味儿像旧出租一样冲鼻子。这回我又试了中控屏连蓝牙、导航加载速度,还有倒影画质是否卡顿;空调冷热各开五分钟听风机声;灯光从远近光到双闪挨个拨动检查同步性;天窗升降的时候用A4纸夹密封条试漏风——这法子虽然土,但真管用。
机械部分我习惯冷启动查油水,把机油尺拔出来擦干净再插入,看颜色透明偏黄才算正常。如果发黑,那很可能被当试驾车跑过不少公里数。我还趴在发动机舱里摸管线接口,有湿痕就是渗漏信号。一旦条件允许,让售后把底盘升起来看看装甲、防锈层,还有变速箱壳体附近有没有油迹。今年春天有位老客户的新Q5,就是因为提车时忽略底盘检查,两个月后发现排气管焊缝生锈,还争执了一阵才给免费更换。
手续方面千万不能马虎,购车发票三联缺一个都麻烦,上牌必备的合格证更是一刻不能丢。我一般会顺便核对铭牌上的出厂日期,如果离当前超过半年,就得谈价格或者要求换另一台。同样,新表显最好在50公里以内,高于100公里基本可以认定被频繁外借试驾过,这种情况你愿意接受也行,但心理价位要调整好。另外临牌有效期和保险生效时间一定重叠,不然路上真出点啥事儿扯皮费劲得很。
最后我们验完赠品质量才签字,比如记录仪直接插电画质清晰度、贴膜扫码查防伪码、保养券必须盖章。这一步很多人嫌麻烦,其实最省心——邻居阿强去年图省事直接抱箱礼品回家,到头来发现脚垫尺寸根本不匹配,又折返去找销售吵半天,也没人赔他误工费。那天下午我们办好临牌,看保险短信提示已生效才慢悠悠驶离店门口,中间还停路边重新系安全带,因为表弟第一次坐自己新买的大SUV激动得手忙脚乱……这一幕让我想起十年前我第一次开自己的捷达,也是一路紧张怕刮花,如今却成了一堆验车经验随口能倒的人,也算是一种变化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