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侯金龙预言未来10年中国电动重卡将以数十倍增长,存量突破600万辆,推动电力需求提升10倍

2024年刚过去没多久,市场上电动重卡的热度蹭蹭往上窜。有人跟我聊起:你看这重卡,电动化是不是又是大势所趋?我有点犹豫,大势说得太早了,实操推起来没那么简单。根据华为侯金龙给出的数据——未来十年,中国电动重卡数量将猛增数十倍,存量突破600万辆,电力需求增长高达10倍——这数字够吓人(体感,样本少),也值得咱们认真琢磨琢磨。

我记得前几天跟一个卡车修理工聊天,他说:电动重卡这玩意儿,耗油省是王道,刹车问题也解决不少,老司机都乐意了。这种说法我倒是认同。重卡油耗大,那是出了名的。我估算了一下,传统柴油重卡百公里油耗一般得30升左右(体感),电动后能省个三分之一到一半油钱也是有可能的。别小看这点,卡车司机一跑几万公里,一年下来能省上好几万块油费。

华为侯金龙预言未来10年中国电动重卡将以数十倍增长,存量突破600万辆,推动电力需求提升10倍-有驾

重卡换电并不意味着立马就能跑得多远。你看同一价位的电动重卡和传统柴油车,电动版起步快没错,但里程和充电时间却是硬伤。比如某款10万左右的电动重卡,实操续航大多只能做到300-400公里(数据估算,体感有限),充电得花上2小时以上,繁忙线路上的断电风险你敢保证吗?同价位的柴油卡车,一次加油能跑700公里不成问题,效率差了不少。听起来没戏?还真不能一刀切。

供应链这块,我突然想到,电动重卡的核心——动力电池,怎么就像是我们老家的酿酒作坊?好材料短缺,工艺复杂,价格还老涨,能不能打通这条酿造流水线就决定了成败。有时候一块电池动辄几千块钱,质量不均走个地摊货质保迟早出问题。供应链里头的任何一关卡,拖了就拖了,出不了车,客户再有迫切需求也是白搭。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写着一条不起眼的细节:某大型车企研发负责人透露,重卡电动化模式里,普通快充的选择很矛盾——快充电池组容易老化,慢充又影响运营效率。这矛盾靠新技术短时间内没戏破,除非把换电站建成快餐连锁店一样遍地开花。(这段先按下不表)

华为侯金龙预言未来10年中国电动重卡将以数十倍增长,存量突破600万辆,推动电力需求提升10倍-有驾

唉,说这么多我自己还有点嫌麻烦,换电池、布局充电基础、智能化配套跟不上,一不小心就成城市里一堆废电池烂在角落。我也质疑,这么快能实现产业链的环环相扣吗?但从另一方面讲,固定线路的货运重卡,电动化确实比私家车更好养,路线稳定,回充更可控,智能驾驶配套也有释放空间。你说,是不是真的能翻越那座大山?

对了,我一直好奇,卡车自动驾驶这块,厂家和业内大佬们明面上都不提多激进,实际上是不是都在暗度陈仓?毕竟自动驾驶和电动化是天然绑定的,不提出来或者声张,说不定怕炒作过头惹麻烦?我的感觉是,电动重卡肯定不会单纯靠司机跑,辅助驾驶系统一定早就上线试跑了。你们怎么看,自动驾驶在重卡领域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

我一开始还挺飞扬跋扈地觉得,电动重卡未来肯定是市场主流了,让柴油重卡卷铺盖走人。后面收回两句,毕竟基础设施不是一朝一夕能铺开的,像东北某些工业重镇,电网承载能力、充换电设施都还很弱,短期内重卡电动化的普及度可能远没数据描绘得那么快。再说,卡车司机的惯、维修网络的惯改起来也是复杂活。

华为侯金龙预言未来10年中国电动重卡将以数十倍增长,存量突破600万辆,推动电力需求提升10倍-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如果重卡的电动化促进了电力需求十倍增长,咱们的电网、尤其是调峰能力准备好了吗?电网升级方案听着挺美,但实际执行中经费大、时间长,这个漏网之鱼还得看后续怎么补呢。

华为侯总提到了一个让我好奇的点——军用车的新能源化。我不知道这数据有几分真,大规模军用新能源车听起来高大上,但我真没细想过,军车换代电动化是不是更多是策略性炫技还是实用性需求扑通扑通地敲上?(估算,甚至可能有夸张成分)

抛开这些豪言壮语,和我有点交情的老销售说,你看这电动重卡,绿牌拿的快,限行少,可上高架也方便,买的人盯着这几个钱算账。我粗略算过,电动重卡的百公里运营成本,扣除电价因素,比柴油车低10%-15%(样本有限,体感估算),对车队老板们有吸引力。毕竟谁不爱省点油钱呢?但维修费用、换电池的不可预见性又让人头疼。

华为侯金龙预言未来10年中国电动重卡将以数十倍增长,存量突破600万辆,推动电力需求提升10倍-有驾

可奇怪的是,路上绿牌电动重卡明显多了,但里头真正能跑高强度、长途的电动车还是少数。于是我就想,这是不是重卡电动化落地的阵痛期?科技理想与现实困境就像咱小时候放风筝,风筝跑了近天高,线没握稳,人自己倒栽葱那种。

说到智能化和电驱未来结合,我有个小闲话:人人都说将来所有车都智能电动,但这智能化到底是感应雨刮自动开,还是能真正帮卡车主配充电计划、预判线路拥堵,节省下价值十万甚至几十万的钱?这差距太大了吧?咱们能指望软件帮更多吗,还是得把目光盯回机械本身?

想到这里,我倒有点期待,这些耗费上万度电的庞然大物,未来能否别只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真正成为卡车司机的贴心小伙伴?或者说,会不会悄悄地变成街头巷尾一道另类风景线?

华为侯金龙预言未来10年中国电动重卡将以数十倍增长,存量突破600万辆,推动电力需求提升10倍-有驾

你怎么看?这些重卡上的电动浪潮,真的是一飞冲天还是高空盘旋?咱们这些行业老兵眼睛睁大点,看准这一块,别光被数据忽悠了,也要盯住那个真实的市场呼吸。话说你最近见过什么新上线的电动重卡,感觉咋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