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四驱车型的挡把附近或中控台上,会看到一个标着 “4WD LOCK” 的开关。对于很多新手司机来说,这个开关到底有啥用?什么时候该用?用错了会伤车吗?今天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次性讲清楚四驱 LOCK 开关的那些事儿。
一、四驱 LOCK 开关:让动力 “平均分配” 的关键
四驱 LOCK,全称是四轮驱动锁止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这个开关,强制将车辆的驱动力平均分配到前后车轮(通常为 50:50 的比例)。
我们都知道,普通四驱模式下,车辆会根据路况自动调整前后轮的动力分配。比如在平坦路面,可能更多动力分配给前轮以节省燃油;遇到轻微打滑时,再增加后轮动力。而开启四驱 LOCK 后,系统会锁定这种动力分配比例,不管路况如何,前后轮都获得相同动力,从而增强车辆的脱困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四驱 LOCK 并非所有四驱车都有,常见于分时四驱或适时四驱车型,全时四驱车型一般通过系统自动调节,很少单独设置这个开关。
二、这些场景下,四驱 LOCK 能帮大忙
四驱 LOCK 的核心作用是提升车辆在低附着路面的通过性,以下几种场景特别适合使用:泥泞或积水路面:当车轮陷入泥泞或积水,出现单侧打滑时,开启 LOCK 模式后,前后轮动力平均分配,能减少打滑车轮的空转,让有附着力的车轮获得足够动力,帮助车辆驶出困境。冰雪路面起步:冬季结冰路面摩擦力小,车辆起步时容易出现驱动轮打滑。开启 LOCK 后,前后轮同时发力,能让起步更平稳,避免因单侧打滑导致的方向偏移。沙石或非铺装路面:在坑洼的碎石路、沙滩等路面行驶时,车轮容易因地面松软而打滑。LOCK 模式能让动力更均衡地传递到四个车轮,提升车辆的循迹性。
不过要记住,四驱 LOCK 是 “救急” 而非 “常用” 模式,在正常干燥的公路上不要开启,否则会增加油耗,还可能影响转向灵活性。
三、乱用会伤车!这些禁忌一定要记牢
四驱 LOCK 虽好用,但用错了不仅影响驾驶体验,还可能对车辆造成损伤,以下几点必须注意:车速不能太高:开启 LOCK 模式后,车辆的转弯半径会变大,且前后轮存在转速差限制。大部分车型要求开启 LOCK 时车速不超过 40km/h,具体以车辆说明书为准,高速行驶时强行开启可能导致传动系统过载。干燥硬路面试用:在铺装良好的公路上,车轮附着力强,开启 LOCK 后,前后轮因转速不同会产生 “较劲” 现象,长期使用会加剧轮胎磨损,甚至损坏分动箱和传动轴。不要长时间开启:即使在恶劣路况,驶出困境后也应及时关闭 LOCK 模式。长时间锁定动力分配,会让车辆动力传输效率下降,增加发动机负担。
四、不同四驱车型的 LOCK,用法有差异
虽然都叫四驱 LOCK,但不同类型的四驱系统,开关的操作和功能略有不同:分时四驱车型(如部分硬派越野车):LOCK 开关需要手动切换,通常有 2H(两驱高速)、4H(四驱高速)、4L(四驱低速锁止)等模式,其中 4L 模式下动力分配更强劲,适合极端路况。适时四驱车型(如城市 SUV):LOCK 开关多为 “按键式”,按下后系统进入强制四驱状态,但部分车型在车速超过设定值后会自动解除,回归智能四驱模式,更适合轻度越野。
无论哪种车型,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车辆手册,了解自家车的四驱系统特性和 LOCK 模式的具体限制。
总之,四驱 LOCK 是四驱车型应对复杂路况的 “利器”,但它的核心是 “按需使用”。记住 “低附着路面用,高附着路面关;低速用,高速关;短时用,长时关” 的原则,既能发挥它的作用,又能保护车辆。
如果是新手司机,建议先在安全的非铺装路面熟悉操作,再在实际场景中使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麻烦。最后提醒大家,车辆的通过性不仅取决于四驱系统,轮胎性能、驾驶技巧也很重要,综合做好准备,才能让出行更顺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