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汽车服务门店保养,售后顾问滔滔不绝推销项目,其实多为利润导向并不利于车况按保养手册执行就能避免被坑

据行业数据,2024年全国4S店保养相关服务收入同比大约上涨12%(估算/体感/样本有限),这事儿不是空穴来风。我在四家门店跑过,最直观的不是价格涨了,而是推荐清单变得更长了。你坐到椅子上,售后顾问像念经一样把项目一个个念出来,连你心跳的节拍都被击出节律。

我翻车了?也不是。我就坐在车旁,听着他们推销,手里的杯子碰撞到杯沿,咔嚓一声像在提醒我别被带走。对话来得更直白一点点:

顾问:发动机深度清洗,多少钱?

我:先按手册走,机油机滤还没换完就加清洗,合适吗?

每次去汽车服务门店保养,售后顾问滔滔不绝推销项目,其实多为利润导向并不利于车况按保养手册执行就能避免被坑-有驾

他:这东西长期看对发动机更好,值得考虑。

我心里暗想:不是说好按手册吗?你们到底把值得定义成什么?

01 发动机深度清洗,洗的不是油泥,是钱包(体感/估算/样本少)

他们爱用发动机积碳严重吓人,深度清洗动辄上千元。真的需要吗?只要按时更换机油、用正品机滤,发动机内部基本没大问题。机油本身就有清洁功能,清洗剂若含强溶剂,反而可能伤害部件。这个对比,我也做过小实验:同样价格区间的车,按手册保养时,发动机箱的油品清洁度往往相差不大,但清洗项目一多,利润就会被放大。

02 空调系统清洗,低成本高收费的套路(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

夏天一开空调,套餐一上来就说可视化杀菌,其实核心是更换滤芯和简单清洁剂,成本不到50元,收费却常在300元以上。有人说两三次就回本,但你能确定你家车这次真的需要吗?我问过一位同事,他说店里总把异味放大成‘必须清洗’的理由,其实只是变相促销。

03 各种清洗套餐,过度保养反而伤车(这段先按下不表)

节气门、油路、三元催化清洗,没病乱吃药是老话。除非怠速不稳、加速无力,否则节气门不必频繁拆洗。喷油嘴的清洗,2-3万公里就够,内部员工透露的成本不过百元,却被包装成深度养护收费500+。这一步,我更愿意把钱用在机油质量上。

每次去汽车服务门店保养,售后顾问滔滔不绝推销项目,其实多为利润导向并不利于车况按保养手册执行就能避免被坑-有驾

04 轮胎保养套餐,表面功夫多于实质(说到这我也想吐槽了)

轮胎打蜡、养护剂,表面看起来黑亮,实质上日常用车的保护并不明显。轮胎老化是自然现象,螺栓扳手再忙也改不了。更稳妥的办法是定期检查胎压、轮胎花纹磨损和年限,省下的钱放在维修保养手册里记下就行。

05 添加剂系列,利润点入口处的真相

燃油宝、抗磨添加剂这些东西,店员说能清碳省油,实际作用往往微乎其微。现在的机油本身防磨抗腐,额外添加剂的收益远高于对车辆实际改善的收益。还是把成本放在能看到的部分上。

临场细节和自我纠错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里面有一张旧的维修单角落,字迹模糊但能辨出空调滤芯更换,其实那台车上次保养时滤芯新换过。冲动总是会出错,但这类细枝末节才是辨别真需要的关键线索。

一个微情节,一个段落的对话,和一个人说的话

每次去汽车服务门店保养,售后顾问滔滔不绝推销项目,其实多为利润导向并不利于车况按保养手册执行就能避免被坑-有驾

我记得修理工老李在阴雨天对我说:别被促销套路带走,真正要看的,是你这次保养手册里写的必做项。他的话像是提醒,也像给未来的我留了一条后路。

我在中段终于找到了一个短暂的空档,翻开笔记里那条关于定期保养手册的链接,正要点开时,手机屏幕又跳出促销信息。我随口问同车的朋友:你们是不是也在筛选,哪些是‘必须做’,哪些是‘可选’?朋友点头:对,我宁愿把钱放在能直接看见差别的地方,比如机油和滤芯。这话听上去简单,却是我这趟对比的核心。

三次提问分布在文中的尾声

- 你到底把哪些项目列为必须做,哪些只是推荐?

- 遇到空调清洗套餐,你会怎么判断它对自家车的实际价值?

- 如果你只给自己一个保养预算,优先放在哪一个环节?

对比:同价位/同类两款车的一个实操差别

每次去汽车服务门店保养,售后顾问滔滔不绝推销项目,其实多为利润导向并不利于车况按保养手册执行就能避免被坑-有驾

同价位的两款车,A车是直喷发动机,节气门清洗在保养清单里往往更常被标注;B车是多点喷射,积碳问题相对少一些,日常保养时的清洗需求就少。实操上看,A车的保养成本略高,因为需要更频繁地检查节气门和喷油嘴的清洁度;B车则更省心,但前提是你车的进气系统设计相对保守。换言之,同价位下,车系设计的清洁策略直接决定了你实际花费的多少。

自我转折的小修正

前文的说法有点大,实际情况没这么简单。保养就像叠被子,一层层叠起来才有温度,但叠的每层也要像你说的那样真的有用。真正的点是在于按手册走+把手册里的必做项执行好,其他零星的推荐,先问清楚它的实际收益再决定。

临场感的成本与计算

临场小计算:以月保养1次、每次保养距离8000公里来算,常规机油机滤的花费约1200-1800元/次;若再加清洗类项目,平均每次多花费在300-500元区间。若你一年跑4万公里,这一项额外支出就可能达到1200-2000元的差距。这个口径只是粗算,具体要看你买的机油等级和里程分布。

一个没想过的猜测(不确定)

我猜4S店的利润结构里,清洗和添加剂的占比在逐年上升,原因并非车真的需要,而是客户愿意为明显看得见的变化买单。但这只是猜测,数据还少。

来源与不确定性

每次去汽车服务门店保养,售后顾问滔滔不绝推销项目,其实多为利润导向并不利于车况按保养手册执行就能避免被坑-有驾

以上的数字和判断,基本来自行业对话、门店现场观察,以及与维修技师的非正式交流。所有提高/提升/必要性之类的判断,我都标注了体感/估算/样本有限,作为你在筛选时的参考。

给你一个放在口袋里的建议

手册就是底线,按手册走;手册没写的,不要急着做。保养单里建议项目和必做项目都要逐项对照你自己的车况和里程数,别把每次保养都当成尝试新花样的机会。你愿意把钱花在能看得到的地方,还是愿意被那些看起来专业却不一定对你车有帮助的项目牵着走?你准备怎么和技师沟通,确保真正有用的保养发生在你车上?这段对话,愿意和我继续吗?(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