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进入第二周,互联网上惯例出现了周销量榜单,在经历了7月底的冲刺后,市场整体销量都有所回调,但竞争格局却悄然出现变化。
零跑以0.93万辆的成绩超越鸿蒙智行登顶第一,也结束了对方连续11周的领跑,小鹏和小米分列三、四位,蔚来公司也继续保持在了前五的位置。
周销量榜单的排名变化与走势,其实可以很快地反映出新车交付后的市场情绪,小鹏持续投放多款“爆款“新车后,便稳定在了销量头部的位置,而小米相对稳定的交付走势,也证明了订单储备的深厚。
到了8月,最大的变化则来自于蔚来。乐道L90在8月1日开启交付,仅用3天时间就达成了1976台的交付量,而8/4-8/10则交付2093台,进入到了大型SUV周销榜单的第二位。
按照10天交付4069台的速度计算,乐道L90有极大概率在8月实现交付破万。如果对比当下一些热门车型的首月交付量,小米SU7交付7058台、YU7交付6042台、小鹏MONA M03破万,乐道L90或许也将刷新一个纪录。
而比销量数字本身更长远的,或许是乐道L90让外界看到了“纯电大车”的更多可能,甚至带动了蔚来、萤火虫品牌的起势,从乐道L90预售开始,蔚来股价累计上涨超过了40%。
60度电池“硬刚”续航测试争议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的车,但一台车如果销量好,那说明它一定做对了一些最多数消费者所需要的东西,而乐道L90就是这样一款车。
尽管开启交付两周了,但乐道L90依然是社交媒体上的流量聚焦,这足以说明它是一款能够改变市场的产品。
乐道汽车总裁沈斐这样说道:“经历刚刚过去的周末,周一就果断推出可选60度,充分展示出我们对L90这辆车的能耗与续航、对换电充电服务网络、对依托真实用户发声的传播策略,都是有信心的。”
这是有真实数据支撑的:过往超96%的蔚来车主和97.7%的乐道L60车主选择了标准续航(60/75度)电池包,超7成用户选择了BaaS电池租用方式。新能源用户城区行驶占85%-90%,长途需求占10%-15%。
但极限工况下的续航测试,放大了用户对于续航的需求,也提升了无谓的焦虑。而互联网上的舆论与正义,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乐道最初的担忧:不提供60度电池买断,怕被友商带节奏。
而这种转变从乐道L90交付后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真实用户声音的传递,乐道开放了60度电池的租用试点。
沈斐说:“只要用户有需求,我们就把选择权交给用户,也充分信任团队打造的产品。即便采用60度电池,我们仍有信心在日常工况下实现超越同级竞品的续航达成率,做到里程无忧。”
如果我们观察这两件事背后的逻辑,互联网的键盘舆论是唯数字论,但车主的选择却是真实体验。
如果不是体验过蔚来的补能服务体系,乐道L90提车后的真实用车场景能耗验证,车主们有何必要呼吁上架60度电池?只为省那几千块钱?甚至你要知道,在乐道L90没有交付时,这样的声音就已经出现,他们在没有体验过实车的时候就对蔚来有这样的信任,很大程度是因为蔚来补能体系的能力——让电池像汽油一样,回归能源本身。
当越来越多用户开始按需选择,而不是为不存在的焦虑付出不必要的成本时,也意味着纯电的拐点真正开始到来。
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发展至今,无论是技术路线的选择,还是年复一年的对续航测试的执着,本质上都说明,不论智能化如何花哨,纯电动车都还没有摆脱“续航焦虑”这个最基础的事情。
但乐道L90证明了,“续航焦虑”这件事情是有希望从纯电动车的设计定义,到用户使用过程中被抛弃的。
无论是蔚来过去十年在充换电补能网络的投入,还是在纯电技术领域的积累,都是为了解决这件事情,而当这个痛点被解决后,所呈现给用户的产品也就少了很多束缚:可以装下6人10箱的空间、经典比例的SUV造型、没有里程焦虑的纯电用车体验。
在市场中,过去并没有任何一款产品可以同时满足这些需求,因此当乐道L90到来时,用户的热情被“点燃”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夸张一些说,很多用户并不在意你过去为纯电技术投入多少,或者为了优化风阻系数做了多少轮测试,相比于这些工程师的感动,用户只需要一个简单而直观的结果。
过去,用户之所以需要增程,是因为里程焦虑,哪怕开回家后恨不得每天充电也不想去加油;大6座SUV在满员情况下的空间限制,是车企没有洞察到吗?其实是技术无法实现空间的“魔法”。
而无论是对风阻系数的极致追求,还是对纯电能耗的钻研攻克,甚至是饱受争议的隐藏式门把手和玻璃天幕车顶,车企宁可花费重金研究碰撞安全冗余和多层镀膜防晒,为何不做成普通把手或是加一个物理遮阳帘?本质上还是技术限制与用户期待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就如沈斐所说,以前燃油车风阻系数低于0.3的不是那么多,后来电车因为续航与补能的问题,越来越重视风阻系数。但是当换电与充电网络遍布全国时,我们仍应重视风阻系数,但不应该过度重视而牺牲空间、价格,等。
而乐道L90就是这样的一款产品,能够跨越技术的限制而满足用户的期待,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体验的平衡,让用户选择纯电大6/7座SUV时,不需要再取舍。
蔚来的蜕变时刻
就在刚刚,乐道官方发布了“等车心意”,向所有因为乐道原因,而未能在锁单后4周(28天)内提车的用户,自锁单后第29天起,每天发放500积分,该规则适用于L90和L60用户。
沈斐说:“这是无差别的只要超过4周就有等车积分,是诚意感谢所有用户,也表明我们对交付的信心。”
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用户对于交付等待的不满时,乐道官方的回应随即而至;当续航测试的争议甚嚣尘上时,当有人说沈斐“不懂车”时,乐道也同样用科学事实和直播讲车做出回应。
其实乐道L90自预售开始,收获热度的同时也同样伴随着争议,而且客观来讲,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做到所有服务体验的完美无缺,不然沈斐也不会在社交媒体上呼吁用户遇到任何问题记得及时反馈。
但无论是在预售之后用户对于选配与价格的呼声最终落到令人惊喜的价格,还是上市后面对需求及时追加试驾车、60度电池包选择的开放,对于某媒体续航测试的不卑不亢的回应,以及对于用户反馈交付问题的解决,甚至是蔚来用户权益无法转移至乐道的“直白”解释,都能看到乐道对于用户呼声的真诚和对自身的信心。
在乐道L90上市时,很多媒体同行都发朋友圈说,打心底希望这款车能够卖好,因为中国汽车行业里,能像蔚来一样的企业并不算多。
这其实是蔚来过去十年所一直坚持的价值观,但过去很多时候,缺少一个机会让更多人认知。
当然这里面有主观的情绪,但其实最近在互联网上关于蔚来的舆论声音,也在随着乐道L90的“初战告捷”而发生变化。
乐道L90之于蔚来的价值,不仅仅是销量排名、资本市场股价,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看到蔚来的价值和信心。
且不说高强度“上网冲浪”的沈斐以极强的“真人感”为乐道品牌刷新的好感度,乐道L90的热销让更多潜在用户对“蔚来倒闭”的担忧消减,让“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补能体系获得了更多的了解与认知,也让纯电与增混在大型车市场的竞争出现了一丝转机。
同样,由乐道L90带来的用户对于蔚来技术实力的期待与认知,也带动了乐道L60,以及接下来全新蔚来ES8的热度。事实上,从当初很多蔚来车主希望能够将权益转移至乐道L90上的呼声就可以看出,乐道L90产品的成功,而比乐道L90更进一步的蔚来ES8,是有机会打破一些“不可能”的。
从萤火虫销量的超出预期,到乐道L90的上市即交付,可以看出蔚来的确解决了一些过去很长时间困扰的问题,同时也为市场建立起了新的期待,甚至沈斐都要开始进行“预期管理”了。
所以说乐道L90的热销并不是一种偶然,也远不止销量数字本身的价值,它让蔚来重新回到了一个向上的轨道,也让更多人可以理性、客观地看到这家企业的价值。
大公司视点
在沈斐的微博上,至今置顶的内容仍然是两个月前的招聘贴,而随着乐道L90的热销,有一线的Fellow伙伴直接向沈斐喊话:“斐哥,真不是催你,我们现在缺人缺得厉害。”
显然,乐道L90的热销已经让门店、交付中心的fellow同事“不堪重负”,团队扩编也迫在眉睫。
而沈斐分享了同事对带教新人的经验分享,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大家也多鼓励鼓励我,多鼓励鼓励乐道。
他还在评论区补充说道:“反正怎么夸也不会飘的,复读的人,有自知之明。反过来,不管怎么黑怎么给压力,也不管碰到什么困难,基本也不受影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没那么差。”
就像过去的十年一样,蔚来仍然在做自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