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能源车市再添一把火!理想i8发车背后藏着哪些门道?
8月16日,常州理想汽车基地里,上百辆崭新的i8整齐码放在运输车上,车头系着红绸带,像列队的士兵等待检阅。随着一声令下,车队浩浩荡荡驶出工厂,目标直奔全国200多个交付点。这热闹场面背后,藏着新能源车市的一场暗战。
要说这运输量可不小。理想常州基地现在每天要发3000多台车,运输车进出厂区跟赶集似的。按计划,这批i8得在40天内铺到全国,平均每分钟就有2辆车出发。有司机师傅算过账,光这批车跑完,轮胎都能磨掉好几层。难怪李想特意请司机们吃席,还称他们是“连接工厂和用户的生命线”——这话听着肉麻,但真不是客气。
看着发车仪式上热闹非凡,可业内人都知道,理想这波操作压力不小。去年i8刚发布时,李想信心满满喊出“9月交付破万”,结果产能卡壳,被网友吐槽“PPT造车”。这次常州基地连夜改造生产线,把原本生产燃油车的车间改成电车专线,工人们三班倒,食堂师傅都得跟着熬通宵。
运输环节更是个技术活。新能源车娇贵,颠簸不得,运输车得按限定速度匀速跑。有次运输途中遇到暴雨,车队硬是顶着大雨慢行6小时,就怕电池受潮。现在常州还开通了铁路专列,用JSQ双层运输车一趟能拉200台车,比公路运输省了30%成本。不过手续麻烦,光是协调铁路、公安、交管就得盖十几个章。
i8对标的是35万-45万价位的纯电SUV,这个市场现在可是“神仙打架”。蔚来ES8刚发布就搞起“免费换电”,问界M8靠华为智驾圈粉无数。理想想靠i8突围,光靠“奶爸车”标签可不够。有车主吐槽:“六座纯电?我一家五口坐不满,多出来的座位纯属浪费。”
不过理想也有底气。常州基地现在年产50万台,70%零部件本地供应,光是给i8配套的电池厂就有三家。最近还搞出“现车优先”政策,付全款的车能提前两周提车。这在车市里算少见——毕竟多数车企还在玩“期货”。
凌晨两点的常州基地物流园灯火通明。装卸工老王正蹲在车边啃冷馒头,他负责给运输车固定GPS和防撞杆。“这活看着简单,真要干好得懂机械、会看地图。”老王说,上个月有批车急着往乌鲁木齐发,他们硬是把2000公里路线拆成8段,找了7个司机接力,就为赶在客户生日当天交车。
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让常州成了新能源车物流的标杆。市里专门给运输车发“白天通行证”,还在高速路口设了绿色通道。有回运输车队堵在高架上,交警直接开来警车开道,硬生生挤出条路。难怪物流公司老板感慨:“在常州运车,比在北上广还痛快。”
8月20日首批i8交付当天,常州基地的工程师们都没闲着。他们守在监控屏幕前,实时查看每辆车的充电状态。有车主反映车机系统卡顿,技术团队连夜更新了三次程序。这种“保姆式服务”能不能留住客户?还得看后续表现。
眼下新能源车市拼的就是个“快”字。理想把生产线开到极限,物流玩出花活,但市场从不等人。隔壁比亚迪一天能下线2万台,特斯拉上海工厂今年要扩产到百万辆。理想这场发车仪式,既是冲锋号,也是生死战。
(本文信息综合自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常州日报、懂车帝等公开报道)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