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世界上最魔幻的文化冲击,不是你到了一个陌生地方看到牛鬼蛇神,而是你回到家,发现自己住了二十多年的窝,才是个牛鬼蛇神。
最近互联网上就充满了这种魔幻。
一大波因为免签来中国玩耍的外国友人,回国后集体出现了戒断反应。
症状高度统一:看啥啥不顺眼,干啥啥不得劲,感觉自己一夜之间从头等舱被踹回了绿皮车的过道。
社交媒体上,他们疯狂吐槽本国生活宛如史前文明,说自己被中国“惯坏了”。
这事儿特逗。
什么叫“惯坏”?说白了,就是把一个本来反人类的玩意儿,让你体验了一把正常人该有的生活,等你再回去,你就受不了了。
就像你天天吃糠咽菜,突然让你连着吃了半个月的满汉全席,完了再让你回去啃窝窝头,你不仅觉得难吃,你还会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前几十年是不是活在猪圈里。
这帮老外正在经历的,就是这种人生观的崩塌。
他们回国后吐槽的,无非就那几样:支付靠现金和那张破卡片,出门坐个地铁能给你晚点到天荒地老,想点个外卖半小时送到家更是痴人说梦,至于晚上出门溜达,那不叫散步,那叫为本地的GDP和KPI做贡献。
这些事儿,在中国,叫日常。在他们那,叫奢望。
说白了,这不是中国有多未来,而是欧美那帮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基础设施这件事上,欠了整整一代人的债,现在利滚利,快还不起了。
他们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是系统问题。
这套系统就像一台跑了四十年的老爷车,外面看着光鲜亮丽,贴着各种自由民主的标,但你一掀开盖子,里面的零件早就锈得一塌糊涂,转个方向盘都得先跟上帝打个报告。
先说支付。
咱们这儿,从五星级酒店到菜市场卖葱的大妈,一个二维码解决所有问题。手机就是钱包,钱包就是器官,扫码支付已经成了肌肉记忆。
但在欧美,信用卡依然是神,现金是神的替补。
这套体系,骚就骚在,它不是不能改,而是不能动。
整个金融体系、银行、清算机构,都趴在这套老旧的信用卡系统上吸血。你每一次刷卡,都在为这帮穿着西装的寄生虫贡献利润。
你想搞移动支付?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苹果和谷歌推了多少年,市场份额还是个弟弟。
再说交通。
中国的高铁,突出一个不讲道理的“快、准、稳”。350公里的时速,车上的硬币能给你表演个立定跳远。你在APP上点杯奶茶,乘务员真能给你送到座位上。这已经不是交通工具了,这是一个移动的办公室兼海底捞。
反观灯塔国,修一条加州高铁,从奥巴马聊到拜登,头发都白了两届,一寸铁轨没铺好,预算倒是翻了三倍多。项目没推进,养活了一大堆咨询公司、律师和政客。
这项目现在都不叫高铁了,叫“世界最贵的幻影工程”。
这就是两种模式的根本区别。
我们的逻辑是“目标导向”,为了修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他们的逻辑是“程序优先”,为了程序,能把一条路修成一个烂尾的哲学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无数的利益集团在里面搅和,工会要加钱,环保组织要抗议,沿途居民要天价补偿,大家比的不是谁能把事儿干成,而是谁更能拖后腿。
这套系统不是为了效率,是为了分赃。
然后是治安。
一个地方好不好,不用看白天的高楼大厦,就看姑娘们晚上敢不敢一个人出门撸串。
在中国,这根本不是个问题。但在巴黎、纽约、罗马,晚上十点以后你还敢在外面晃悠,你不是心里有鬼,就是真有鬼跟着你。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摄像头和警察叔叔是真的能给你安全感。而他们的警察,忙着给流浪汉开罚单和在街头表演真人版GTA。
深层原因在于,我们的社会治理,追求的是一种“集体安全”的秩序。为了这个大目标,可以牺牲掉一部分个体的极端自由。
而他们呢,把个体自由捧上了天,结果就是每个人都获得了“随时可能被抢的自由”和“随时可能被流弹击中的自由”。
自由,有时候是个挺昂贵的玩意儿,尤其当它的代价需要你自己承担的时候。
最后看看生活服务。
快递外卖这种东西,在中国已经被平台喂到嘴里,惯出了一身毛病。你要求半小时到,晚了五分钟都想给差评。
在欧洲,你要是敢这么想,外卖小哥能用看智障的眼神看着你。快递给你扔在家门口都算服务到位,一周能到就是胜利。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因为我们有全球最变态的人口密度和订单密度,这才能摊薄成本,养活一个庞大的即时配送网络。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种“不惜一切代价把服务做好”的商业文化。
商家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内卷,把服务标准抬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这在经济学上可能不那么“健康”,但对消费者来说,是真的爽。
所以你看,外国游客所谓的“被惯坏”,本质上,是体验了一把“效率至上”和“集体主义”的威力。
这套体系的底层逻辑,就是用强大的国家能力和统一的市场,去抹平那些因为扯皮和利益博弈而产生的巨大交易成本。
它像一个超强的项目经理,把所有资源都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猛冲。
当然,这套体系也有它的代价。
比如,你得让渡一部分隐私,你得接受一个无处不在的“老大哥”在看着你。你的生活被几个超级APP深度绑定,它们给你便利,也给你设下牢笼。
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尤其是对于一个来旅游的外国人来说,他们短期内感受不到这些代价。
他们能感受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便利、安全和高效。
地铁准点。
支付靠脸。
快递上门。
这叫现代化吗?
这就是现代化。最朴素,也最真实的现代化。
过去,现代化的话语权被西方牢牢攥在手里。他们告诉你,高福利、慢生活、没事就罢工、有事就辩论,那叫优雅,那叫文明。
现在,游客们用脚投票,用手机支付,用亲身体验告诉世界:对不起,那种低效率的“优雅”,本质上是一种内耗和停滞。
它就像一份精心包装过的体检报告,看起来指标都挺正常,但里面的癌细胞早就开始扩散了。
这种来自民间的“口碑逆转”,比你砸几百亿去做对外宣传都管用。
因为它不是说教,是事实。
当一个美国人回到家,面对着破旧的地铁和昂贵又难吃的外卖,他会开始思考,自己国家每年那么高的军费,到底保护了个啥?
当一个法国人,在经历了频繁的罢工导致火车取消后,他会开始怀念,那个可以在300公里时速的高铁上安稳办公的下午。
这不是什么意识形态的胜利,这是一个更简单粗-暴的逻辑:谁能让老百姓活得更舒服、更方便、更有确定性,谁的模式就更有吸引力。
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问题,而且问题还不少。但起码在“让生活更像生活”这件事上,我们确实把作业做到了前面。
所以,别再说外国人被“惯坏”了。
他们不是被惯坏了,他们只是被点醒了。
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引以为豪的那个“罗马”,条条大路都已经坑坑洼洼了。而那个他们曾经瞧不上的“野蛮人”,不仅修好了通往罗马的路,甚至还准备在路边开连锁奶茶店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牛逼不是吹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真正的国家自信,不是看你说了什么,而是看老百姓和来你这儿的客人,用脚投票时,走向了哪里。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