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E5 Sportback引热议,设计性能遭质疑,销量却逆势攀升

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估计不少人都听说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奥迪,出了一款新车,居然把自己家那四个圈的车标给拿掉了。

这车叫奥迪E5 Sportback,一出来就跟投进平静湖面的一块大石头似的,激起了千层浪。

大家伙儿都挺纳闷,奥迪这是唱的哪一出?

奥迪E5 Sportback引热议,设计性能遭质疑,销量却逆势攀升-有驾

好好的金字招牌不要了,是想不开了,还是背后有啥咱们不知道的大计划?

更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是,这车一边被人议论纷纷,一边又传出消息说刚开始卖半小时订单就上万了。

这到底是咋回事,今天咱们就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台不带圈的奥迪。

首先,大家最大的疑问,也是最直接的,就是那四个圈去哪儿了。

要知道,这四个圈对奥迪来说,可不简简单单是个标志,它代表的是德国制造的严谨,是豪华品牌的身份,是很多人奋斗多年就为了车头能挂上它的那种满足感。

现在你把它给摘了,这感觉就好像你买了一件名牌大衣,结果发现商标是后贴上去的,心里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儿。

很多人,尤其是奥迪的老车主和忠实粉丝,第一反应就是接受不了,觉得这是自降身价,背叛了传统。

这事儿闹得还挺大,就连奥迪在国内的另一个合作伙伴,一汽奥迪,都忍不住出来说了句“四环相扣,才是奥迪”,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明眼人一听就懂,这简直就是自家人公开表示不认这个“新兄弟”,可见这个决定在内部的争议有多大。

除了车标,第二个让大家心里犯嘀咕的,是这车的“出身”。

这台奥迪E5是上汽奥迪的产品,而且是专门为咱们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

奥迪E5 Sportback引热议,设计性能遭质疑,销量却逆势攀升-有驾

有懂行的网友仔细一扒,发现它里面的很多关键技术,特别是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核心,跟上汽集团自家的高端品牌智己汽车的技术非常接近。

这么一来,“换壳车”的说法就传开了。

大家伙儿的想法也很朴素:我花钱买奥迪,图的就是你德国百年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光环,结果你给我一台核心部件和国产车差不多的车,这钱花得是不是有点冤?

这种感觉,就像你点了一道正宗的德国烤猪肘,结果端上来一尝,发现是咱们东北酸菜炖出来的味儿,虽然可能也挺好吃,但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那么,奥迪为啥非要干这件看起来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奥迪官方的人出来解释,说得挺有水平,大概意思是说四个圈代表了燃油车时代的辉煌,但也成了电动车时代发展的包袱。

这话听着挺有道理,但咱们老百姓仔细一想,这说不通啊。

车好不好,跟它挂什么牌子有直接关系吗?

你看人家特斯拉,也没啥百年历史的牌子,不照样成了电动车领域的领头羊?

所以说,这个官方解释,更像是为了面子上好看找的台阶。

真正的原因,其实非常现实,就是为了控制成本,为了能定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

奥迪E5 Sportback引热议,设计性能遭质疑,销量却逆势攀升-有驾

咱们可以算一笔账。

如果这台奥迪E5挂上了那四个圈,按照奥迪一贯的品牌定位,它的价格里就必须包含一大笔“品牌溢价”,说白了就是为这个标多付钱。

那它的起步价可能就得四十多万。

可现在国内的电动车市场是什么样?

简直是“神仙打架”,竞争激烈到白热化。

前有蔚来、小鹏、理想这些已经站稳脚跟的品牌,后有小米、极氪这些来势汹汹的新玩家,个个产品都做得相当不错,价格还一个比一个狠。

你奥迪要是拿出一台技术上没啥优势,智能化甚至还不如国产车的电车,卖四十多万,会有多少人愿意买单呢?

之前奥迪出的那几款电车,比如Q4 e-tron,销量平平,已经证明了这条路走不通。

所以,奥迪这是想明白了,或者说是被市场逼得不得不明白:要想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活下去,就得先放下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把四个圈拿掉,就相当于卸下了品牌溢价这个沉重的包袱。

结果就是,奥迪E5的起步价直接定在了二十三万多。

奥迪E5 Sportback引热议,设计性能遭质疑,销量却逆势攀升-有驾

这个价格一出来,效果立竿见影。

很多人虽然嘴上还在嘀咕这车“血统不纯”,但身体却很诚实地开始点开配置表研究了。

不到二十五万,就能买到一台有奥迪设计功底,性能参数还非常亮眼的车,这个诱惑力,可比那四个圈的“情怀”要实在得多。

这也就引出了最关键的一点:这台“抛弃”了传统的奥迪E5,产品力到底怎么样?

这恰恰是它最有意思的地方。

正是因为它放下了身段,和咱们本土的上汽集团深度合作,反而把之前德国豪华品牌电车普遍存在的短板给补齐了。

过去大家一提起奔驰、宝马、奥迪的电车,总觉得是“油改电”,智能化系统反应慢,车机系统不好用,充电速度也跟不上。

但你再看这台奥 E5,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国产新势力流行的那些先进技术,比如能让充电速度变得飞快的800V高压平台、能让智能驾驶更安全的激光雷达、还有反应流畅的智能座舱,它基本上都配上了。

再加上最快3秒多的百公里加速,超过700公里的续航里程,这些硬邦邦的性能数据,让它完全有底气和极氪001、小米SU7这些热门车型掰手腕。

可以说,奥迪E5是“丢了面子,赢了里子”,用一个车标的代价,换来了实打实的产品竞争力。

奥迪E5 Sportback引热议,设计性能遭质疑,销量却逆势攀升-有驾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看待市场。

所谓“30分钟订单破万”这类数据,多少带有一些宣传的成分,毕竟后来的实际交付量和这个数字有不小的差距,这在汽车行业也是常见现象。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看到它背后更深远的意义。

这台车的出现,其实是整个德系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求生策略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看看近一两年的数据,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的总销量虽然还不错,但纯电动车的销量却非常惨淡,在每个月的新能源销量排行榜上,你几乎看不到它们的身影。

这说明,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这条新赛道上,它们已经严重落后了。

面对这种严峻的局面,奥迪E5的模式,就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既然自己在软件和智能化方面暂时跟不上,那就干脆和这个领域最强的玩家合作。

通过和中国本土品牌的合作,既可以大大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又能快速用上最先进、最符合中国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技术。

这步棋,看似是向市场低头,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生存智慧。

它标志着,这些曾经的行业巨头终于开始正视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时代的崛起,并放下了傲慢,从一个“老师”的角色,转变为一个“学习者”。

奥迪E5只是一个开始,它像一个探路的先锋,为后面的宝马和奔驰趟出了一条新路。

可以预见,未来我们会在国内市场上看到越来越多类似模式的合作车型。

这说明,在中国这片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里,游戏规则已经彻底改变了,即便是百年的豪华品牌,也必须学会适应和改变,才能继续留在这张牌桌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